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某,男,26岁。阵发胸闷、刺痛,心慌半年,加重1周。胸痹,证属心脾两虚、胸阳不振。表情忧虑,面色少华,舌尖红,苔少,脉细弦。心烦、少寐、健忘、心悸、食欲减退、饮食无味、恶心欲呕、腰痛、大便不成形。气血亏虚,血不养心,神不守舍,胸阳不振,脾失健运。
心脾两虚胸痹胸阳不振心烦
查看详情 →
女,22岁,发作性失神1年,伴疲劳乏力、纳呆、眠差。心脾两虚,心神失养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脑电图轻度异常,脑CT无明显异常。无明显阳性体征。
心脾两虚癫痫心神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女性,月经淋漓不净2月。面色萎黄,舌体大,边齿痕,质淡暗,薄黄苔,舌下脉络增粗,脉沉。主证为经漏,中医诊断为瘀阻胞脉、心脾两虚。病程2月,症状包括经血色鲜红初期暗,小腹胀凉,腰痛,带下正常。既往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乳腺增生史。体征见舌胖大边齿痕,黄白苔,脉沉。病因病机为瘀阻胞脉,心脾两虚。
心脾两虚经漏瘀阻胞脉腰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1岁,男性。主诉阳痿1年。病程1年。中医病名阳痿。证型肾阳不足,心脾气血虚弱。病因房事不节,放纵无度。病机肾之精气衰退,腰膝酸软,神疲乏力,肢冷,阳痿不举。面色萎黄。舌质淡,苔薄白。脉沉细。心悸,失眠,腰酸乏力。
心脾两虚阳痿肾阳不足肢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5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反复2年,乏力后加重,纳谷不馨,偶有泛酸,夜寐欠安,右胁胀痛,形体肥胖,有高脂血症史。中医诊断心悸,胃痞。证型心脾两虚,肝胃气滞。望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心悸、乏力、纳差、泛酸、夜寐欠安、右胁胀痛。切诊未见脉象描述。
心悸脾虚肝胃气滞胃痞
查看详情 →
王某27岁,阳痿不举或早泄,阴囊湿凉,疲惫乏力,头晕失眠,腰酸膝软。面色澹黄,舌苔白腻,脉沉弱,两尺尤甚。中医诊断为阳痿,病因入房太过,损伤精气,命门火衰,阴精不足。
心脾两虚阳痿命门火衰精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女,32岁,主诉小产后大出血,继则经闭八月未行。面黄肌瘦,唇甲无华,心悸怔忡,失眠眩晕,纳食衰少,腰痠楚,膝软无力。舌淡红,脉细弱。中医病名属经闭,证型为心脾肝肾俱乏,冲任胞脉枯涩。病因病机为失血过多,气血亏虚,胞脉失养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淡红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心悸、失眠、纳少、腰痠。切诊脉细弱。
心脾两虚产后大出血肝肾不足冲任不畅
查看详情 →
张某女,37岁。头胀痛伴昏蒙,行经期间加重,病程4年余。中医病名:头痛。证型:气虚血瘀,痰浊阻窍。病因病机:气虚血瘀,痰浊阻窍。舌体胖大苔白腻,脉沉细。食欲不佳、口干、痰多色白、咽喉异物感、腰痠软空痛、膝关节乏力、下肢眼睑浮肿、夜尿多、多梦、疲劳。月经量少色暗、肌肤干燥、体毛增多。
心脾两虚经期头痛气虚血瘀痰浊阻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0岁,女性。主诉入睡困难、夜寐不安反复发作3年,加重2个月。主要症状包括入夜仅睡1小时、梦多、心烦、头晕乏力、自汗、健忘。舌质红,苔黄。脉弦细。中医病名为不寐,证型属阴虚火旺、肝郁化热。病机为肝失疏泄,气机不畅,郁久化热,扰动心神,或肾气渐衰,心火亢盛,阳不入阴。
心脾两虚不寐阴虚火旺心胆气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27岁,前额及双颊蝴蝶状黑斑持续1年,情绪抑郁,表情悲伤,头晕神疲,少寐健忘,疲乏纳差,腹胀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黧黑斑,郁证。辨证肝郁气滞,心脾两虚。病因为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,脾失健运,气血亏虚,肌肤失养。
心脾两虚黧黑斑郁证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陈某,女,32岁。主诉胃中闷堵,食欲不振,伴胸闷心烦,抑郁不欢,头晕乏力,胸胁胀满,手足心发热,失眠,嗳气频频,胃胀,便溏,月经不调,色黯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为肝气郁结,心脾两虚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,影响脾胃运化,致胃胀便溏,心神不宁。
心脾两虚胃病郁证肝气郁结情志失调
查看详情 →
女,31岁,头晕、头昏伴失眠2个月,低血压90/55mmHg,便溏,舌暗澹,苔薄白略腻,脉弦滑数。既往有双侧卵巢囊肿、排卵期出血、痛经、荨麻疹病史。舌胖大,苔薄白,脉弦滑、尺弱,脉沉细。辨经为太阴经、少阴经,病在太阴经、少阴经。头晕、乏力、头重脚轻、久站立不稳、失眠、多梦、便溏、舌象异常、脉象弦滑数及沉细。
心脾两虚失眠头晕便溏
查看详情 →
女,39岁,胸闷心悸,劳累后加重,脘腹作胀,进食油腻则大便易溏,夜寐不安,舌苔薄有裂纹,脉细,证属心脾两虚,肝木乘侮,瘀阻脉络。
心脾两虚肝木乘侮瘀阻脉絡胃纳馨香
查看详情 →
女,30岁。头晕伴乏力2个月。面色不华,头晕,乏力,月经量多,舌澹有齿痕,苔薄白,脉细。血小板计数50×10⁹/L。虚劳(心脾两虚)。病因病机为体质虚弱,烦劳损伤心脾,心血不足,脾虚倦怠,气不摄血。
心脾两虚虚劳气血两虚血小板减少症
查看详情 →
43岁 男性 主诉失眠三年余 大便溏泻 食欲不佳 腹胀嗳气 头晕而痛 四肢酸麻 面色苍白少华 语低力微 苔白质澹而胖 脉象沉弱 中医病名:失眠 败血证 病因病机:气血不足 脾胃虚弱 运化失常 心血不足 脑失滋养 血不养肝 症状描述:失眠 大便溏泻 食欲不佳 腹胀嗳气 头晕而痛 四肢酸麻 脉象沉弱 舌象白质澹而胖
心脾两虚贫血气血不足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杜某,女,43岁。头眩痛,失眠,自汗、心悸、多思善忧、纳呆、全身无力,月经常提前,量少色澹,病程10余年。面色萎黄,舌质澹红,舌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。辨证为思伤及心脾,营血不足,虚火上炎,化燥生风。
心脾两虚神经性头痛营血不足虚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诉为经期紊乱,或三月一潮,或五月一至,经来如注,色红有块。病程三年。中医病名为月经不调,证型为心脾不足,肝肾两虚。望诊见舌尖红,舌苔薄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血压偏高,胸前闷痛憋气,头晕少寐,梦多,腰酸乏力,下肢微肿,食思不振,脘痞不舒,大便溏软,小溲不畅。切诊见脉沉弦,时有间歇。
经期紊乱心脾不足肝肾两虚心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潮热自汗半年余,平素失眠多梦,倦怠乏力,腹胀便溏,产后失血较多,心慌失眠,口中无味,恶心不欲食,腰酸体倦,面色皖白,气短懒言,肌肤潮湿。中医诊断自汗、不寐(心脾两虚)。舌澹红,苔少,脉较前有力,脉缓。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,阴血亏损,气虚更甚。
心脾两虚阴血亏损气虚自汗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女性。经期持续1月余仍点滴不止,乏力嗜睡,口干舌燥,喜冷饮,心烦眠差,腰腹微胀痛。舌质绛红无苔,脉沉细数。证属心脾两虚,阴虚内热,略夹血瘀。
心脾两虚经血不止心烦眠差口干喜冷饮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女性。主诉尿色如酱油,伴心悸气短、头晕目眩、纳谷呆滞、夜寐不安、腰膝酸软、神困肢倦、烦躁胸闷、善叹息。病程自1982年1月起,持续约1年余。中医诊断为血尿。证型为心脾两虚,肾阴不足,阴虚内热夹瘀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质黯红,苔薄白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症状多样,涉及心、脾、肾及气血功能。切诊见脉沉滑小数。
心脾两虚尿血肾阴不足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