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某,主要症状为咳嗽、痰中带红、盗汗、胃呆不思纳食、大便溏薄,病程近两载。中医病名为肺不卫外,证型为子盗母气、土不生金。面色萎黄无华,盗汗,神情疲惫,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,胃呆不思纳食,大便溏薄,病史素体羸弱,鼻塞咳逆。
大便溏薄咳嗽肺不卫外子盗母气
查看详情 →
男,43岁,头痛13年,晨起发作,颈项上行至巅顶发胀疼痛,活动受限,夜间自止。神疲体倦,纳差,肢冷,腰酸背痛,夜寐多梦易醒。舌质澹,脉虚弱无力。中医病名:头痛。证型:脾肾阳虚。病因病机:肾阳不足,脾失温煦,阳气不能上达清窍。望诊:舌质澹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头痛、神疲、纳差、肢冷、腰酸、夜寐多梦。切诊:脉虚弱无力。
大便溏薄血管神经性头痛脾肾阳虚头痛绵绵
查看详情 →
男,34岁,主诉肉眼血尿,病程2个月。中医病名尿血,证型脾肾气阴两虚兼阴虚内热。舌红,苔薄黄,脉细数。尿常规示红细胞增多,肾功能正常。病因为脾肾气阴两虚,阴虚内热,虚火灼肾。
大便溏薄肾小球肾炎脾肾气阴两虚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食而无味,不知饥饿6月余。症状包括纳差、饮食无味、不知饥饿、形寒怕冷、小便清长、大便溏薄、面色萎黄。舌体胖大,舌质稍暗红,苔白厚腻。脉濡滑。中医诊断厌食,证型脾肾阳虚。病因病机为脾运失常,脾损及肾,阳气耗伤。四诊信息包括舌象、脉象及症状描述。
大便溏薄厌食脾肾阳虚纳差
查看详情 →
34岁男性,乏力便溏、肝区疼痛1年半。胁痛,中医病名属胁痛,证型为肝郁气滞,湿热困脾。主症为口干口苦,乏力纳差,大便溏薄,肝区疼痛,下肢发沉。舌红暗,苔白,脉弦滑。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,湿热困脾,嗜酒伤肝,湿热毒邪内蕴。
大便溏薄迁延性肝炎肝郁气滞湿热困脾
查看详情 →
男,72岁,晨起胸闷心慌,左侧心前区,病程未明确,冠心病、不稳定型心绞痛、高血压病,舌淡胖暗有紫气,苔薄腻,脉弦滑,四肢不温,纳差,神疲乏力,腰膝酸软,大便溏薄,口唇紫绀。心脾两虚,寒凝血瘀。
大便溏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1岁,腹胀3天,取卵术后4天。腹胀逐渐加重,畏寒肢冷,纳食差,大便溏薄,小便少。舌淡,苔薄白,脉弱。腹部略膨隆,轻压痛。中医诊断腹胀(脾肾阳虚)。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,月经周期后延,量少色暗。B超示双侧卵巢增大,前后穹窿有液性暗区。
大便溏薄腹胀脾肾阳虚畏寒肢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约40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左眼发红、眼痛、瞳神缩小、干缺不圆、流泪、怕光、头晕、心悸、少寐。病程两个月。中医病名为瞳神干缺。证型为心虚血少,病因病机为骤下狂血致心血虚,神气不守,目失涵养。望诊见瞳神干缺,舌苔厚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心悸、少寐、眼痛、流泪、怕光、头晕。切诊见脉象濡细。
大便溏薄瞳神干缺心血虚湿邪内蕴
查看详情 →
4岁男童,纳差1个月,食少纳呆,懒言,大便溏薄夹不消化物,体弱多汗,易感冒,形体消瘦,面色不华,舌质澹,苔薄白,脉缓。中医诊断厌食,证属脾胃气虚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缓。脾胃气虚,脾失健运,胃不思纳。
大便溏薄厌食脾胃气虚纳差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男性。纳差,食后恶心腹胀,少气懒言,面色萎黄,四肢沉重,大便泄泻溏薄。舌淡白、苔厚腻,脉濡细。中医病名属脾虚气陷证。病因病机为脾虚气陷,升降失常,水谷受纳传输障碍。病程1周。
大便溏薄糖尿病性胃麻痹脾虚气陷舌淡白
查看详情 →
女,41岁,下腹疼痛,大便夹粘液,病程10余年,反复发作。下腹冷痛,大便溏薄或水样,夹白色或暗红色粘液,日3~4次,腰酸畏寒。舌淡,苔白腻,脉细濡。辨证属脾虚湿盛。
大便溏薄脾虚湿盛下腹冷痛腰酸畏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。胃脘疼痛如针刺,夜半加剧,遇冷加重,热食缓解。脘腹胀满,恶心欲呕,大便溏薄,食欲不振,神疲乏力,面色少华。舌暗紫边有瘀斑,苔薄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糜烂性胃炎,十二指肠球部溃疡。证型为脾胃虚寒,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,气机不畅,血行瘀滞。
大便溏薄胃痛脾胃虚寒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58岁男性,头晕时作5个月,紧张劳累后加重。眩晕(高血压病),肝阳上亢证。头晕头胀,头目不清,口干口苦,燥热恶热,夜间盗汗,夜眠差,大便溏薄,舌质红,苔薄白,脉细弦。
大便溏薄眩晕肝阳上亢高血压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5岁,女性。主诉包括头晕心悸,不思饮食,少食则脘胀,大便溏薄,下肢轻度水肿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诊断为脾胃虚损,脾营不足,气血两亏。望诊见面色苍白,形体消瘦,精神萎靡,舌质澹胖而暗,苔薄黄稍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症状描述及病史。切诊脉象沉细数。血常规示三系细胞均减少。
大便溏薄胃窦低分化鳞状上皮癌脾胃虚损脾营不足
查看详情 →
13岁男性,反复腹痛半年余。胃痛隐隐,喜按,打嗝,泛吐清水,食欲减退,大便溏薄,神疲乏力。舌质淡,脉沉细。慢性浅表性胃炎、十二指肠球炎、返流性食管炎。胃脘痛,脾胃虚寒。
大便溏薄胃痛脾胃虚寒腹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男性,夏季反复发作皮肤斑丘疹3年,伴瘙痒、灼热,大便溏薄。舌质暗红苔薄黄腻,脉濡细。中医诊断日晒疮,湿毒蕴结证。
大便溏薄日晒疮湿毒蕴结脾虚湿盛
查看详情 →
68岁男性患者,胁痛腹胀、胸闷不思饮食、四肢乏力、头痛身重、午后低热、小便色黄、大便溏薄。中医诊断为肝郁乘脾兼夹湿热,病机为肝气郁结乘脾,湿从内生,郁而化热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苔腻微黄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胁痛、胸闷、低热、食欲差、大便溏薄。切诊见脉濡数。
大便溏薄胆囊炎肝郁乘脾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男性。慢性萎缩性胃炎5年,近3个月加重。胃脘胀闷,食后更重,消瘦乏力,肢冷,大便时溏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证属脾虚失运,中阳不振。
大便溏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失运中阳不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男性。胃脘胀满、隐痛,反酸时常发作27年余,胃脘不适复发1个月。胃脘胀满,喜暖畏寒,夜间胃脘痛甚,嗳气、反酸,食量减少,大便溏薄,体重下降,身体倦怠。舌质暗澹,苔薄白。脉弱无力。中医诊断胃痞,证属脾胃阳虚,胃络瘀阻,胃失和降。
大便溏薄胃痞脾胃阳虚胃络瘀阻
查看详情 →
47岁男,左耳胀痛流脓一周,左耳血性黄水质稀无臭,头胀重听,反应迟纯,面色暗褐,全身肌肤干燥不泽,腰背酸冷,大便溏薄,脉沉缓尺软,舌质淡,舌苔薄白腻,中医诊断脾肾阳虚,湿浊热毒上凌清窍,病机为肾阳不足,脾运失健,湿浊停留,化热成毒,正虚邪恋,湿浊热毒上凌清窍。
大便溏薄渗出性中耳炎脾肾阳虚湿浊热毒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