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2岁,病程13年。主诉哮喘,发作与季节相关。气喘喉鸣如水鸡声,胸膈痞闷,痰白黏稠,体稍胖,活动少,尿黄,大便稍干。舌尖红,苔黄腻,脉浮滑。中医诊断为哮喘,证型为热痰阻肺,宣降失司。望诊见舌尖红,苔黄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痰白黏稠,体胖,活动少,尿黄,大便稍干。切诊见脉浮滑数。
哮喘热痰阻肺肺热痰鸣
查看详情 →
28岁,月经周期提前,经期10天,3年未孕,子宫后倾,子宫内膜增殖期,不排卵,元阳不足,血寒瘀滞,面色苍白,舌淡苔白,脉沉迟,月经量正常无块,无腹痛,有时腰痛,经期延长,冲任不足,固摄无力
月经不调元阳不足血寒瘀滞冲任亏虚
查看详情 →
罗某,女,43岁。左侧乳房有结块,左胸胁疼痛,心烦急躁,睡眠欠佳,周身不适,口干,月经将至,小腹微痛。脉浮弦,舌正无苔。诊断为肝气郁结,气血不调,感受风冷。二诊见头晕欲倒,睡眠不佳,多梦,心慌,耳鸣,颈强,大便不成形,尿黄,月经提前,指胀而痛,下肢发冷,口内酸。脉沉细,左关独弦急;舌嫩红无苔。诊断为肝阴虚,风寒郁闭。三诊见乳房疼痛减轻,肿块缩小,睡眠不佳,畏冷,大便不成形,下腹微痛,月经未净。四诊见乳房结块渐消,两侧头痛,下午昏沉,畏寒。脉沉细,舌正无苔。诊断为气血不足。五诊见乳房硬结已消失,有时眩晕。脉迟弱,舌嫩红无苔。诊断为气血不足。
乳结肝气郁结气血不调风寒郁闭
查看详情 →
男,48岁,心悸、心慌、乏力、气短促、胸部隐痛、闷胀、畏寒、四肢厥冷、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、睡眠差、小便短少。面色淡白、少神,舌淡胖、苔水滑、舌边有齿痕,脉沉细微。诊断为少阴病,阳气式微,气虚血瘀,浊水停滞之证,证从寒化。
心悸气短气虚血瘀少阴病阳气式微
查看详情 →
陈某,女,35岁。慢性荨麻疹20余年,不耐牛奶,易腹泻,知饥乏味不馨,饮食受情绪影响;夜咽痒,咯痰清白;倦怠;梦中窒息感,失眠、心烦;自幼咳嗽、哮喘、支扩咯血史,每年咳1次;曾有抑郁症;结婚10年未孕。面萎黄,声低气怯,舌淡红有印苔白腻,脉右沉微左细弱。脾阳不足,寒湿内蕴。舌淡有印,无瘀,脉沉微。脉沉缓耐按,舌印近失,苔白。脉稍沉耐按,舌有齿痕舌底无瘀,苔薄白。
慢性荨麻疹脾阳不足寒湿内蕴肺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男性,主诉慢性支气管炎多年,近因外寒诱发身热、头痛、咳嗽、咽干不欲饮、胸闷、痰多色白、大便偏干。舌苔白腻,脉浮紧。证属外寒犯肺,引动宿痰。
慢性支气管炎外寒犯肺宿痰舌苔白腻
查看详情 →
38岁女性,少腹胀痛1年,行经时间延长,带下量多,食欲不振,下午双手瘀胀。面色澹黄无华,声低少气,舌暗苔白腻,脉弦缓。中医诊断腹痛,癥瘕(肝脾不和)。病机为脾肾虚寒、肝郁气滞、血瘀内阻。
少腹胀痛肝脾不和脾肾阳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男,49岁,恶寒微发热,眩晕,头目昏花,昏倒,面色苍白,四肢厥冷,病程4个月,周期性发作,每隔十余日发作一次。面色黧黑,目睛留黄,舌苔薄白,脉沉细弦。寒湿侵袭,气血郁滞。
眩晕四肢厥冷寒湿侵袭气血郁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1岁,女性。咳喘加重,心慌气急,恶寒肢冷,手足寒凉,说话无力,面色淡白无华,眼睑苍白虚浮,夜尿多。舌质澹暗,舌苔薄白,脉象沉细。心肾阳气虚弱、血脉不和。食欲差,胃脘痞满,大便干结,睡眠少,舌苔白腻。
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冠心病心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石某,27岁。双手指关节肿胀,肢端发绀,皮肤发硬,脸部皮肤发紫、缺乏表情,面部及四肢皮肤紧硬、失去弹性,双前臂及手背部发硬。脉沉细,舌质澹,苔净。辨证为风寒湿邪,阻于经络。病属弥漫型硬皮病,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侵袭,阻滞经络,气血运行不畅。
风寒湿邪经络阻塞气血两虚皮肤硬化
查看详情 →
71岁女性,间断咳嗽10年,复发2天。咳痰,夏季轻,秋冬重,咳痰爽快,呼气易、吸气难,畏寒怕冷。舌质澹,舌苔白薄,脉浮数。咳嗽,外寒内饮,痰湿蕴肺。面色苍白,舌质澹,舌苔白薄,脉浮数。恶寒怕冷,咳嗽频作,咯痰清稀色白,喘息,食少纳呆,寐差易醒,大便2日未行。
咳嗽外寒内饮痰湿蕴肺肺气失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4岁,男性。主诉活动后气短胸闷2年。中医病名心衰,证型阳虚水泛,病因病机为心脾肾阳虚,血瘀水停。望诊见舌质淡红,舌背静脉有瘀点,口唇澹紫,颈静脉轻度怒张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易出汗,纳谷尚可,大便易溏质稀,日行2次。切诊见脉小缓,至数不齐,强弱不等。
心衰心脾肾阳虚血瘀水停心功能减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男性,主要症状为腹胀、腹泻、泻下黄色稀糊样便,日3~5次,腹部隐痛,食纳差,乏力,频繁矢气,午后加重,夜间腹胀难眠。病程每年秋季发病,持续1~2月,连续五年发病。面色萎黄,形体消瘦,舌质淡红,苔白而厚,脉细而滑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
慢性胃炎脾虚湿困气滞食纳差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男性,主诉乏力、皮肤紫癜,病程自2001年5月确诊。中医病名虚劳,证型脾阳虚。望诊见舌质澹,苔白腻或薄白,舌边有齿痕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乏力、心慌心烦、口干、纳可、肠鸣、大便偏稀。切诊见脉弦细或细或弦大。
脾阳虚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乏力心慌心烦
查看详情 →
段某,42岁,女性。乙型肝炎病史12年,病毒性肝炎(乙型、慢性、轻度)。痞证,脾胃虚弱、湿热中阻型。面色萎黄,舌苔黄腻,脉弦滑。胸脘满闷,嗳气,食纳减少。肝功能异常,TBil 21.2μmol/L, ALT 81u/L, AST 54u/L, GGT 58u/L。B超示肝光点增多,脾脏不大。HBVDNA(-)。
痞证脾胃虚弱湿热中阻肝郁化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身热汗少,胸闷泛恶,腹痛渴不多饮。脉滑数,舌苔薄腻微黄。证属外感时邪内停湿滞,病位在肺胃,病机为表里交困,三焦失宣。
外感时邪湿滞身热汗少胸闷
查看详情 →
杜某,女,30岁。主诉痛经,经行腹冷胀痛,喜热喜按,经水将尽时腹痛加剧,经净后缓解。少腹常冷,白带量多,无气味。周身乏力,精神疲倦,头昏晕,眼睛干涩,两耳常鸣,心烦意乱,眠差梦多,心悸气短,口干喜热饮,大便干。脉沉细而弱弦,舌质澹,舌尖微红,苔白稍腻,面色萎白。中医病名:宫寒痛经,证型:虚寒内生,血海空虚,胞宫寒冷。病因病机:中阳不足,血虚木旺,脾衰湿盛,肾水不濡,经事失调。四诊信息:面色萎白,舌质澹,舌尖微红,苔白稍腻,脉沉细弱弦。
宫寒痛经不孕症肾阴虚血虚
查看详情 →
杨某,女,48岁。腹泻反复发作半年余。泄泻,胃肠郁热,寒热错杂证。舌苔略黄厚,脉缓。
泄泻胃肠郁热寒热错杂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情志久郁,气冲脘痞,咽喉阻塞如有痰。中医病名气郁,证型冲脉气逆。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,气机郁滞,气滞生痰,痰随气逆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气冲脘痞、咽喉阻塞,切诊未提及。
气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痰凝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女性,主诉腹水、心悸喘促半年,加重3个月。现病史显示水肿由腿至腹,影响呼吸,伴心悸、口干、饮食不入、呕吐、腹部臌胀、腰腿疼痛、面色晄白虚浮、下肢水肿、舌质紫暗淡胖、苔白厚润、脉沉细虚濡。中医诊断为癌毒久稽,正气大虚,阳气衰惫,水饮泛溢,凌心射肺,阴阳乖桀,升降乱逆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晄白虚浮、舌质紫暗淡胖、苔白厚润、脉沉细虚濡,足膝冷如冰,头昏晕,疲乏多寐。
癌毒内陷正气大虚水饮泛滥阴阳失调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