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某,男,41岁。右胁疼痛、纳差、乏力间作1年余,加重5天。右胁疼痛、纳差、乏力、恶心欲呕。舌质淡红,苔薄黄。脉弦。证属肝郁脾虚、湿热未清。诊为肝着,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。
慢性肝炎肝郁脾虚湿热未清虚热内扰
查看详情 →
80岁男性 呕呃 腹痛腹泻 里急后重 解粘液便10余次 大便常规示脓细胞++ 红细胞+ 吞噬细胞+ 血液分析WBC 7.8×10^9/L GRAN 87.5% 精神萎糜 不思饮食 腹痛时作 腹泻持续10余天 神识恍惚 呼吸短促 乏力懒言 脉缓有力 偶见代脉 急性细菌性痢疾 湿热为患 阴寒之象
急性痢疾湿热下痢阴寒内盛脾虚气弱
查看详情 →
男,43岁,全身酸困,神疲懒动,头懵健忘,感情淡漠,清晨腰痛明显,舌稍暗苔白,脉沉滑,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,湿浊内停。
脾肾两虚湿浊内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女,62岁。右乳房包块,病理检查见黏液腺癌细胞。情绪抑郁,胸胁闷痛,胃纳欠佳。脉弦,舌苔薄黄。证型为肝郁气滞,瘀血积聚。
乳腺癌肝郁气滞瘀血积聚情绪抑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1岁,主诉腰背疼痛5个月,近日双腿痿弱不能站立行走,大便秘结。舌边紫,舌苔黄白腻,脉细数。中医病名痿痹,证型湿热夹瘀。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,瘀阻经络。望诊见舌边紫、舌苔黄白腻,闻诊未见明显异常,问诊提及腰背疼痛、双腿痿弱、大便秘结,切诊脉细数。
多发性骨髓瘤湿热夹瘀痿痹同病肌肉萎缩
查看详情 →
5岁女性,呕吐频作,口干唇红,面色黄滞,神疲无力,不思纳谷,小便黄浑,大便味臭,脘满腹胀,苔干腻,脉滑而数。食积证,素嗜香燥炙煿之品,湿热内蕴,胃降失和,食积之火上冲,通降失司。
食积证湿热内蕴胃降失和呕吐
查看详情 →
女,39岁,子宫肌瘤1年余,月经量多,色黯红,夹瘀块,经将行则小腹痛,经行时加剧。瘀血内停,结而成癥。面色正常,舌质紫黯,脉弦涩。
子宫肌瘤瘀血内停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男性。右胁及心下硬满疼痛拒按,腹大如鼓,头面手足悉肿,面色萎黄,不思饮食,咳嗽痰多。舌质紫暗,脉象缓弱。中医诊断为肝硬化。病因病机属慢性肝炎日久,气滞血瘀,脾虚湿困。病程较长,症状复杂,涉及肝、脾功能失调。
肝硬化气滞血瘀脾虚湿阻痰浊内停
查看详情 →
男,63岁,胁肋疼痛,体倦乏力,胃纳欠佳,舌淡苔薄,脉细弦,肝气郁结乘脾,脾气虚弱。
胰腺癌肝转移肝郁脾虚胁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6岁,男性。反复周身乏力1年余。脾肿大,肋下7cm,质韧,表面光滑,无压痛。舌质黯澹,苔薄白,脉涩。中医诊断骨痿,证型毒瘀互结。舌质黯澹,苔薄白,脉涩。脾肿大,质韧,表面光滑,无压痛。血常规示白细胞、血小板升高,外周血见泪滴样红细胞。骨髓纤维化,纤维组织增生,巨核细胞增多,网状纤维染色MF-2级。中医病名骨痿,证型毒瘀互结,病因病机毒邪内蕴,气血瘀阻。
骨痿毒瘀互结肾虚精亏气血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女性。主诉胃脘胀满,隐隐作痛,恶心欲吐,神疲乏力,肢冷倦怠,不思饮食。舌澹苔白,脉细乏力。诊断为胃脘痛,病机为脾胃气虚,饮食停滞。病史提示长期军旅生活导致饮食不规律,寒热不均,渐致胃痛病。
胃脘痛脾胃气虚饮食停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女性。主诉脂肪肝、高血脂。上腹胀满、多汗、手指麻木、口干、便溏。舌淡,苔白腻,脉弦濡。脂肪肝,脾虚湿盛。
脂肪肝高血脂脾虚湿盛口干
查看详情 →
88岁女性,腹泻水样便,每日3~5次,腹胀肠鸣,矢气多,尿少,口干唇燥,乏力,眠差。舌澹红、苔白腻,脉弦。诊断为泄泻,辨证为脾虚湿郁,寒热错杂。舌澹红、苔白腻,脉弦。舌澹红、苔白腻,脉弦。舌澹红、苔白腻,脉弦。舌暗红、苔黄燥,脉弦。
腹泻脾虚湿郁寒热错杂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岁10个月,主诉食后腹胀、胃脘不适4个月,加重2个月。现症见上腹胀满、隐痛、嗳气、不思饮食、纳少、恶心欲吐、大便干。舌红、苔白略厚,脉滑。中医诊断积滞(食滞化热证)。病程较长,有偏食肥甘、过敏性鼻炎病史。舌象红,苔白略厚,脉滑。
食滞化热积滞胃纳不佳大便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女性。主诉眩晕间作1年余。中医诊断眩晕,证型为肝气不舒、脾胃失和。症状包括头晕、全身乏力、双下肢关节痛、双足恶寒、胃脘不适、反酸、腹部胀气、口干口苦、左腹隐痛、腰部酸痛、自汗。舌澹,苔白腻,脉弦细。
眩晕肝气不舒脾胃失和痰湿中阻
查看详情 →
14岁男性,主诉面色渐黄、精神不振,病程数月,突发鼻腔出血不止。面色苍白,舌质淡、苔黄稍干,口臭,脉洪数,大便干。中医诊断为胃火炽盛,迫血上溢。病机为胃火炽盛,热邪内蕴,灼伤血络,导致出血。
面色黄精神不振鼻衄胃火炽盛
查看详情 →
任某,女,58岁,主诉糖尿病3年,口渴,多饮,多尿,消瘦,伴乏力倦怠,头晕,胸闷气短,血压160/100mmHg,心电图提示心肌受累。舌暗红,苔薄,脉弦细。诊断为脾虚不运,水谷不化,气血生化不足,气虚血行不畅。舌红苔薄,脉弦细。舌澹红,苔白,脉弦。诊断为气虚血行无力,胸阳不展。诊断为脾虚渐复,胸阳仍不振。
糖尿病脾虚气血不足阴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女性,主诉面部、手掌皮肤呈橘黄色,体倦乏力,胃脘膨胀不适。脉濡数,舌红苔少。诊断证属湿热互结,蕴于肤腠。
胡萝卜素血症湿热互结体倦乏力胃脘膨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,经行口鼻出血,伴腹痛。病程较长,自13岁初潮,有痛经史,23~24岁偶有鼻衄,1975年9月大量鼻衄后未愈,月经周期不定,经量减少,经色深红,痛经。面色晦黄,唇暗,舌暗尖红、边有瘀斑、苔白微黄厚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经行吐衄,证属肝郁化火,火气上逆,兼有脾虚湿郁。
经行吐衄肝郁化火脾虚湿滞舌暗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男,54岁,咳嗽半月余,关节酸痛、疲劳,阵发寒热后出现咳嗽、痰黄黏稠,体温38℃,咳时痰声不爽,复受凉后打喷嚏、鼻塞、口苦、咳声重浊,大便不爽,喜饮酒,应酬多。舌淡胖有齿痕,苔黄腻少津,脉沉细弦。诊断为湿热内蕴、肺气不宣。二诊时咳消,体力恢复,鼻塞、喷嚏、口苦等症消,纳可,大便调,睡眠浅易醒,血压欠稳,舌暗胖,苔薄黄有齿痕。
咳嗽湿热内蕴肺气不宣痰黄黏稠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