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14岁,主诉癫痫发作、乏力、食欲不振、身体瘦弱,病程4年。中医诊断血虚水盛。舌净无苔,脉弦细稍数。癫痫发作表现为气上冲咽、四肢抽搐、牙关紧闭、不省人事、口吐白沫。伴有咳嗽吐白痰、小便频、失眠、右胁痛。病机为血虚水盛,痰饮上犯。
急性黄疸性肝炎血虚水盛癫痫头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成年,性别女。主诉寒热往来,先冷后热,汗出热不退,头晕,四肢酸痛无力,口干欲饮,恶心,纳呆。体征体温39.2℃,面色皖白,大便溏,小便黄。舌红,苔白。脉弦数。诊断少阳、阳明二经合病。
少阳证阳明证热入里口干证
查看详情 →
10岁9个月患者,主诉持续性眉棱骨及太阳穴疼痛,偶伴呕吐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诊断为头痛,辨证为邪入少阳。症见乏力、纳差、大便偏干、口干渴。体征见舌质淡白、苔薄黄、脉弦。咽喉淡红,听力正常。二诊见舌质红、苔薄白。三诊见微咳嗽,前额及两侧太阳穴微痛。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,淋巴细胞比例偏低。病机为外感六淫,误治失治,邪入少阳阳明,气血运行不畅,导致头痛、呕吐、纳差、口干等症。
少阳证头痛风热气阴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5岁。发热恶寒,体温39℃,头痛有汗不解,中脘偏右剧痛,烦闷,呕吐痰涎,便溏。舌苔薄黄,脉弦小数。诊断为少阳证,蛔虫内扰。二诊时体温退清,泻下蛔虫,中脘及右胁痛止,纳食稍增,头晕胸闷。脉小滑,苔白。病机为肝胆气郁,脾胃运化未复。
少阳证胆蛔症肝胆气郁脾胃运化
查看详情 →
9岁男性,发热咳嗽7天,午后及夜间体温升高,微恶寒,咳嗽频繁。舌质红,苔黄腻,中心苔厚,向边尖渐薄。脉右浮滑数,左弦数。中医病名风温病,证型邪郁少阳,痰热壅肺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,邪郁少阳,痰热内蕴,肺失清肃。
少阳证风温病痰热壅肺肺失清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9岁,女性。主诉左侧腰部持续性隐痛,小便次数增多,色赤涩痛,伴畏冷、寒战、发热、汗出、恶心干呕、头昏头痛、食欲不佳、精神疲倦。舌质稍红,苔微黄,脉弦细。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,下焦湿热型。病程一月,有寒热不济、阴阳失调的少阳证,肾虚证及下焦湿热证。
少阳证急性肾盂肾炎下焦湿热肾虚证
查看详情 →
女,38岁,暴聋不闻声响,伴寒热往来,口苦咽干,目眩,恶心呕吐,胸胁胀满,小便色黄。舌苔薄白,脉弦数。中医诊断暴聋,少阳证。病因病机为风热之邪客于少阳,肝失疏泄,气机不畅。
少阳证暴聋肝气郁结胆经有热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3岁,阵发性出汗3个月,加重1周。烘热汗出如雨,伴头晕、口苦、咽干、渴喜冷饮、胸闷心烦、小便短赤。舌质红、苔薄黄干,脉弦滑。风恋腠理,三阳受扰。
少阳证更年期综合征风邪留恋阳明郁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,配制农药后双手颤抖半月余,兼乏力、口苦、胸闷、心烦悸、多汗、眠差。舌苔薄白而润,脉细滑数。证属少阳症,兼心肝失调,虚阳过旺,动风作。病机为少阳症,心肝失调,虚阳上亢,风动。
少阳证手抖心肝失调虚阳过旺
查看详情 →
女,86岁,咳嗽吐痰较剧,往来寒热,口苦咽干,头晕目眩,不欲饮食,心烦呕吐,动则气短,全身无力,脉弦细,舌苔白腻,质澹胖,外感久治不愈,传入少阳经,气虚不能化痰,脾虚不能饮食,下及于肾,为老年人重型感冒所致。
少阳证感冒气虚脾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25岁,月经提前,量多一年余。舌质澹,脉滑细数。邪侵少阳,热入血室。头晕,不欲进食,心烦,恶心欲吐,胸满憋闷。体温38℃。
少阳证功能性子宫出血血热胸满憋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面部起红斑半年,鼻上及眉间红紫斑,上覆痂如白霜,偶有溢液,见阳光后痒加重,全身酸软无力,食欲不振,恶心呕吐,头痛头晕,口干,身热而体温不高。舌苔白少津,脉细沉。证属血虚水盛,邪郁少阳。
红斑狼疮血虚水盛邪郁少阳全身酸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,发热伴全身紫斑1月余。发热38.5℃~39℃,伴全身紫斑,无汗,下肢腓肠肌剧烈疼痛,失声大哭,心烦,口渴,神疲乏力,面颊潮红,舌澹胖有齿痕,苔白,脉浮数无力。中医诊断热入血室症,辨证邪入少阳,伤及血分。舌澹胖有齿痕,苔白,脉浮数无力。发热定时发作,伴紫斑,腓肠肌疼痛,心烦,口渴,神疲乏力,面颊潮红。
少阳证发热紫斑血分证
查看详情 →
男,48岁,主诉术后持续高热半个月,体温38~39℃。意识清楚,半身不遂,午后热重,伴关节微痛。舌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辨证为营卫不和,邪滞少阳。
少阳证脑外伤营卫不和高热
查看详情 →
18岁女性 发热五六天 寒热往来 汗出不彻 咽干口苦 胸胁满闷 小溲短赤 便结 外感风寒 少阳而太阳表证未罢 舌红苔薄白 脉弦数 舌红苔薄黄 脉缓 外感风寒 少阳证 肝胆郁热 痰热壅肺
少阳证发热待查太阳表证寒热往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。主诉胸胁苦闷,肝区隐痛,食欲不振,食后腹满饱胀,全身疲怠。病程数年。中医病名少阳证。证型少阳证。病因病机肝气郁结,气机不畅。望诊舌薄白。闻诊口苦。问诊食欲不振,食后腹满,全身疲怠。切诊脉细微弦。
少阳证肝区隐痛胸胁苦闷食欲不振
查看详情 →
13岁女性,高热2月,每日午后先寒战后壮热,体温达40℃,服药后汗出热退伴头晕畏寒,胃纳尚可,大便偏干,舌红多刺,苔微黄腻,脉细弦数。寒热往来,表证未解,邪入少阳,元气已虚。
少阳证高热表证未解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产后42天,女性,32岁。主诉产后受凉后出现寒热往来,持续10余天,继而大汗不止,低热怕风,全身软弱,不能坐起。舌苔黄厚。辨证为产后血弱气尽,风寒外邪入少阳,邪未入阳明,少阳余邪未清,太阳表邪未尽,营卫失和。舌苔黄厚,脉象不明。
产后外感寒热往来低热自汗怕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9岁,主诉产后反复发热3个月余,再发3天。产后功能性发热,病程3个月余。舌红、苔薄黄,脉细缓。病因病机为产后元气亏损,腠理不密,营卫失和,感受湿热之邪。证型为湿热内蕴,病位在半表半里。
少阳证产后发热湿热蕴结营卫失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7岁。主诉舌面渗血半月,右胁区灼痛1周。中医病名包括唾血、蛇串疮、痹证。证型属太阴少阳合病并兼表证。舌质澹,苔薄黄,脉弦细。胸胁刺痛,疱疹满布,时有渗血,乏力倦怠,头晕目眩,大便溏薄。
痹证血热妄行脾阳不足少阳郁热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