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36岁,女性。心悸、胸闷、憋气5月余,动则气急,善太息,头晕,神疲,纳少形瘦,胸部隐痛。肝郁气滞,心血不足。面色苍白,舌淡苔薄,脉弦细。心率80次/min,心电图ST段V3、V4、V斜行轻度压低。
心脾两虚心悸胸闷头晕神疲纳少形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9岁,男性。主诉顽固性失眠20多年,伴有入睡困难、浅睡眠、头脑昏沉、疲倦、记忆力减退、食欲不振。精神匮乏,目光无神,舌澹苔薄,脉细涩。左侧心俞附近有皮肤隆起,右侧神门与大陵之间较敏感。中医诊断为不寐,证型为心脾两虚证。
心脾两虚证不寐气血不足精神萎靡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6岁,头晕半年,近2周加重,伴乏力心慌,夜寐多梦,腰酸困,月经量少。心脾两虚。面色苍白,舌淡,脉沉细。头晕、心慌、乏力、腰酸、夜寐多梦、脉沉细。
心脾两虚头晕乏力心慌
查看详情 →
47岁男性,血精,腰痠乏力,阳痿,口乾,恶心,头晕头胀,尿频梦多,血压150/100毫米汞柱。心脾两虚,肾气不足。面色萎黄,舌暗较淡,脉弦细。
心脾两虚多囊肾肾气不足腰酸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2岁。主诉失眠、胸闷伴恐惧感,持续半年余。病程中情绪悲伤,发病后症状持续近3个月,近一周加重,伴心悸、胸部疼痛、气短、头痛、疲倦乏力、大便稀溏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心悸、郁证,证属肝郁气滞、心脾两虚。
心脾两虚失眠郁证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女性。月经周期不准两年,停经三个月后又来潮,症状包括疲乏无力,气短,心前区隐痛,放射至后背,半身麻木,心烦,失眠,每日睡眠1~2小时,大便粘。有冠心病史。中医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,辨证为心脾两虚。舌质澹暗,脉象未提及。
心脾两虚绝经前后诸证心阳虚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5岁,女性。主诉头部头发斑片状脱落,反复发作3月余。现病史示脱发区域位于头顶及枕部,周边头发松动易拔落,伴头皮瘙痒、失眠多梦、头晕、纳差。体征示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无力。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、血不荣发。
心脾两虚脱发血不荣发失眠多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女性。心前区剧痛,痛处固定不移,胸闷心悸,短气喘息,面色青紫,舌有紫黯瘀斑,六脉实牢。中医病名属真心痛,证型为血瘀气滞,心血瘀阻,病因病机为气血失调,瘀血阻滞心脉。望诊见面色青紫,舌有紫黯瘀斑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心前区剧痛,痛处固定,胸闷心悸,短气喘息。切诊见六脉实牢。
胸痹心痛心血瘀阻血瘀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男性。自汗3个月,伴头晕、脱发、眼干、眼涩、眼疲劳、耳鸣、少气懒言、畏寒、睡眠障碍、多梦早醒、早泄、腹胀、腰酸、腹部发凉、手心发热、大便黏腻。红镜面舌,沉弦细尺脉弱。病因思伤脾,病机为思虑过度伤及心脾,气血不和。
心脾两虚自汗气血不和肾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女性,主诉全身疲倦、食欲缺乏、饭后腹部不适、大便溏软、面色萎黄、失眠、心慌、健忘、身体瘦弱、时有浮肿。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渐成虚劳之证。望诊见面色萎黄无泽,舌象未提。闻诊无描述。问诊见疲倦、食欲差、便溏、失眠、心慌、健忘。切诊脉象未提。
心脾两虚虚劳之证身体瘦弱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舌干燥似觉有壳,唇焦裂心,中剥削辣,闷时吐涎沫,嗔怒烦劳则其发愈剧。腰痠及骨隙中空痛,形体消瘦。冲任素乏藏蓄,肝阳化风上扰。心脾失调,气郁不畅,血不养脾,胃纳失常,阳明失润,风木交张,肾阴被伤。脉象轻按弗见,重按鼓指。病因属心脾失调,风木上扰,阳明失润。病机为肝阳化风,脾虚胃弱,肾阴亏虚。中医病名未明示,证型属肝阳化风,脾虚胃弱,肾阴不足。舌象舌干有壳,唇焦裂。脉象沉细而弦。
心脾两虚肝阳化风阳明胃虚肾阴亏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38岁,心烦、焦虑、坐卧不安、急躁、手抖、汗多、失眠、气短、活动后加重、恐惧、怕声、记忆力减退、纳差、恶心、便溏。郁证,心脾两虚。面色萎黄,舌淡苔薄,脉细弱。声音低微,气味无特殊。病程未明确。
心脾两虚郁证心烦焦虑
查看详情 →
女,51岁,主诉左胸逼闷时痛,自汗,头昏眼花,神疲肢倦,晨起面浮,入暮脚肿,少寐多梦,纳差脘胀,大便先硬后溏,腰痛,尿浮脂膏。舌质晦暗,脉细缓弱。中医病名冠心病,证型属气血不足、痰瘀互结。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、痰浊内阻。
心脾两虚冠心病气阴两虚痰浊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女性。乏力倦怠,纳呆食少,气短心悸,失眠健忘,头昏,时有呕恶。神情萎顿,形体消瘦,面黄不华,唇舌澹暗,舌体胖嫩,边有齿痕,质色暗澹,舌苔白腻,脉弦细,重按无力。中医病名胃癌,证型心脾两虚,瘀毒未尽,正虚邪恋。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,脾胃失健,心气不足,心血亏虚,胃气上逆,瘀毒未尽。
心脾两虚胃癌术后瘀毒未尽正虚邪恋
查看详情 →
26岁男性,眩晕倦怠,耳鸣,两足乏力,心悸不安,太息,睡眠困难,健忘,注意力不集中,腹胀腹泻,面苍白无华,唇甲眼睑淡白,发枯,舌淡苔白润,脉细促乏力,血红蛋白50g/L,中医病名血虚气弱,证型心脾不调,病因病机气血两虚,望诊面苍白无华,舌淡苔白润,闻诊未提及,问诊有眩晕、耳鸣、心悸、失眠、健忘、腹胀,切诊脉细促乏力。
缺铁性贫血血虚气弱心脾不调眩晕
查看详情 →
女,41岁,入睡困难伴睡眠不深20余年,加重1年。舌红,苔薄黄,脉弦滑。诊断为郁证,证属心脾气血两虚。主症包括入睡困难、睡眠不深、左侧太阳穴跳痛、心烦急躁、胸闷、憋气、记忆力下降、乏力气短、周身酸痛、口干、口腔溃疡、嗳气、委屈、月经量少、经期错乱。病因病机为思虑过度,劳伤心脾,导致心脾气血暗耗。
郁证心脾气血两虚脾虚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3岁,男性。主诉早泄数月,活动后多汗,阴囊潮湿,腰膝酸软,倦怠乏力。中医病名早泄,证型心脾两虚,肾精不足,湿热下注。望诊未明确描述,舌苔薄黄,后转为薄白,脉象沉。问诊包括早泄、多汗、阴囊潮湿、腰膝酸软、倦怠乏力。切诊脉象沉。
心脾两虚早泄肾精不足湿热下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5岁。主诉反复心悸、气促20年,加重1个月。心悸(心气不足,心脉瘀阻)。舌暗澹,苔薄白,右关浮紧,左手脉细数。久病体弱,心气不足,血行无力,停而为瘀,心脉瘀阻,心失所养。舌质嫩胖、边有齿印,苔白微腻,右寸脉浮,结脉。脾失健运生痰,气血生化乏源,心血不足,血行迟滞而为瘀,脉络阻滞。
心悸心气不足心脉瘀阻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女性。主诉齿龈出血、皮肤瘀斑、月经量多,病程自1986年春开始,持续两年余。面色萎黄,全身浮肿,下肢尤甚,头晕头痛,心悸气短,心烦失眠,多梦,腰膝酸软,纳差,口干不欲饮,尿少便秘。舌澹少苔,脉弦细而数。辨证为心脾两虚。病因病机为精亏血少,肾精损伤,虚火上炎,脾不统血,冲任不固。
心脾两虚齿衄精血亏损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6岁,女性。主诉长期失眠,心慌怔忡,心烦不安,大便干结。舌体瘦小,舌质红绛且干,脉弦细小滑。中医诊断为失眠,证型属心脾两虚,阴虚火旺。病因病机为思虑太过,耗伤心脾,年老脏阴亏虚,郁热内蕴。舌象提示阴液亏虚,脉象示阴虚内热。
心脾两虚神经衰弱肝肾阴虚阴亏火旺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