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旬四,鼻衄不止,冷汗淋漓,精神不佳。脉芤虚无力,重按无根,二三至一止,近于代脉。唇舌淡红含青象,曾昏绝一次,西医止血无效。病源为气虚不统血,阳虚不守阴,阳气随血欲脱。
鼻衄不止气虚不统阳虚不守血汗不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9岁。主诉口干咽燥,伴有烧灼感,颏下两颌浮肿不退。病程较长,经光疗后颈部核子消失,但口干症状持续。舌质胖而红,舌后1/3有刺,舌苔薄;脉数,92次/分钟。鼻咽顶部饱满,会厌溪丰满,软腭反射消失。病名属鼻咽癌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机可能与阴虚内热、余邪未清有关。
口干咽燥掌心灼热舌少苔脉细数
查看详情 →
男,中年,突发腹泻,肛门灼热感,口渴,小便黄赤,身热,舌红苔黄,脉沉数,湿热证,邪陷阳明,外感湿热之邪积于肠胃,舌红苔黄,脉沉数。
泄泻湿热舌红苔黄脉沉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9岁,男性。主诉鼻衄反复发作3日,伴睡眠不佳、疲劳乏力。面色微赤,舌质红,有黄腻苔,脉弦数,大便3日未解。中医诊断为阳明胃热证候。病因病机属胃热炽盛,薰灼阳络,迫血妄行。
鼻衄阳明胃热肝火偏旺肺热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。主诉包括慢性肝炎、早期肝硬化、动则肝痛、静则痛止、掌如涂朱砂、蜘蛛痣较多、寐差、精神委靡、眼花、口苦口干、尿频色清、大便溏软时多而硬结时少、胃纳尚可。舌面大部分光剥,有大裂沟痕。脉细而数。
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气郁结肝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7岁,咳嗽,咽痒两月余,加重一周,咳引胸痛,咯白粘痰,口干欲饮,便秘。舌质红,苔黄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痰热犯肺,郁结化火型。
急性支气管炎外感windheat痰热血燥肺失宣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足部长寒疡,俗称冻疮。病因多因冬季冰雪中暴露肌肤所致。寒邪侵袭,病程可能较长。面色无明显异常,舌象未提。声音与气味未述。问诊提示冻疮形成与寒冷环境有关。脉象未提。中医病名为寒疡,病因属寒邪外感,病机为寒邪凝滞,需心火下降以温煦下焦。
冻疮心火降寒邪为患正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男性。主诉咳嗽、痰中带血4个月,伴少量白痰、暗紫色血块、晨起加重、胸闷。中医诊断肺痨,证型热灼肺络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咳嗽、痰中带血、胸闷、头晕、头痛、耳鸣、血压升高,切诊见双脉沉,舌暗白苔。
肺痨热灼肺络肝阳上亢痰中带血
查看详情 →
二十二岁女性,经闭半年,腹胀如鼓,两足浮肿,饮食如常,形体未瘦。脉弦硬带涩。诊断为经闭腹胀。病因病机为瘀血内蓄,脉络阻滞。舌象、面色未提及。声音、气味未提及。病史明确,无其他症状描述。
经闭血臌瘀血内蓄腹胀
查看详情 →
女,59岁,主诉嗅觉丧失,病程自1976年8月起,持续约11年。中医病名嗅觉障碍,证型脾虚气弱,心神失养。面色萎黄不华,舌澹显暗滞,中心苔微白黄,脉细缓。无鼻塞及鼻涕,手足心热,咽喉及鼻腔干燥,眼睛干涩,心烦难眠,早上口苦,食欲素差,倦怠乏力,有吸烟嗜好。
脾虚气弱心神失养嗅觉障碍
查看详情 →
42岁男性,主诉咳嗽不愈后出现便秘腹胀、喘满、胸闷、头目眩晕、口苦、恶心欲吐。舌质淡胖,苔薄微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痰秘,辨证为痰湿遏阻肠胃,腑气不通,兼有胆虚痰热上扰。
痰秘痰湿阻滞胆虚痰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女性。全身皮肤瘙痒半月,夜间加重,伴广泛抓痕、血痂、糜烂及肥厚。舌质澹,苔薄,脉沉细滑。证属血虚风燥,因有孕、气血不足、劳累所致。
血虚风燥皮肤瘙痒血虚风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病疟半月,主症为胸紧气粗、寒热、口渴、恶冷。中医病名为疟疾,证型为寒痰凝于胃口,病因病机为寒痰阻滞,气机不畅。面色无华,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
疟疾寒痰凝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3岁。主诉多饮多尿5年,伴消瘦加重1个月。糖尿病,属肝肾阴虚,脾虚湿困。口干而黏,多饮多尿,尿频短,腰酸膝软,五心烦热,腹满滑泻,两目干涩,胸闷无奈,倦怠乏力,阴囊湿凉。颜面虚浮鲜泽,两颧黯红,舌质黯红,苔白干,根部白厚白腻,脉弦大,沉取无力。
糖尿病肝肾阴虚脾虚湿困五心烦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左眼外眼角下睑皮胞轮振跳3个多月,伴有时头晕,食纳不佳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诊断为胞轮振跳,辨证为血虚生风证。
血虚生风证肝风内动心血虚脉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男性。主诉痢疾反复发作,日行10余次,腹痛、里急后重,便脓血。病程较长,反复发作。中医诊断休息痢。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、寒湿内蕴、肠胃受损。体征见体弱消瘦,面白神疲,脉沉弱,舌澹无苔。望诊见面色苍白,舌淡无苔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提示病史较长,症状反复。切诊脉沉弱。
休息痢脾虚寒湿内蕴里急后重
查看详情 →
男,42岁。咳嗽2年,痰中带血,咯血量50~100ml。口干苦,精神欠佳。体温37.2℃。舌红、苔黄。脉细滑。咯血。支气管扩张咯血。右肺纹理增多、紊乱,支气管扩张伴卷发影。舌红、苔黄。脉细滑。
支气管扩张肺热肝火阴虚
查看详情 →
68岁男性,主诉腹胀、腹痛、稀黏液便伴泡沫,病程1年,近2个月大便日行6~7次,为稀黏液血样便。面色萎黄,神疲肢怠,食欲不振,口苦口黏。舌苔黄腻,脉濡数。大便常规示黏液血便,见霉菌生长,纤维结肠镜示乙状结肠、直肠黏膜充血水肿,散在溃疡,有白色假膜。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热。
真菌性肠炎脾虚湿热泄泻痢疾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0岁,男性。主诉左半身瘫痪,伴有发热恶寒。舌红苔薄白,脉浮。辨证为中风证,属半身不遂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,气血虚损。
中风半身不遂风寒外袭气血两虚风邪入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4岁,女性。主诉左眼羞明流泪,眼痛,视物模糊4天。病程4天。中医病名聚星障,证型风热客目证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之邪,上犯目窍。望诊见左眼抱轮红赤,黑睛树枝状染色阳性,舌尖红,苔薄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示病史有感冒、头痛、鼻塞。切诊脉象浮。
聚星障风热客目舌薄黄脉浮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