31岁,女性,四体麻木时作,左侧胁肋隐约微痛,得按则舒,过劳即重,心悸怔忡,夜寐不宁。中医病名:肝血虚。证型:肝血不足。病因病机:久病之后,正气早衰,血虚络脉失养,肝失所养,肝血不足。望诊:未提及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四体麻木,胁肋隐痛,心悸怔忡,夜寐不宁。切诊:未提及。
四肢麻木血虚络脉失养肝血不足筋肉拘急
查看详情 →
董某,女性,68岁。多食易饥、口渴、多饮、多尿。病程10年。消渴。阴阳两伤,脂浊内蕴,脉络瘀滞。舌澹白,体胖大,质隐青,舌面少津。脉沉弱。
四肢麻木2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脂浊内蕴
查看详情 →
刘某 男 18岁 格林-巴利氏综合征慢性复发型 软瘫无力 麻木不适 四肢麻木 乏力 脉象濡弦 营气不行 卫气不和 望诊未提及 闻诊未提及 问诊未提及 舌象未提及 切诊脉象濡弦
格林巴利综合征营卫不和脉弦濡
查看详情 →
81岁女性,发作性胸背疼痛4年余,加重半年。胸背疼痛,气短乏力,头晕,失眠多梦,颈部四肢麻木,小便频数。面色晦黄,舌质暗澹,舌体偏大,舌苔薄白,脉沉细结。中医诊断胸痹心痛,心悸。证属气虚血瘀,心脉内阻型。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衰,气虚血瘀,痰湿阻脉,心脉瘀阻。
冠心病心衰高血压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女性,主诉间断性胸闷心慌气短1周。现症见胸闷心慌气短,黄昏后明显,坐立不安,四肢麻木,口干口苦,精神差,眠差,难以入睡,夜间易惊醒,发抖,纳呆。绝经1年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候气滞血瘀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弦。
胸痹气滞血瘀肝郁气滞肝火旺
查看详情 →
四十八岁男性,头痛眩晕,眼视旋动,昏黑不明,夜难入寐,腰脊背强硬疼痛,四肢麻木,病程前年始。头痛更甚,煩扰不寐,口渴喜饮,小便增多。舌紅苔絳,脉洪大微弦。辨证为肝木太旺,相火沸腾,肾衰水亏,水不涵木。
头痛眩晕肝风内动虚火之象肾衰水亏
查看详情 →
58岁,四肢麻木发凉疼痛2个月,腰膝冷痛,肢凉如冰,身体羸瘦,下利清谷,面色白。舌淡暗有瘀斑,脉沉细而涩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,阴阳两虚,痰瘀互结型。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障碍,双踝反射消失,空腹血糖9.7 mmol/L,尿糖卅。
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肾虚血瘀痰浊
查看详情 →
女,43岁。四肢无力3个月,伴进食困难。四肢麻木无力进行性加剧,进食困难,饮水反呛,小便费力,讲话声嘶。双上肢肌力3~4级,双下肢肌力2~3级,四肢肌张力下降。脑嵴液检查提示蛋白轻度升高,细胞数正常。中医诊断为痿证,辨证为肝肾两虚,气阴不足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痿证肝肾不足气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2岁。主诉胸闷、心悸、频繁早搏二月。病程三年。中医病名胸痹,证型胸阳痹阻。病因病机为胸阳痹阻,气失宣通,络脉瘀阻,血流不畅。舌质胖,苔薄腻。脉细代数,有结代。心电图示ST-T低平,频发室性早搏。四肢麻木,下肢为甚,目干羞明,睡眠时好时差,心生恐惧。
胸痹胸阳痹阻络脉瘀阻心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女性,主诉月经不调3年。月经量多,色澹,头昏目胀,食减便溏,夜尿多,肢体关节疼痛,屈伸不利,畏寒喜暖,肢端麻木,倦怠乏力,已2年未下床。面色苍白憔悴,形体瘦弱,精神萎靡忧郁,四肢知觉略迟钝。舌质澹尖红,脉沉细无力,左关紧。诊断为绝经期前后诸症(更年期综合征),脾胃阳虚型。
四肢麻木月经不调脾胃阳虚肢节疼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7岁,孕周5月余。主诉为皮肤发黑,伴瘙痒,病程2周。脉象弦滑,舌苔薄白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及瘙痒、遇风遇光加剧、四肢皮肤枯黑,切诊脉象弦滑。
妊娠瘙痒血虚风燥湿热内蕴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女性。主诉颈前结块伴心悸、消瘦1年余。病程1年余,伴有烦躁多汗、大便次数增多、倦怠乏力、手指颤动、明显消瘦、四肢麻木感。中医诊断瘿病。证型肝郁化火。舌象舌尖红,苔薄黄,脉弦。甲状腺双侧对称性弥漫性Ⅲ°肿大,质软,表面光滑,无压痛,可闻及连续性血管杂音。心率110次/分,律齐。形体消瘦。
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瘿病肝气郁结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6岁。主诉四肢肿胀,伴有肌肉麻痹。中医病名风湿流注。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提及四肢肿胀、肌肉麻痹。切诊未提及。
四肢肿胀肌肉麻痹肝肾不足风湿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7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进食阻挡,刻下症见四肢末端麻木,后背部发紧,活动后心慌、偶头晕,口中黏腻,腹中灼热感。中医诊断为胃癌、痹证(脾肾亏虚、湿浊中阻证)。舌淡红苔薄黄,脉沉细。
四肢麻木胃癌脾肾亏虚湿浊中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8岁。肢体麻木、冷痛3年,失眠1年余。糖尿病病史15年,高血压病史10年。肢体麻木、视物模煳、关节冷痛,难眠、耳鸣、头晕、乏力,自汗、大便干结,腰膝酸软、夜尿频多。舌澹有瘀斑,苔薄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消渴病麻木,证属脾肾阳虚,湿浊痹阻。
四肢麻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脾肾阳虚湿浊痹阻
查看详情 →
男,49岁,脉搏跳动缓慢,活动后心慌、气短、胸闷、心前区痛,病程近20年。舌体胖嫩质澹紫,边尖见瘀斑点,苔白滑,脉迟涩。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,阴寒内盛,心脉失统,血脉瘀滞。
病窦综合征脾肾阳虚心脉失统血脉瘀滞
查看详情 →
男,36岁,四肢麻木疼痛,病程8年,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为主,下肢发冷发麻,阵发性电击样疼痛,身体极度消瘦,全身乏力,面色晦黯,气短懒言,汗多,口干多饮,舌质黯淡,苔白厚,脉细涩无力,消渴后期并发痹证,气阴两虚,脉络瘀阻,筋脉失养
四肢麻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消渴后期痹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女性。主诉头晕、耳鸣,病程4个月,伴视物旋转、恶心欲吐、腰膝酸软、四肢麻木、盗汗、纳差、夜寐欠安。舌质暗红,苔黄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,痰瘀阻络。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,虚火上扰,痰瘀阻络。
四肢麻木高血压肝肾阴虚痰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,主诉周身掣痛,四肢痛剧,伴麻木酸楚,活动欠利,天阴加重。病程5年。中医诊断为虚痹。证型属气血不周,营卫稽留,风湿浸骨渍肌,脉道涩滞。病因病机为风湿日久,肺金受损,郁而化热,助火劫阴。望诊见舌质红,苔薄黄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神倦懒言,体怠难支,便干溲数,五心时热,食纳不馨,偶有咳吐白痰。切诊见脉细数有力。
虚痹肺痨肝肾阴虚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女性。眩晕5天。精神疲倦,胃纳、睡眠差,体征示血压偏低,面唇澹白,手足清冷。舌淡苔滑,脉细弱。中医病名眩晕,证型脾阳不振、阳虚欲脱。病因劳倦伤脾,聚湿生痰,病机脾阳不振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
眩晕脾阳不振阳虚欲脱痰湿内生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