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脾两虚

男,37岁,心悸1个月。舌质澹红偏暗,苔黄稍厚,脉细。心脾两虚,瘀血内阻。心悸,心阳不振,阴血亏虚,心无所主。夜间阳入于阴,心阳不足,血滞脉络,心神失养。血虚生风,手抖,四肢倦怠。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,房性期前收缩(偶发)。
心脾两虚心悸瘀血内阻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5岁。反复胃脘部不适14年,又作1个月。胃脘部胀滞不舒,胃纳减少,口澹恶心。舌苔薄黄根腻,脉细弦。病机为心脾两虚,脾不健运,气机不利,湿热阻滞脾胃。中医诊断为痞证(脾虚气滞夹湿热)、虚劳(心脾两虚)。
心脾两虚胃脘胀痛湿热内蕴心脉痹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50岁,眩晕多梦,心急烦躁,胃痛,恶心纳差,反酸水,右胁隐痛,倦怠无力,小腹胀痛,大便干燥,尿常频急,腰痛带多,口常干苦,饥不欲食。眩晕,胃痛,心急烦躁,右胁隐痛,小腹胀痛,大便干燥,尿频急,腰痛。肝气郁结,心肾不交,气虚下陷。舌薄黄,脉小弦。
肝气郁结心肾不交气虚下陷肝火偏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1岁,女性。长期失眠,伴有头昏心悸,神疲乏力,口干欲饮,夜间尤甚,下肢浮肿,面色萎黄。中医病名失眠,证型心脾两虚,气血不足。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,气血不足,不能奉养心神,血虚不能上荣于面,脾虚运化失健,津液不能上承,水湿停滞。望诊面色萎黄,舌淡红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头昏心悸,神疲乏力,口干,下肢浮肿。切诊脉弦细。
心脾两虚失眠气血不足面色萎黄
查看详情 →
12岁男性,主诉拔发行为持续两年,面色萎黄少华,形体瘦削,双目呆痴,头顶头发稀少发质焦枯,脉细数,舌澹红少苔,证属心脾两虚,神志不安。
心脾两虚神志不安拔毛癖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女,3岁8个月,主诉确诊癫痫1月余。现症见面色偏黄,舌质澹红,苔白腻,脉弦滑。精神可,纳差,多汗易呕,偶遗尿,轻咳无痰,二便调。中医诊断为癫痫,辨证为痰痫。病因病机为痰扰风动,心神失主,痰浊上壅,痰蒙心窍,风痰扰络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偏黄、舌质澹红、苔白腻、脉弦滑。
心脾两虚癫痫痰痫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1岁,女性。主诉失眠2年。病程2年。主要症状包括入睡不安、多梦少寐、入睡迟、易惊醒、心悸、易惊恐、多疑善惑、全身麻木、筋脉抽动、气短、头晕、腹胀、泄泻便溏、食后仍饥、喜热饮、饮食生冷致胃痛、吐酸、后项困痛。体征见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,脉沉缓。中医诊断为不寐,证型为心脾两虚。病因病机为思虑劳倦,内伤心脾,心伤则阴血暗耗,脾伤则化源不足,营血亏虚,心神不宁。
心脾两虚不失眠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。心慌气短,动则喘促,疲乏无力,食少纳差,腰膝酸软,腹胀,手足心热,口渴,双下肢水肿。中医病名虚劳,证型肝肾阴虚。病因病机肝肾阴虚,脾虚失运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含心慌气短、疲乏无力、食少纳差、腰膝酸软、腹胀、手足心热、口渴、双下肢水肿。切诊未提及。
心脾两虚乙肝肾病综合征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6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延期不止4年,近半年经期紊乱,淋漓不止,血量时多时少,色鲜或紫,夹黑血块,伴少腹胀痛、腰酸乏力、气短心慌、寐少梦多、纳谷不馨、颜面浮肿、午后低热、咽干。舌质偏红,苔薄腻,脉细数,左关弦。证属肾虚肝热,气滞血瘀。病机为肾虚肝热,瘀血阻滞,血海失藏。
心脾两虚月经不调气滞血瘀肾虚肝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女性。主诉为情绪失控、悲伤欲哭、失眠健忘,病程1年。中医诊断为脏躁。证型为心脾两虚,痰热上扰。舌苔黄腻,质澹红,脉细数。精神不振,心中烦乱,哈欠频作,伴恶心呕吐痰涎。
心脾两虚脏躁产后抑郁症痰热上扰
查看详情 →
女,60岁,劳累失眠导致头昏目眩、耳鸣,动则明显,病程2天。面色苍白,唇甲不华,四末不温,心悸心慌,胸脘痞闷,神疲纳减,大便溏薄。舌质淡,边有齿痕,苔白带腻。脉细带数。辨证为心脾两虚,痰浊中阻。
心脾两虚痰浊中阻心悸心慌头昏目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,女性,主诉心悸气短、动则加剧40余天,加重3天。身困乏力,头晕目眩,胸闷叹息,纳少多梦,大便难排,矢气较多,面色不华,唇甲苍白。舌红苔薄黄,脉结代。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,兼有气滞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,气血生化无源,血虚不能养心,脾虚运化失常,气机郁滞,脉络失充。
心悸气阴两虚气滞血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胸闷微痛、心悸心慌,病程较长。脉数促迟结,左脉细,头晕神疲肢倦,易感冒,食欲减退,口澹乏味,大便时结时溏,尿黄,右胁时痛,有血吸虫病史,口干渴饮,口腔左侧有白斑,咽喉干燥有异物感,有慢性咽炎史,寐差。舌质红,苔灰白。
心脾两虚冠心病气滞血瘀肝郁
查看详情 →
女,19岁。视力不良,视物昏朦,头晕、头痛,精神萎靡,口干发黏,四肢无力,食少便溏,夜梦多,膝腿疼。双眼视力0.03,矫正视力0.1。面色无华,头晕心悸,失眠健忘,神疲体倦,纳呆便溏。脉沉弱。舌质红,苔黄稍厚。高度近视性视网膜退行性改变,黄斑出血。心脾两虚,目睛失养。
心脾两虚高度近视视网膜退行黄斑出血
查看详情 →
21岁女性,停经半年,神疲腰酸,睡眠轻易醒,四肢不温,口干欲饮,纳差,大便稍干,夜尿2~3次,带下色黄,性情抑郁寡欢。舌体瘦小、质红绛、苔薄、舌尖红赤,脉弦滑。中医病名闭经,证型肝肾阴虚,病因病机情志抑郁,脾虚失运,痰浊阻滞。
心脾两虚月经不调肝肾阴虚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。乏力5个月,伴头痛、头沉、头紧、食少纳呆、便溏、劳累后心悸、夜寐不安。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,舌澹红,苔薄黄,脉左寸、右关沉细。脾虚失于健运,气血不足,湿滞,心悸失眠。中医诊断虚劳,证属心脾两虚。
心脾两虚虚劳脾虚失运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女性。主诉胸闷、心悸、气喘、夜间憋醒、不能平卧、痰多白色。病程20余天。高血压冠心病史多年。舌胖暗,苔白。脉沉细数,偶有结象。血压160/90毫米汞柱。胸痹,喘,气虚、心阳不足兼血瘀痰浊。畏冷、易出汗,疲乏无力,进食较少。舌胖暗苔白,脉弦细。血压150/82毫米汞柱。舌胖暗苔薄白,脉弦细。血压140/76毫米汞柱。
心脾两虚胸痹气虚心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9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长期咳嗽、气累神倦、不能作重体力劳动,近月咳喘加重,不能平卧,双下肢浮肿,食欲不振。中医病名为咳喘,证型为肺脾肾气虚,病因病机为肺虚及脾,子夺母气,痰结气窒,气血循环不健,三焦水道不利,脾气久虚不能统摄血液。望诊见面色窘白,唇舌指甲青紫,苔白滑。闻诊言语无力。问诊提示咳痰白粘,腹稍膨,无明显压痛。切诊脉沉弱数。
心脾两虚咳喘肺气虚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,主诉心悸20天。病程28天前有剖腹产史,婴儿死亡后出现心慌、气短、乏力、盗汗。舌质澹,苔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心悸,证型为心脾两虚。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损伤,忧思过度,气阴暗耗,心血不足,心失所养。
心脾两虚心悸气阴两虚盗汗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,头昏目眩,耳鸣如蝉,心烦欲吐,恶心纳差,病程5年,近1周加重,头昏眼花,天旋地转,不能站立,不能睁眼,闭目而卧,诊脉弦滑,舌澹红苔薄白,全身肿胀,痰饮上泛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,属眩晕症。
心脾两虚眩晕症痰饮上泛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