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郎面部疾数载不愈。面色晦暗,舌苔薄白,脉弦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,气机郁滞。中医病名为面疾,证型未明确。病程长短为数载。
面部疾肝气不和
查看详情 →
70岁女性,主诉胸口发胀反复1年,加重1周。食道痉挛病史,现胸胀彻背,咽下困难,伴呃逆。脉缓有力,舌质红苔澹白中厚。体征示上脘、巨阙、至阳、膈俞、胃俞、肩井压痛。中医诊断噎膈症(胃气失降)。
噎膈症食道狭窄胃气失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岁,女性。主诉神昏抽搐二周。病程两周。中医病名风温,证型热极生风,邪陷心包。望诊面色红润,舌质红绛,舌苔黄燥,指纹青紫而粗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未提及。切诊脉象数。
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热极生风邪陷心包四肢厥冷
查看详情 →
35岁男性,阵发性心悸2年,面色皖白,饮食欠佳,机体消瘦,眼呈贫血状态,脉沉细无力。心血不足,心失所养。面色无华,脉沉细无力。
心悸心血不足脉沉细无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未详,主诉神思不乐、饮食渐少、日夜昏默,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未明,证型未详,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。望诊未述,闻诊未述,问诊见神思不乐、饮食减少、日夜昏默,切诊未述。
情志不舒心脾两虚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28岁。呃逆,呕吐清水,病程5年。形体消瘦,精神萎靡,少气懒言,声低息短。脉细弱而缓,舌淡苔薄白。诊断为呕吐,胃虚型。病因病机为胃虚失和,气逆于上。病程久,体虚伤中,胃失和降。
胃虚型气逆于上中气不足肝木横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28岁。右上腹剧痛,向肩胛放射,呕吐、黄疸、高热2天。右上腹阵发性剧烈绞痛,呕吐不食,高热,巩膜与全身发黄,小便短赤,口干欲饮。既往胆石症病史2年。上腹部压痛,体温39.5℃。白细胞升高,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。中医诊断肝胆湿热,阻滞气机。胁痛,胆石症。面色晦暗,舌红苔黄腻,脉弦数。
胆石症肝胆湿热胁痛呕吐
查看详情 →
38岁,男性,主诉发热、骨节痛、无食欲,病程10日。黄疸明显,皮色深暗发黄,眼结膜微黄,舌苔厚白。上肢及右侧胁下压痛,体重减轻,嗜卧,不饥,寒热,劳倦,节痛,喜甘。右腹部右侧压痛明显,右腰背及左侧有压痛,腹部及腰部多处压痛,背部多穴压痛。
黄疸肝郁湿阻脾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46岁。呃逆1年,近2个月加重。胃脘胀闷隐痛,牵及两胁,胸闷善太息,纳食减少,泛吐酸水。舌质澹,苔白,脉沉弦。中医病名呃逆反胃,证型肝气郁滞,横犯脾胃。望诊舌质澹、苔白。闻诊未见特殊。问诊呃逆、胃脘胀痛、胸闷、纳少、泛酸。切诊脉沉弦。
呃逆肝气郁滞脾胃虚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7岁。主诉疑心、发呆、拒食,不讲话,病程2个月。精神状态表情澹漠发呆,问话缄默不语。舌绛,苔黄腻。脉弦而滑数。诊断为癫狂(妄想症),证型为痰迷心窍型。病史提示8年前发病,主要症状为妄想型精神分裂症,有长期精神疾病史及药物治疗史。病因病机为痰迷心窍。
妄想症气郁痰结痰迷心窍肝郁犯脾
查看详情 →
女,32岁,右上腹部阵发性疼痛,病程5日。右上腹疼痛放射至脐周及腰背,发作时呻吟不绝,坐卧不安。舌苔白燥,脉象滑大。病因脏气虚弱,蛔虫虬结成患,病机发作攻撑来去上下,剧痛难忍。
胆道蛔虫脏气虚弱蛔虫虬结疼痛难忍
查看详情 →
29岁女性,主诉精神失常反复发作3年,表情澹漠、闷闷不乐,后出现语言增多、情绪激动、阵发性哭闹、憋气、全身抽搐、恶心、欲吐不出。面色苍白,精神妄动不安,胡言乱语,两目直视,脉沉弦。中医辨证为心气久郁,肝风内动。
癔症心气久郁肝风内动妄动不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5岁,男性。主诉上腹痛、嗳气吞酸、纳差2年。中医病名胃溃疡,证型虚寒性胃痛。病因病机为虚寒。望诊见舌澹,舌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纳少,身体虚弱,疲乏无力,恶寒喜温。切诊见脉弱。
胃溃疡虚寒性胃痛胃痛纳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1岁,男性。主诉右侧上下肢瘫痪,病程6个月。中医诊断为心悸、中风半身不遂、虚喘。面色黄无华,唇色黯绛,舌有瘀点,苔薄润,脉结代。心悸、胸痞、气急、尿后余沥。既往史有冠心病、心房纤维颤动、高血压、脑栓塞。
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半身不遂虚喘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。主诉失眠、坐立不稳、胡言乱语、乱走2年余。精神状态怵惕惶惶,坐立不安,能正确回答问题但否认疾病。舌淡无华,脉缓沉细。中医诊断癫狂(妄想型精神分裂症),惊恐伤胆型。病因为惊恐伤胆,病机为胆气受损,神志失守。病情变化后出现狂躁不安,冲动易怒,夜不能寐,目赤,苔黄,脉弦而数。
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惊恐伤胆失眠坐立不安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男,50岁。自觉心脏时时悸动。面色潮红。尺脉细弱,寸脉动甚。心悸(痰火扰心)。痰火扰心。气郁化火,痰因火动,干扰心君,血不养心,神气失守。
心悸痰火扰心情志不畅肝郁化火
查看详情 →
男,46岁,阵发性心悸,出汗2年,病程2年。中医病名:心悸。证型:心阴亏损,肝郁化火。病因病机:汗多导致心阴亏损,情志不舒致肝郁化火,心阴更伤。面色正常,舌质红,脉细数。声音正常,无特殊气味。问诊提示心悸、出汗,病程2年,情志不舒加重。切诊脉细数。
心悸汗出肝郁化火心阴虚
查看详情 →
46岁,主要症状为阴痒,渐致神识颠倒,歌哭笑骂,语鬼言神,日夜不息,奔走跳跃。诊断为狂病,病因病机为心阴不足,心火上炎,风痰上阻清窍,阳明夹热生痰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右脉渐和缓,六部柔和。
狂病心阴不足心火上炎风痰上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右上腹部阵发性绞痛2天。中医病名蛔厥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面色苍白,舌质红,苔浊腻,脉弦细。右上腹压痛明显,阳陵泉穴位指压痛减。
胆道蛔虫症蛔厥
查看详情 →
15岁女性,右上腹、剑突下绞痛2天,发作无定时,痛引背心及肩胛,冷汗淋漓,四肢厥冷,休止时右侧胸胁胀满,恶寒发热,恶心呕吐,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苦水,口干喜饮,前一日曾呕吐蛔虫一条,巩膜轻度黄染,剑突下触压痛,右上腹腹肌紧张,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弦数,体温38.2℃,诊断为肠寒胃热,蛔窜胆道,肝气闭郁,胆气不行,郁而化热。二诊时胆囊区钻顶性绞痛消失,右侧上腹部及胸胁胀满隐痛,无恶寒发热,时作恶心欲吐,巩膜黄染消退,剑突下触压痛减轻,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弦。
胆道蛔虫肠寒胃热肝气闭郁胆气不行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