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35岁,男性。主诉为房事时或房事后出现心悸不宁、倦怠乏力、心烦易惊、失眠健忘,病程两年多。中医病名为房事心悸症,证型为心血不足型。舌象唇舌色澹,苔薄白,脉细弱。
心血不足劳神过度心悸不宁倦怠乏力
查看详情 →
16岁女性,主诉心悸、胸闷1月余。面色萎黄,舌质澹,舌苔薄白,舌边齿痕,脉细弦稍滑、结代。中医诊断为心悸,证属胸阳不振,心脉失养。病程1月余。
心悸胸阳不振心脉失养气血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夜寐不安3年,入睡困难,彻夜难眠,进食油腻或冷饮后加重,形体消瘦,神疲乏力,心情郁闷,大腿两侧发凉,大便偏干。舌质紫暗、苔薄微黄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不寐,辨证属血脉瘀阻,营卫不和。舌淡紫、苔薄,脉细。
心血不足不寐营卫不和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主诉入睡困难、多梦、健忘、头目眩晕、胸闷。病程半年。中医诊断不寐,证属心肾阴亏,痰火内扰。舌红苔薄白,脉沉细而弦。
不寐心肾阴虚痰火内扰胸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女性,主诉会阴皮肤变白伴瘙痒1年。中医病名外阴白色病变,证型肝肾阴亏,血虚风燥。病因病机肝肾阴虚,精血亏少,血虚风燥,阴部失养。望诊舌质红,苔薄少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情绪郁闷,睡眠差。切诊脉细涩。
外阴白色病变肝肾阴虚血虚风燥阴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0岁,女性。主诉心慌气短出汗多,不能劳累,劳累或行走上坡则心慌气短加重,心口痛。中医诊断心悸。证型气虚血少,血不养心。舌象淡红,苔薄白,脉象结代。病机为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,致血行不畅则心悸、脉结代,气短、出汗多、不能劳累,劳累或行走上坡加重,气机不利故胸口痛。
心血不足风湿性心脏病心悸气虚血少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27岁,男性。主诉夜游,持续10余年,每晚入睡后起床活动,不言不语,次日否认。伴有头晕、心烦。舌边、舌尖红而少苔,脉细弦而稍数。辨证为肝阴不足,肾气上逆,火扰心神,伤阴生痰。病位在心肝肾三脏。
梦游症肝阴不足肾气上逆心火独亢
查看详情 →
顾某,57岁,早搏时见,烦恚失眠,足肿,关节作痛,舌胖,苔中厚腻,脉弦而结代。中医病名属心悸,证型为心血不足、心阳衰微。病因病机为心血不足,心阳衰微。望诊见舌胖,苔厚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烦恚、失眠、足肿、关节疼痛。切诊见脉弦而结代。
心血不足早搏心阳衰微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杨某,70岁,女性。失眠、心悸,病程1个月。面色萎黄,舌红少苔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不寐,证型气血两虚。主诉失眠、心悸、心烦、眩晕、多梦。舌象舌红少苔,脉象脉弦细。
不寐气血两虚心悸心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1岁,男性。反复心绞痛20余年,胸闷气短,心烦不安,少寐多梦。舌质红暗,苔黄厚腻,脉沉细。心电图提示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(演变期),心脏超声示冠心病、心肌梗死。中医诊断为真心痛,病机为气血失调,心血瘀阻,心神失养。
真心痛心血瘀阻心气虚损心神失养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6岁,妊娠3个月。头痛,头部血管搏动不安,头晕,心慌心悸,手足发麻,失眠,左胁时痛,恶风寒,胃纳减,便溏。舌嫩,苔薄白,脉弦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
心血不足妊娠头痛肝气郁结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。主诉为夜间烦躁不寐、梦多、浮肿、精神疲倦、四肢乏力。中医诊断为不寐,证型为心血不足、肝脾不和。舌质淡红,苔白,脉沉数。病机为心血不足致心火炽盛,肝脾不和致肝血不足,血虚无以养心,神不守舍。
心血不足不寐肝脾不和心火炽盛
查看详情 →
63岁女性,主诉冠心病史3年,阵发性心前区绞痛,多发于夜间,伴嗳气、口中无味、纳差、眠差。舌红苔薄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心绞痛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。
心血不足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83岁,主诉包括心动过速、形体消瘦、五心烦热、心神恍惚、失眠多梦、头昏心慌、记忆力减退,脉象细疾,舌红苔白。中医诊断为心血不足,病机为心血不足不能养神,导致心神不宁。望诊见舌红苔白,切诊见脉象细疾。问诊描述五心烦热、心神不宁、失眠多梦、头昏心慌、记忆力减退。
心血不足心动过速心神不宁失眠多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60岁。主诉烦躁不宁,喜悲哭,时感恐惧,夜不能寐。病程2月。中医病名脏躁,证型肝郁化火,心血不足。舌红,苔薄黄,脉弦细数。情志不遂,肝郁化火,上扰心神,思虑过度,耗伤心血。
心血不足烦躁不宁喜悲哭恐惧不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女性,主诉心悸气短、动则加剧40余天,加重3天。症状包括心悸气短、身困乏力、头晕目眩、胸闷叹息、纳少多梦、大便难排、矢气较多、面色不华、唇甲苍白。舌红苔薄黄,脉结代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气阴两虚兼气滞。病机为心脾气阴两虚,兼气滞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不华、唇甲苍白、舌红苔薄黄、脉结代。
心血不足心悸气阴两虚气滞
查看详情 →
女,70岁,阵发性胸闷、胸痛10年,加重半个月,伴气短、心慌乏力、头晕失眠、纳差乏味、大便稀溏,面色晦黄,舌质暗澹,舌体正常,舌苔薄腻,脉弦细滑,心电图示心肌缺血、肢导QRS波群低电压,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,证属心脾虚弱,心脉瘀阻型。
心血不足胸痹心痛心脾虚弱心脉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发作性头晕、右手麻木、失语,持续30~40分钟,发作频率逐渐增加。中医诊断为心血不足,痰迷心窍。舌苔薄腻,脉稍细弱。病因为用脑过度,导致心血亏耗,痰阻窍闭。
心血不足头晕失语痰迷心窍心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。主诉产后出现四肢颤抖,病程3个月,症状包括四肢颤抖、活动失灵、语言迟钝、夜寐不安。体征包括面色苍白,舌质澹,苔薄白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为产后血虚,肝气郁结,肝风内动。病因病机为产后血虚,血不荣筋,肝气郁结,肝风内动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苍白,舌质澹,脉细弦。
产后血虚肝气郁结肝风内动血不荣筋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男性。主诉心房颤动。症状包括形体消瘦、肢体无力、面色皖白、头眩心悸、胸闷气短。脉结代,舌澹苔白。中医病名心房颤动,证型心血不足。病因病机为心血不足。望诊面色皖白,舌澹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形体消瘦、肢体无力、头眩心悸、胸闷气短。切诊脉结代。
心血不足心房颤动脉结代舌澹苔白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