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,31岁,腹胀3天,取卵术后4天。腹胀逐渐加重,畏寒肢冷,纳食差,大便溏薄,小便少。舌淡,苔薄白,脉弱。腹部略膨隆,轻压痛。中医诊断腹胀(脾肾阳虚)。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,月经周期后延,量少色暗。B超示双侧卵巢增大,前后穹窿有液性暗区。
大便溏薄腹胀脾肾阳虚畏寒肢冷
查看详情 →
4岁男童,纳差1个月,食少纳呆,懒言,大便溏薄夹不消化物,体弱多汗,易感冒,形体消瘦,面色不华,舌质澹,苔薄白,脉缓。中医诊断厌食,证属脾胃气虚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缓。脾胃气虚,脾失健运,胃不思纳。
大便溏薄厌食脾胃气虚纳差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6岁。主诉乏力伴多饮、多食、多尿1年余。主要症状包括双下肢无力、午前饥饿感、多饮多尿、体重减轻、全身乏力、腰膝酸软、燥热汗出、心烦易急、大便溏薄、下肢水肿。舌红乏津,脉弦滑。辨证为气阴两虚,脾肾不足,燥热内盛,兼挟瘀血。病程始于1992年初,属消渴病。
大便溏薄消渴气阴两虚脾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男性。纳差,食后恶心腹胀,少气懒言,面色萎黄,四肢沉重,大便泄泻溏薄。舌淡白、苔厚腻,脉濡细。中医病名属脾虚气陷证。病因病机为脾虚气陷,升降失常,水谷受纳传输障碍。病程1周。
大便溏薄糖尿病性胃麻痹脾虚气陷舌淡白
查看详情 →
女,41岁,下腹疼痛,大便夹粘液,病程10余年,反复发作。下腹冷痛,大便溏薄或水样,夹白色或暗红色粘液,日3~4次,腰酸畏寒。舌淡,苔白腻,脉细濡。辨证属脾虚湿盛。
大便溏薄脾虚湿盛下腹冷痛腰酸畏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女性。主诉白带量多一年余,色白质稀无臭味,绵绵不断,身倦乏力,面部浮肿、苍白,口渴不欲饮,纳谷欠佳,大便偏溏。舌质澹,苔白腻,脉濡缓。中医病名为带下,证型为脾虚运化失司,病因病机为水谷之精微不能上输以化血,反聚而成湿,流注下焦,伤及任带二脉。
大便溏薄白带过多脾虚运化水湿下注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男,62岁。胃脘隐痛反复发作10余年,空腹痛,进食痛减,胃胀嗳气泛酸,大便溏薄,神疲乏力,面色少华。舌质暗红,苔薄黄腻,脉弦细。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,伴中度不完全性结肠化生及轻度不典型增生。脾胃虚弱,气滞中焦,兼有瘀热。
大便溏薄胃痛脾胃虚弱气滞中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。胃脘疼痛如针刺,夜半加剧,遇冷加重,热食缓解。脘腹胀满,恶心欲呕,大便溏薄,食欲不振,神疲乏力,面色少华。舌暗紫边有瘀斑,苔薄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糜烂性胃炎,十二指肠球部溃疡。证型为脾胃虚寒,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,气机不畅,血行瘀滞。
大便溏薄胃痛脾胃虚寒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5岁,女性。主诉包括头晕心悸,不思饮食,少食则脘胀,大便溏薄,下肢轻度水肿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诊断为脾胃虚损,脾营不足,气血两亏。望诊见面色苍白,形体消瘦,精神萎靡,舌质澹胖而暗,苔薄黄稍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症状描述及病史。切诊脉象沉细数。血常规示三系细胞均减少。
大便溏薄胃窦低分化鳞状上皮癌脾胃虚损脾营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男性,夏季反复发作皮肤斑丘疹3年,伴瘙痒、灼热,大便溏薄。舌质暗红苔薄黄腻,脉濡细。中医诊断日晒疮,湿毒蕴结证。
大便溏薄日晒疮湿毒蕴结脾虚湿盛
查看详情 →
68岁男性患者,胁痛腹胀、胸闷不思饮食、四肢乏力、头痛身重、午后低热、小便色黄、大便溏薄。中医诊断为肝郁乘脾兼夹湿热,病机为肝气郁结乘脾,湿从内生,郁而化热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苔腻微黄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胁痛、胸闷、低热、食欲差、大便溏薄。切诊见脉濡数。
大便溏薄胆囊炎肝郁乘脾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。胸前及背部反复发疹2年。证属脾湿内蕴,湿毒化热。脉濡,舌苔黄腻、舌边有齿痕。病程中见大便黏滞不畅,口不渴,食欲尚可,小便尚可。病因病机为心火脾湿蕴蒸,兼感风热暑湿之邪,不得疏泄,熏蒸不解,外越肌肤而发病。湿盛故水疱反复,破溃津水浸淫,伴口腔溃疡、胸腹胀满、四肢沉重、大便溏泻。湿邪蕴久化热,郁于血分,症见身热口渴,口舌糜烂,红斑。
大便溏薄天疱疮脾湿内蕴湿毒化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6岁。进行性吞咽困难,体重下降,病程2月。胃癌术后,脾肾俱虚。形体消瘦,面色皖白,心悸气短,头晕目眩,自汗盗汗,虚烦不眠,神疲乏力,纳谷不香,大便溏薄。舌澹有齿痕,苔白,脉沉细。
大便溏薄胃癌脾肾不足气血两虚
查看详情 →
47岁男,左耳胀痛流脓一周,左耳血性黄水质稀无臭,头胀重听,反应迟纯,面色暗褐,全身肌肤干燥不泽,腰背酸冷,大便溏薄,脉沉缓尺软,舌质淡,舌苔薄白腻,中医诊断脾肾阳虚,湿浊热毒上凌清窍,病机为肾阳不足,脾运失健,湿浊停留,化热成毒,正虚邪恋,湿浊热毒上凌清窍。
大便溏薄渗出性中耳炎脾肾阳虚湿浊热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1岁,男性。主诉反复胃脘隐痛3年,复发加重1个月。胃脘隐痛、喜揉按,大便溏薄,每日4~5次,量少,嗳气,纳差,神疲乏力。舌澹胖,苔白微腻,脉细。中医诊断胃痛(脾虚湿困)。病因病机为脾虚湿困。
大便溏薄胃痛脾虚湿困纳差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男性。主诉腹痛腹泻间歇发作半年,复发3天。病程半年,缠绵不愈,腹泻日2~3次至5~6次,挟杂不消化食物残渣,完谷不化。面色萎黄,舌质澹苔白,脉细弱。腹部平软,脐周围轻压痛,肠鸣音亢进。诊断为泄泻(慢性肠炎),证型为脾虚型。病机为脾虚运化失常,清阳不升,导致腹痛腹泻,食后脘闷,面色萎黄,疲倦乏力。
大便溏薄慢性肠炎脾虚型脾虚运化
查看详情 →
征某,主要症状为咳嗽、痰中带红、盗汗、胃呆不思纳食、大便溏薄,病程近两载。中医病名为肺不卫外,证型为子盗母气、土不生金。面色萎黄无华,盗汗,神情疲惫,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,胃呆不思纳食,大便溏薄,病史素体羸弱,鼻塞咳逆。
大便溏薄咳嗽肺不卫外子盗母气
查看详情 →
男,43岁,头痛13年,晨起发作,颈项上行至巅顶发胀疼痛,活动受限,夜间自止。神疲体倦,纳差,肢冷,腰酸背痛,夜寐多梦易醒。舌质澹,脉虚弱无力。中医病名:头痛。证型:脾肾阳虚。病因病机:肾阳不足,脾失温煦,阳气不能上达清窍。望诊:舌质澹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头痛、神疲、纳差、肢冷、腰酸、夜寐多梦。切诊:脉虚弱无力。
大便溏薄血管神经性头痛脾肾阳虚头痛绵绵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男性,主诉眩晕、走路不稳、恶心、偶见呕吐,病程未明确。现病史见眩晕反复发作,伴腰膝酸软、夜寐不安、胃纳不馨、面色白、眼眶发黑、大便溏薄。舌质澹红,苔白腻微黄,脉缓。中医诊断为肾、脾两虚。病因病机涉及肾精不足与脾运失常,痰浊上犯清窍。
大便溏薄眩晕腰膝酸软胃纳不馨
查看详情 →
34岁男性,乏力便溏、肝区疼痛1年半。胁痛,中医病名属胁痛,证型为肝郁气滞,湿热困脾。主症为口干口苦,乏力纳差,大便溏薄,肝区疼痛,下肢发沉。舌红暗,苔白,脉弦滑。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,湿热困脾,嗜酒伤肝,湿热毒邪内蕴。
大便溏薄迁延性肝炎肝郁气滞湿热困脾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