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52岁,女性,主诉睡眠不安,入睡困难,每晚仅睡3-4小时。既往有甲状腺结节,平素易生口腔溃疡,健忘,便溏,已绝经。体征见舌淡边有齿印,苔白,脉沉细。诊断为不寐,证属心脾两虚型。二诊见舌红,少苔,脉沉。三诊见舌淡红,苔薄白,脉沉。
心脾两虚不寐便溏舌淡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7岁。胸脘胀痛,痞闷不适,反复发作近1年,伴胸骨下段疼痛,连及后背胀痛,腹胀喜按,口干苦,嗳气泛酸,大便溏而不畅,夜寐不安。舌质偏红少苔,脉弦细。胃镜检查提示反流性食管炎,慢性浅表性胃炎。辨证为肝脾不和,郁热犯胃。二诊见胃脘隐痛,喜温喜按,呃逆泛酸,畏生冷饮食,舌质偏红少苔,脉弦细。三诊见胸脘胀痛基本消失,胃脘嘈杂,食欲不旺,睡眠欠佳,月经未行,舌质澹红,舌苔薄白,脉弦。辨证为心脾两虚。
心脾两虚胃痛食管炎肝脾不和
查看详情 →
女,48岁,停经6年余,情绪不稳定伴尿频。情绪不稳定,忧郁多虑、喜怒无常、多疑,烦躁不安,盗汗,失眠,心悸神疲,睡眠不佳,尿频,每日解10余次,夜尿4~5次,大便时干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细。B超提示子宫卵巢已萎缩。诊断脏躁,辨证肝肾亏损,心脾两虚。病机为肝肾亏虚,阴阳失调,虚火上扰心神。舌质紫黯,苔少,脉沉无力。
心脾两虚脏躁肝肾亏虚尿频
查看详情 →
女,27岁,月经持续35天,量多后转少,断断续续不净,伴头昏、四肢无力、困倦。舌澹红苔白,脉沉细弱。心脾两虚,脾不统血。情志不畅,肝气不舒。脉沉弦,舌红苔薄白。
心脾两虚崩漏肝气不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素体湿重,肺气不利,鼻塞多年。脐下动气上振至心,卧不成寐。脉细,左关弦硬。舌苔满白。肝肾不足,阳明湿痰不清,痰结于中,清阳之气不能上升。脾湿上腾,清阳不展,阴气不能上乘,舌苔满白,胃为痰阻,彻夜不寐。肝肾阴亏于下,冲阳扰动于中,面有油红,阴不敛阳,水火不能交济。脉象细而缓,沉侯带弦。脾虚不能布精于胃,神不归舍,彻夜不寐。
心脾两虚湿重肺气不利鼻塞
查看详情 →
19岁男性,精神抑郁,语无伦次,悲啼,纳呆,少寐。舌质澹红,苔白腻,脉弦细而滑。诊断为思虑过度,损及心脾,痰气内郁,蒙蔽心窍,辨证为虚实夹杂之证。
心脾两虚精神抑郁痰气内郁肝郁未解
查看详情 →
51岁,绝经后1年,头晕心悸,胸闷气短,肢怠腰酸,夜寐不酣,悲伤欲哭,健忘,便溏。舌澹红体胖齿印,苔薄,脉细缓。中医病名:绝经前后诸症,证型:心脾不足兼肾亏。病因病机:肾虚为本,心脾两虚为标,精血不足,阴阳失衡。
更年期综合征心脾不足肾亏肝肾同源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61岁,反复皮肤紫癜2年,头晕乏力1年,加重伴便血1天。面色贫血貌,舌体胖,舌淡,苔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紫斑,证型心脾两虚。病程2年,病机为禀赋薄弱,嗜食偏食,烦劳过度,损伤心脾,气血不足。
心脾两虚紫癜气血不足便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。失眠持续70余天,头昏不能举动,面颊发麻,腰痠,精神悲戚,面色不华,纳食正常,正在哺乳。舌苔白,脉涩。病程长,气血损耗,血行阻滞,心脾虚而失寐,虚中夹瘀,实里带虚。
心脾两虚产后血虚肝气郁结血行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3岁,女性,婚后未孕,月经周期33天,经量多,经色紫黑有块,小腹痛,腰痛,白带多,乳房不胀。舌苔薄黄,脉细数。辨证为肾虚血瘀,心脾两虚。经期小腹痛,经色紫黑有块,腰痛,白带多,脉细数,舌苔薄黄。经量多,经色紫黑有块,小腹痛,腰痛,白带多。脉细数,舌苔薄黄。停经61天,腰痛,白带多,乳房胀,尿妊娠试验(+)。脉滑数,舌苔薄黄。
心脾两虚不孕症肾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女性。主诉自卑内疚,神疲怯懦2年。病程2年。中医病名:卑惵。证型:心血不足,心神失养,脾气虚弱,统摄无权。面色无华,头晕心悸,寐浅梦多,精神不振,月经量多色淡,淋漓不尽。脉象未提及。
抑郁症心血不足心神失养脾气虚弱
查看详情 →
男,36岁,主诉失眠、思想难以集中、精神失常、烦闷、易怒、春季及受刺激后多发。中医诊断心脾两虚,肝火上炎。症状包括口苦、小便赤、神疲、嗜睡、舌紫红少苔、脉寸关缓滑、两尺不应。二诊见精神好转、夜寐安、两尺脉应指,脘闷、大便软烂色青黄、矢气多。三诊脘闷解除,矢气仍多,喜喝白开水,大便成软条色黄,仍感烦闷。四诊精神好、夜寐安、大便正常、舌脉平,胃纳稍减。五诊病情稳定好转,舌脉已平。
心脾两虚神经官能症肝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女,42岁。心悸、胸闷、乏力3月。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,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。舌澹红,苔薄。脉迟缓,心率56次/分。诊断为心脾两虚,气血不足。原有卵巢囊肿、子宫肌瘤史。月事色澹量多。思虑劳累过度致病。
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胸闷
查看详情 →
女,29岁,睡眠欠佳半年,头晕、心悸、多梦易醒,精神不振,面色少华,神疲乏力,四肢倦怠,食少便溏,经血量少色淡,周期不规律,舌淡白,苔薄黄,脉弦细,不寐,心脾两虚证,思虑劳倦损伤心脾。
心脾两虚不寐头晕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7岁。主诉失眠、头痛、胸闷伴恐惧感2月余。病程2月余。中医病名心悸、郁证。证型肝火扰心。病因病机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,脾失健运,气血亏虚。舌象质澹红,苔薄白。脉象弦细。
失眠心悸胸闷恐惧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情志郁结,因丧子悲哀致病。主症为知饥不能食,内珠忽陷忽胀,两胁刺痛,经先期,面色瘀紫。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为郁证,证型属情志郁结,病因病机为七情内伤,气滞血瘀。望诊见面色瘀紫,舌象未提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提示情志不遂,症状涉及心、脾、肝、胆。切诊未提脉象。
心脾两虚丧子之痛肝气郁结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女,34岁,精神恍惚,心悸易惊,善悲欲哭,失眠多梦,倦怠乏力,食少便溏,舌质淡白,脉细弱无力。中医病名:心脾两虚。证型:心脾两虚。病因病机:脾虚生化之源不足,思虑过久暗耗心血。望诊:舌质淡白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精神症状、睡眠问题、体征。切诊:脉细弱无力。
心脾两虚心神失养脾虚气弱思虑伤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男性,反复出汗、畏寒、失眠2年,夜间出汗明显,汗前烘热,汗后畏寒怕风,伴头晕、心悸、手足酸软。舌淡红苔薄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为郁证,辨证为阴虚火旺、心脾两虚、阳虚水泛。病程迁延,病因病机涉及阴虚火旺、气阴两伤、阳虚水泛。
心脾两虚郁证阴虚火旺阳虚水泛
查看详情 →
女,22岁,发作性失神1年,伴疲劳乏力、纳呆、眠差。心脾两虚,心神失养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脑电图轻度异常,脑CT无明显异常。无明显阳性体征。
心脾两虚癫痫心神失养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,头晕、身乏无力、低热、心悸气短、失眠1年余,月经提前,色黯而无块。面色偏白,舌质微黯,舌苔薄腻,脉细稍滑。心脾两虚夹瘀。
心脾两虚血瘀面色苍白舌质黯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