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某,男,48岁,心神不宁,心烦懊侬,精神不振,饮食少思,四肢无力,喜热畏寒,脉迟。心气虚,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,心神失守。面色苍白,舌淡,脉迟。问诊见精神不振,饮食少思,四肢无力。切诊脉迟。
心气虚心神不宁脉迟
查看详情 →
26岁男性,入睡困难1个月,伴心烦、自汗、大便干结。神疲乏力,口唇干燥,心烦易怒,头晕健忘,腰膝酸软,汗出沾衣,大便干结,2~3日一行。舌淡红,薄白苔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不寐,辨证肝血不足,虚热扰神。
心气虚不寐肝血不足虚热扰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0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、胸闷、乏力,下肢轻度浮肿,大便难解。病程中风病史6年余,慢性心力衰竭病史10年余。舌质暗,边有齿痕,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心衰(气虚血瘀)。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,气血失衡,心气亏虚,瘀血内停,气虚水液不行,气虚推动无力,致大便难解。
心气虚慢性心力衰竭血瘀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女性,主诉心慌、心悸5年余。病程5年多,病毒性感冒后并发心肌炎,常心悸胸闷,早搏频繁,劳累诱发,伴全身困倦、足跗水肿。面色皖白,神疲懒言,倦怠,足跗微肿,脉三五不调,舌苔光剥。中医诊断为心悸,证型为心气虚型。
心气虚心悸早搏体虚
查看详情 →
65岁男性,反复头晕、心悸、胸闷2年余,再发伴加重1周。眩晕,心悸,阴阳两虚,气滞血瘀,心肾两虚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细弦。高血压动脉硬化,冠心病,心律失常,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,眼底动脉硬化Ⅰ~Ⅱ°。
眩晕心肾两虚气滞血瘀动脉硬化
查看详情 →
女,53岁,浮肿,尿蛋白(++++),腰痛乏力,心慌胸闷,心前区疼痛,下肢轻度浮肿,畏寒,口黏口干,纳差恶心,大便稀,尿短黄,舌红,苔薄黄,脉小滑,肾病综合征,脉小滑,舌红苔薄黄,血压190/110~170/90mmHg,肾功能轻度受损,胆固醇升高,5年肝炎史,合并脂肪肝
心气虚肾病综合征肾阳虚湿阻
查看详情 →
73岁男性患者,主诉心脏术后呕吐,不欲食,食入难化,呕吐酸腐臭物,脘腹痞闷,口苦,倦怠乏力。面色少华,舌淡红苔薄黄,右脉细滑,左脉细。辨证脾胃虚弱。二诊见舌红少苔,脉细数,辨证脾不健运,心气虚。三诊面色白,舌澹红苔薄白,脉细,辨证脾胃虚弱,心脾两虚。四诊舌澹红苔薄白,脉细,辨证脾胃虚弱,气滞。
心气虚心脏术后呕吐脾胃虚弱气滞
查看详情 →
女,6岁,发热咳嗽1周,出麻疹2天,气喘烦躁,体温38.6℃,心烦,气喘鼻扇,躁扰不宁,不哭不能食,全身麻疹密布,大便溏薄,舌苔白燥而干,脉弦细而疾。麻毒内陷,肺气闭塞,心气不足。舌赤苔厚腻,脉细数。神志转清,气喘较平,体温39.2℃,干咳,口鼻干燥,大便溏薄,舌赤苔厚腻,脉细数。发热已退,微咳,鼻孔奇痒,大便秘结,舌赤,脉细数。微咳嗽,时有气喘,面微浮,皮肤色素沉着。
麻疹心气不足肺气闭塞痰热交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3岁。主诉心前区不适疼痛5月余,发作性,近2~3日发作频繁,每日2~3次,夜间多发,持续2~10分钟,自行缓解或服丹参滴丸可缓解。伴随口干、腿凉、浮肿、汗出。舌澹暗,苔白腻,舌下脉络迂曲。脉沉细弦。中医病名属胸痹,证型为痰瘀痹阻,病因病机为痰瘀互结,痹阻心脉。体征见舌澹红苔薄白,舌体胖大中裂,脉沉弱。舌象澹红,苔白腻,有裂纹,脉沉弱。
心气虚衰心绞痛痰瘀阻滞寒痰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女性。反复胸闷、气促10余年,再发伴头晕、头胀3天。胸闷呈针刺样及压榨感,气促、气短,头晕、头痛,口干,稍咳,双下肢浮肿,小便频。慢性病容,桶状胸,双下肢稍浮肿。血压190/90mmHg,心电图示异常Q波及ST-T改变,心脏彩超示左房增大,左室肥厚,左室舒张功能减退。中医诊断为胸痹病,辨证为虚实错杂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
心气虚胸痹病虚实错杂心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男性,主诉上腹痛胀、呕吐3年余,食纳较差,彻夜不寐,苔薄白,脉弦。辨证属肝脾不和,中气下陷,心气虚弱。望诊见苔薄白,舌象未详。闻诊未详。问诊提示呕吐物为食物及涎水,病程较长。切诊脉弦。中医病名为胃黏膜脱垂症,病因病机为肝脾不和,中气下陷,心气虚弱。
心气虚弱胃黏膜脱垂症肝脾不和中气下陷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男,45岁。主诉多年失眠,加重2个月。失眠主要表现为夜间频繁觉醒,心烦,健忘。舌质暗红,舌苔白,时有薄黄,脉弦涩。中医病名为不寐,证型为肝气郁结,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,肝气郁滞,气血瘀阻。望诊见舌质暗红,舌苔白,时有薄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心烦、健忘、失眠。切诊见脉弦涩。
心气虚不寐血瘀肝气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2岁,女性。主诉活动后气喘、咳嗽、咯稀白痰、心慌、头昏、乏力、口干、纳少、大便干、小便量少次频、夜寐欠安。病程3年。中医诊断证属气阴两虚,心失所养。舌黯苔薄白,脉细。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,颈静脉充盈。血压148/84mmHg。
心气虚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
查看详情 →
女,38岁,主诉因独子离家忧思过度发生癫疾。独言妄见,时恐时泣,怕人,喜坐阴暗处,昼夜不眠,大便秘结,双目呆视,饮食不思。脉沉弦且劲。病由情志忧郁所致,肝火上攻,干扰心神。
癫疾肝火上炎心神失养痰热内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8岁,男性。主诉发作性心慌、胸闷13年,加重1周。刻下症见心慌、胸闷、眠差、下肢浮肿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,证属心气虚弱,血瘀水停型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眠差、纳可、大小便正常,切诊见心率90次/min,律不齐,血压120/80mmHg,心电图示心房纤颤,心脏听诊心律绝对不齐,心音强弱不等,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/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,心尖部触及震颤。心脏彩超示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,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,二尖瓣口面积1.15cm²。
心气虚弱血瘀水停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17岁,男性。脑型麻痹,两下肢不遂。脉弦迟无力。智力障碍,表情呆板,步态摇摆不稳,语言不清,前膊及双手瘫痪,记忆力减退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。病机为气虚不能统帅血液上注于脑,气虚不能周流于全身,血亦随之而滞,血虚不能养心,气虚不能鼓动血液运行。中医病名包括脑型麻痹、智力障碍、步态不稳、语言不清、瘫痪、记忆力减退。证型为气虚血瘀,虚中夹实。
脑型麻痹气虚血瘀肾阴虚血痹
查看详情 →
女,十余年前始有劳后足跗浮肿,怔忡悬悸,嘈杂易饥而不能食,通夜不寐。舌干白糙厚,脉弦细郁涩。心气虚馁,水凌火位,心神肾志不能吸纳,水性就下反逆上行,咳呛气逆,肺气失于肃化。心阳衰弱,肾水泛溢,凌于心位,为怔忡悬悸,上犯肺脏为喘咳,自戕本脏,为小溲涓滴,面浮跗肿。脉濡细虚数,舌白苔垢腻。阳气渐复,水气渐消,诸恙衰退,咳呛平,心下筑筑跳动之势稍瘥。寐安,间有梦呓。心火明,肾水温,肺金清,三者治而决渎行。肾虚水泛,凌心犯肺,病程十余年。
心气虚馁怔忡悬悸水凌火位肾水泛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9岁,男性。主诉头晕、心悸、胸闷,病程8年。中医病名高血压病,证型心气不足,痰瘀阻滞,肝阳偏盛。舌嫩红稍暗、苔腻,脉弦滑。体形肥胖高大,血压230/136mmHg,眼底动脉硬化Ⅱ级,心电图示心肌劳损,左室电压稍高。病因病机包括痰湿内盛、心阳不足、心气虚、瘀血内生、肝阴不足、肝阳上亢。
高血压病心气不足痰瘀阻滞肝阳偏盛
查看详情 →
男68岁,胸闷心慌,早搏,头昏,疲乏,手足凉,脉缓有歇止,舌质稍淡苔薄腻,脉按之少力。气营先虚,心神浮越,暴喜伤阳,气机逆乱。脉弦,舌苔薄白,脉转缓滑。眠食均佳,脉尚小缓,舌质隐紫。
心气虚心神浮越气机逆乱痰浊凝聚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男,58岁。胸闷憋气、心前区阵发性疼痛3年,加重半年。神清合作,形体消瘦,面色无华,口唇紫暗。舌质红,少苔微黄。脉细数无力。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。中医诊断胸阳不振真心痛。病机为心气虚损,胸阳不振,血行不畅。
胸痹心气不足胸阳不振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