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,26岁。主诉人流术后1月,周身关节冷痛麻木20余天。周身冷痛,四肢关节重着,腰骶困重,双足麻木拘挛,大便溏薄,精神不振,纳谷不香。舌澹,苔薄白略腻,脉沉细弱。中医病名为产后身痛,证型属气血虚弱、肝肾不足、寒湿留滞。病因病机为人流术后气血损伤,外感寒湿,内伤肝肾。望诊见舌澹苔白腻,闻诊无特殊,问诊见周身冷痛、麻木、乏力、便溏、纳差,切诊见脉沉细弱。
大便溏薄产后身痛肝肾不足气血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2岁。身热乏力,头重头痛,体温38℃,病程40日。面色白,纳呆不饥,大便溏薄,带下清稀量多。舌红偏淡,苔白满布,脉缓弱。中医诊断湿温,证属脾气虚弱,湿邪困阻。病因病机为脾气虚弱,运化失职,湿邪困阻。
大便溏薄湿温脾气虚弱湿邪困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0岁。主诉慢性肠炎五六年,大便溏薄,间或挟黏液,次数不一,近四日泄泻,无腹痛,小便清长。舌象苔满布黑腻而滑,口不渴。脉沉细。诊断脾肾两阳偏虚,寒湿之邪偏重。舌象黑腻而滑,脉沉细。病程五六年,泄泻无腹痛,小便清长。
大便溏薄慢性肠炎脾肾阳虚寒湿内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,月经量增多3个月。经量多,经期7~10天,经质清稀,经色澹红,伴面色皖白,气短懒言,肢软无力,小腹下坠,白带量多,腰骶冷痛,大便溏薄,小便清长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细弱。病机为中气不足,气血虚弱。
大便溏薄月经过多中气血虚脾虚统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5岁,男性。主诉脘腹胀痛时作2年,加重2月。病程2年,腹中鸣响,腹部胀满,呕吐未消化食物,痛位不定,食欲不振,形体消瘦,神倦乏力,大便溏少。舌苔薄白,脉细而带弦。诊断为腹胀、腹痛,病位在胃、脾与肝。病因病机为脾胃气虚,肝气失敛,气滞不散,久则脾胃虚弱,肝气乘侮。
大便溏薄慢性胃炎脾胃气虚肝气失敛
查看详情 →
54岁男性,下肢浮肿三月,阴囊水肿,茎曲,腰坠胀隐痛,精神倦怠,欲睡神不安,纳呆,口不渴,恶心欲呕,大便溏薄,尿短少色黄。舌质淡,苔粉白而紧,似腻。脉关部略弦,重取则弱。肾阳虚衰,脾虚湿盛。
大便溏薄肾阳虚衰脾虚湿盛水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5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中脘胀痛、嘈杂反复2年。中医病名胃痛,证型心脾两虚,气阴不足,胃阴不足。病因病机包括阴虚内热、脾失健运。舌象苔少质淡红,脉细滑。症状包括口干口苦、心悸、自汗盗汗、夜寐欠安、胃纳欠佳、大便溏薄。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,HP(-),病理提示萎缩、肠化生、不典型增生。
大便溏薄慢性萎缩性胃炎心脾两虚气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2岁,主诉性欲减退,阴茎勃起不坚,性生活时早泄,精液稀薄。临床表现包括疲乏无力、头晕耳鸣、腰酸腿软、畏寒、小便多、大便溏薄、舌苔白、脉细弱无力。中医诊断为肾气虚亏。望诊见舌苔白,切诊见脉细弱无力。病因病机属肾气虚亏。
大便溏薄早泄肾气虚亏疲乏无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,反复胃脘胀痛多年,伴中脘痞满、嗳气、泛吐苦水、大便易溏。舌质偏红、苔少,脉细滑。中医诊断为胃痞,证属气阴两虚、脾胃失和。
大便溏薄胃痞气阴两虚脾胃失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下肢紫红色结节、溃疡半年,伴疼痛、低热,近月高热,皮疹加重,关节疼痛,躯干出现红色结节。中医诊断瘀血流注,证型阴虚毒热血瘀证。面色晦暗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细。症状包括发热、纳差、腹胀、怕冷、大便溏薄。病机属阴虚内热,毒瘀互结,脾肾阳虚,血瘀阻络。
大便溏薄变应性皮肤血管炎阴虚毒热血瘀证脾肾阳虚血瘀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8岁,男性。主诉哮喘病史十余年,冬季或寒冷诱发,呼吸急促,动则尤甚,喉中痰鸣,胸膈满闷,咳痰稀白,气短乏力,腰膝酸软,大便溏薄。中医诊断哮证,证型为风寒束肺,痰阻血瘀,脾肾气虚。望诊见舌澹红而暗,苔白稍腻。闻诊未见特殊。问诊包括咳喘、痰鸣、便溏、腰膝酸软。切诊脉弦细。
大便溏薄哮喘风寒束肺痰阻血瘀
查看详情 →
14岁男性,夜间遗尿七余年,饮食不慎则胃脘隐痛,胃纳减少,腹胀,形体消瘦,精神倦怠,四肢无力,手足发凉,夜寐梦多,大便溏薄。舌淡苔白,脉细弦,尺部无力。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,膀胱失约。病机为脾肾阳虚,下元不固,膀胱失约。
大便溏薄遗尿脾肾阳虚下元不固
查看详情 →
36岁女性,月经量少色淡质稀,经期延长,面色不华,夜寐欠佳,大便溏薄,阴道分泌物少,交合疼痛,性欲低下,基础体温双相不典型。舌澹胖,苔薄白,脉沉。证属脾虚气弱,复伤气血冲任,导致肝肾不足。
大便溏薄肝肾不足脾虚气弱经期延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男性。胃脘隐痛反复发作,嗳气频频,纳谷不馨,每餐仅进1两左右,大便溏薄,一日二、三行,小溲频数。脉沉细,苔薄。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,上皮有中度不典型增生。证属脾胃不和,气滞不畅。舌象薄,脉象沉细。病程12年,曾有呕血史。
大便溏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不和气滞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0岁,女性。主诉胃脘疼痛7日,黑便3日。病程10年,反复发作。中医诊断胃痛(脾胃虚寒)、便血(脾不统血)。主要症状包括胃痛喜暖喜按,口淡不渴,畏寒怯冷,黑便如柏油,体倦乏力,动则气短,少气懒言,不欲饮食,脘腹胀满,大便溏薄,夜寐不安,形体消瘦,面色苍白。舌淡,苔薄白,脉细弱。
大便溏薄胃痛脾胃虚寒便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,主诉经前乳胀、心烦易怒、临经下腹胀痛、经行量多色红、下肢浮肿、鼻衄、经后大便溏薄,平素带下色黄质稠量多。中医病名不孕症,证型肝郁气滞,日久郁热内蕴,气血瘀阻,病机胞脉不通,精不能施。舌象薄质暗红,苔薄,脉弦细。
大便溏薄不孕症气滞血瘀肝郁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男性。胃脘胀满隐痛1年余,嗳气反酸,恶心欲吐,大便溏薄带黏液,每日2~3次,腹胀肠鸣,食少体倦。舌淡苔薄黄,脉弦细。证属湿滞脾胃、肝郁胃热,兼见脾胃虚弱。
大便溏薄胃胀隐痛嗳气反酸肠鸣食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岁,男性。发热二天,无汗、烦躁,咳嗽、流涕,两目红赤多眵,小便短赤,大便溏薄,水痘布及面部和躯干,皮肤抓痒。舌苔薄白,脉浮数。诊断为时邪夹湿。
大便溏薄水痘时邪夹湿发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3岁,男性。主诉胃脘疼痛,饥时加重,喜热饮食,按则痛缓,时泛酸烧心,手足不温,面色不华,疲倦乏力,大便溏薄。辨证为脾胃虚寒,中阳不振。望诊见舌质澹,苔白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胃痛、泛酸、手足不温、疲倦乏力、大便溏薄。切诊见脉弦细弱。
大便溏薄胃病脾胃虚寒中阳不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,月经不调1年,阴道流血10天,淋沥不尽,色暗红,伴腰痛,四肢不温,大便溏薄,面色萎黄,舌质胖澹,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为崩漏,证型为肾阳虚。妇科检查示子宫前位,子宫内膜欠清晰,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。病机为肾阳虚,冲任不固,气血失调。
大便溏薄崩漏肾阳虚冲任失调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