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45岁女性,主诉肢肿反复发作10年。病程10年,伴疲乏无力、头胀、咽痛不适。舌质红,舌苔薄黄,脉细。咽部充血。诊断为IgA肾病(系膜增生型),中医辨证属脾肺肾气虚、湿热结咽。病因病机为脾肾气虚,水湿内滞,久郁化热,湿热交蒸。
IgA肾病肢肿气虚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2岁。突发双下肢紫红点,伴痒痛,午后微热,口干咽痛,全身无力。舌质红,苔微黄,脉微数。中医诊断为葡萄疫,辨证为血热灼络,迫血妄行。紫癜色鲜红,压之不退,稍高出皮面,表面光滑。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正常,尿常规示微量镜下血尿。病程3周。
过敏性紫癜血热灼络脾不统血血热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8岁,女性,主要症状为头晕目眩多年,伴高血压、糖尿病史,肢体麻木,跌倒后出现喉间痰声辘辘,右侧肢体不仁不用,神识不清,口眼㖞斜,语言不利,肢体强痉拘急,躁扰不宁。中医诊断为中风(中脏腑,恢复期)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病程多年,属肝肾阴虚,风阳上扰,痰瘀互结,气血失和,经络阻滞。
中风中腑肝肾阴虚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男,41岁,慢性肾炎35年,精神抑郁,胸闷胁胀,面浮腿肿,腰脊酸痛,畏寒肢冷,口燥咽干,纳少便溏,少气无力,懒于言语,尿少有沫。舌淡胖苔白滑,舌下脉络迁曲紫暗,脉沉弦细弱。证属脾肾阳虚,精微不固,肝郁气滞,水道不利。
慢性肾炎脾肾阳虚肝郁气滞水道不利
查看详情 →
女,50岁,月经淋漓不断月余。冲任失调,肾精亏虚,肝阳亢盛。肾阴虚,肝火旺,冲任失调。面色正常,舌边红,脉弦数。头晕,眠差,急躁易怒,潮热,面赤汗多,腰酸。
月经不调肾精亏虚肝阳亢盛肝火旺
查看详情 →
17岁女性,月经不规律2年,阴道不规则出血23天,腰酸乏力,头晕倦怠,面色无华,形体较瘦,纳食可,睡眠差,大便溏,舌质淡,苔薄,脉细弱,中医诊断崩漏,证型脾肾两虚型,病程2年余,月经周期7~15天/15~90天,月经量时多时少,颜色鲜红,有血块,无痛经,既往服用激素及止血药物治疗,彩超子宫附件未见异常,内膜厚约6cm。
崩漏脾肾两虚腰酸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女性,主诉头身困倦、胸满腹胀、口渴胸闷、纳呆便溏、面浮肢肿。中医病名属水肿,证型为湿热毒盛、脾虚水泛,病因病机为湿热邪毒蕴结,脾肾功能受损。舌红苔薄黄,脉濡数。病程较长,慢性肾炎伴肾功能不全(代偿期)。
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脾虚水泛湿热毒盛
查看详情 →
34岁男性,腰酸腿软,颜面、下肢浮肿,面色暗黑,精神不振,时有头晕,口干喜饮,小便黄,舌体瘦而色澹红,脉弦细,尿蛋白(+),红细胞(++),辨证属肾阴不足,热伤血络,肾失封藏。
慢性肾炎肾阴不足血络损伤肾失封藏
查看详情 →
男,72岁。疲乏,偶有头晕,胁肋疼痛,腹胀,腹部肿块触之坚硬,纳可,眠差。原发性骨髓纤维化。气阴两虚,毒瘀互结。舌黯红,苔少,脉弦细。
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气阴两虚毒瘀互结气血阴阳俱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6岁,男性。主诉尿中红细胞20~30/HP,尿蛋白+++,尿红细胞形态为肾性血尿,24小时尿蛋白定量0.54g。病程2个月。中医病名尿血,证型风热侵肾,病因病机风热之邪上犯咽部,下侵肾经络脉。望诊舌红苔薄黄,咽部充血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无明显不适,纳可,大小便正常。切诊脉数弦。复诊记录显示脉缓、脉细数,舌苔薄尖红,口干。
尿血风热咽部充血肾经络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。主诉腰酸困痛,久坐加重,身困乏力,面肢浮肿,头晕,口干,盗汗,夜寐不实,手足心热,小便不利色黄赤。脉弦细,舌澹红,苔白。尿常规蛋白+、隐血+++,24小时尿蛋白定量0.56克。肾功能正常。辨证为肾脾气阴两虚,湿热余邪留滞入络,血液、精微妄溢。IgA肾病Ⅱ级A型。
IgA肾病肾脾气阴两虚湿热余邪留滞水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0岁,男性,主诉胆管癌姑息术后放疗后反复黑便,病程较长。反复黑便,大便潜血阳性,伴腹胀。面色萎黄,神疲消瘦,纳食减少,大便干结。舌淡暗,苔薄白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为反复黑便,气血两虚,瘀毒内滞,辨证为脾虚瘀热。胃镜示放射性胃黏膜损伤伴出血,放疗相关性胃溃疡伴出血,黏膜弥漫性毛细血管扩张,点片状糜烂出血。腹水少量,血CA199稳定。
胆管癌术后气血两虚瘀毒内滞脾虚瘀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,停经51天,阴道出血间断发作20天。妊娠早期出现阴道出血,伴宫腔积血及右附件囊肿。舌有紫气,苔黄腻,脉弦滑有力。妊娠囊内见胚胎回声及胚心搏动,孕囊周围无回声区,提示积血可能。妊娠中期出现阴道出血量多,夹有血块,色暗黑,经中药化瘀止血治疗后出血控制。
胎漏宿瘀胎动不安脉弦滑有力
查看详情 →
7岁男童,双下肢红色点状皮疹1月,腹痛1周,伴恶心、呕吐、便血。舌澹红,苔白厚夹黄,脉滑数。湿热内蕴,血不归经。双下肢皮疹对称分布,压之不退色,部分融合成片。腹痛脐周为主,呕吐物含血块,大便色黑。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,血不归经。
腹型紫癜湿热内蕴血不归经舌澹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男性。主诉右眼视力下降1个月余。病程1个月。中医病名右视瞻昏淼,证型痰热上壅证。病因病机肝气郁结,痰郁生热,血溢络外。舌质稍红,苔薄白。脉弦细,偶有结代。右眼视力0.3,眼底视盘红,静脉充盈纡曲,伴出血及黄斑区水肿渗出。左眼正常。睡眠不实,性格急躁易怒。
视瞻昏淼肝火上炎痰热上壅脾虚湿盛
查看详情 →
12岁女性患者,血尿3个月,小便短赤,纳少。面色少华,口唇红,咽红,扁桃体I度肿大。舌红,苔白厚,脉滑数。中医诊断尿血,辨证湿热内侵,瘀血阻络。
尿血湿热瘀阻热毒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,主诉镜下血尿2年。面色晦暗,恶风乏力,自汗,饮食二便尚可,舌淡苔薄白,脉沉细。诊断为IgA肾病,病机为卫气不固,外风侵袭,肾络空虚,脾肾两虚,失于统摄,血液溢于脉外。
IgA肾病脾肾两虚卫气不固肾络空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53岁,双小腿部丘疹、瘀点,伴有瘙痒数年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数。紫癜,证属血分郁热,血不循经,外溢肌肤。四肢、躯干见对称分布之粟粒状暗红丘疹、瘀点,压之不褪色,部分融合成片,表面有少量细碎鳞屑。舌质稍红,边有齿痕,苔薄白,脉沉缓。
紫癜血分郁热血不循经血热生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偶受风寒,出现恶风、自汗、脉浮、两太阳穴痛。恶风、自汗、脉浮、两太阳穴痛。外感风寒。恶风、自汗、脉浮、两太阳穴痛。脉浮。太阳穴痛。外感风寒。恶风、自汗、脉浮、两太阳穴痛。外感风寒。恶风、自汗、脉浮、两太阳穴痛。外感风寒。恶风、自汗、脉浮、两太阳穴痛。外感风寒。恶风、自汗、脉浮、两太阳穴痛。外感风寒。恶风、自汗、脉浮、两太阳穴痛。外感风寒。恶风、自汗、脉浮、两太阳穴痛。外感风寒。
风寒太阳穴痛脉浮自汗
查看详情 →
14岁男性,反复皮肤出血5月,复发9天。紫癜肾,脾虚失运,湿热瘀阻。舌质澹红,稍紫,黄白微腻苔,脉沉。尿蛋白“+”,潜血“+++”,镜检红细胞“++”。舌质暗红,边有齿痕,苔白,脉沉滑。
紫癜肾脾虚失运湿热瘀阻血络受损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