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岁男性患者,主诉项部不灵敏,耳后及风府、人迎穴漫肿无头,不红不热,按之硬,肿块高出项颈,不能转动。面色澹黄,舌澹、苔薄白,脉细数。诊断为脑后疽(搭背),病因病机属气血亏虚,毒邪内蕴,络脉阻滞。望诊见面色澹黄,舌象澹苔薄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大便正常,溲黄,切诊脉细数。
脑后疽气血亏虚阴虚内热瘀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0岁。主诉颈痛伴头晕1年,加重3天。病程1年。中医病名项痹证,证型阴虚阳亢型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细。颈椎退行性病变,钩椎关节骨赘形成,右侧椎动脉供血不足。颈3~颈6椎棘突及两旁压痛,转头试验(+),颈部旋转后头晕加剧。长期低头工作,阴虚阳亢,筋脉失养,气血瘀滞,风寒湿外邪痹阻经络。
椎动脉型颈椎病肝阳上亢项痹证阴虚
查看详情 →
3岁男童,发育营养欠佳,神情痴呆,左半身瘫痪,双目失明,聋哑,左上肢肌力0~1级,下肢肌力1~2级,左巴宾斯基征(+),肝肋缘下2cm,剑突下2.5cm,质软,脾未扪及,双眼球活动受限,瞳孔直径4mm,直间接对光反应迟钝,眼底视盘色泽苍白,视网膜动脉变细,黄斑区中心反光隐约可见,诊断视神经萎缩,高热灼阴,精血不足,肝肾阴虚,病因病机为高热伤阴,津液亏损。
中毒性脑病后遗症视神经萎缩肝肾阴虚精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间日疟发,热不寒,热如烈日炙烤,头痛目疼,烦心口渴,饮水多。湿热内蕴,胸闷作恶,脉弦数,舌苔黄腻。诊断为瘅疟,辨证为湿热内蕴。目珠热疼,湿热未尽,胸闷稍宽,食欲不佳。胸闷口腻,头晕目痛。
瘅疟湿热内蕴胸闷口腻头晕目痛
查看详情 →
男,32岁,右示指关节肿痛1个月余,屈伸不利,功能受限。舌红,苔薄黄,脉数。诊断为热痹。病因病机为外邪侵袭,痹阻经络,郁久化热。
热痹风邪湿热关节肿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岁,右侧肢体瘫痪,不能行走,持续半年余。面色不华,舌质澹,苔薄白,脉弱无力。中医诊断为痿证,病因为暑温致瘫,证型为气虚阳虚。病程久,肢体温度较左侧低,饮食少,手不能握,足不能履。
痿证气虚阳虚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。主诉颈部瘰疬8个月,检查见右侧颈部结核两枚,大小如李核,不红不热,按之移动。中医病名为瘰疬,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,痰火上升,或肺肾不足,痰凝经络。望诊未提。闻诊未提。问诊提及病程及既往治疗情况。切诊未提。
瘰疬肝气郁结肺肾不足痰火上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6岁。右肘关节疼痛,屈伸不利1年余。中医诊断为痹证(寒湿型)。右肘关节疼痛,肿胀,色不红,疼痛固定,局部喜温恶寒。舌澹苔白,脉弦。病程1年余,有长期运动史,关节疼痛反复,关节变形,伸展受限。
痹证寒湿型关节肿胀关节变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7岁。左侧颈项强痛1个月余,转侧不利,俯仰受限。颈项强直,不能动,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压痛明显。舌淡苔薄白,脉浮紧。诊断为落枕,证型为风寒之邪阻遏太阳与阳明经筋。
落枕风寒阻络颈项强直舌淡苔薄
查看详情 →
女,37岁,左侧乳房胀痛5年,加重3天。面色不华,舌澹,苔根黄腻,脉弦滑。乳癖,脾虚湿盛,湿热内蕴。尿频、尿急、尿痛,大便成形色黑。乳房第四象限可触及黄豆粒大小可移动肿物。
乳癖脾虚湿热冲任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3岁,女性。主诉双侧乳房肿块疼痛2年。两乳外侧均可触及核桃大块状肿物,质地中等,推之可移动,压痛明显,以右乳为甚。月经周期基本正常,常有血块。性格较急躁。舌质偏暗,脉弦。中医诊断乳癖,证型肝气郁结。
乳癖肝气郁结乳腺增生月经有血块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6岁。右下腹疼痛2天,痛症加剧并发气喘1天。体温38.8℃,双肺闻及广泛性哮鸣音,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,腰大肌、闭孔肌试验阳性,白细胞计数升高,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,支气管哮喘。
右下腹痛气喘发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男性,主诉胸痛8年,劳累后加重,伴心悸气短,呼吸时两胁扯痛,不能平卧,病程较长。舌质澹,苔白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胸痛,证型为气滞血郁。病因病机为劳累过度,胸中阳气虚而阴乘之,致血气阻滞。
胸痛气滞血郁阳气虚阴乘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3岁。右半身瘫痪1年余。面色苍白,表情呆滞,齿噤口强,失语,舌缩,右上肢僵屈瘫痪伴抖颤,下肢僵硬,腰嵴强硬,不能转侧,起坐不能,二便失禁。脉象细软无力。中医诊断为温毒(病毒性脑炎后遗症)。病程始于1981年3月,经病毒性脑炎后遗症导致神经功能障碍。
右半身瘫痪温毒后遗症精神呆滞失语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49岁,主诉右大腿外侧疼痛10年,后波及双腿、双上肢外侧,病程10年,周身疼痛加重1年,情绪波动及天气变化时加重。更年期症状包括急躁易怒、烘热、汗出、寐差、咽干、胁背痛、乏力、大便2-3日一行。体征示多处对称性压痛,符合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断。中医辨证为周痹,病机为阳气被郁,气血淤滞。舌苔薄白干,脉沉。
周痹阳气被郁气血淤滞更年期症状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屡发肝厥,面色发赤,自啮其肉,对镜吐舌,自歌俚词,欲自缢,病程反复。中医诊断为肝厥。病因病机为疫邪客于膈中,气郁而致忧愁无喜乐。望诊见面色发赤,舌象未明。闻诊见自言自语,声音异常。问诊见自述头痛心烦,肌肉咬伤。切诊见脉滑数有力。
肝厥痰火疫邪气郁
查看详情 →
34岁女性,右颈部结节状肿物7、8年,伴有颈部不适及感冒后作痛,目前颈部肿大有压痛。右耳下腺触及鹅蛋大肿物,重压微痛,右颈近锁骨上窝有黄豆大小结节,无压痛。血沉1小时42毫米。印象为颈淋巴腺结核。
颈淋巴腺结核气滞血瘀痰凝阻络肿块消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男性,左侧半身不遂15日,左上肢废用。面色略红,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滑略数。左肩关节能轻微活动,上臂肌力Ⅰ级,肘关节以下弛缓性瘫痪,皮肤感觉迟钝,肌力零级。中医诊断为风痰阻塞所致偏废不仁之证。
中风后遗症风痰阻塞偏废不仁
查看详情 →
男,62岁,高血压病史20年,心慌、胸闷2年,胸前胀痛发作频繁,情绪激动或饭后诱发。胸阳不振、心脉瘀阻。舌质黯苔薄,脉细涩。
冠心病心脉瘀阻胸阳不振心慌
查看详情 →
女,48岁,左侧颈部肿大3个月,胸闷、烦躁、失眠、心慌心悸、易哭泣,生气时肿大更明显。面色黄白,舌澹红,苔薄白,脉弦滑。气瘿,肝郁不疏,气滞痰凝。甲状腺左侧Ⅱ度肿大,结节状如鸽卵,质地较软,稍能移动,无压痛。
气瘿肝郁不疏气滞痰凝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