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阳不足

女,58岁,主诉头汗出、心悸、食少、疲乏、浮肿、小便黄、口干、便结、昏倒。脉细弱,舌淡红,苔少。中医诊断为心肾阳虚,不能固摄津液。病因病机为阳气虚衰,心阳不足,肾阳衰微,津液失于蒸化。
心肾阳虚津液不足头汗出心悸
查看详情 →
女,46岁,左侧胸痛1年余,遇劳加重,日轻夜重,夜半胸痛难忍,不能入睡,周身乏力,呼吸气短。舌暗淡,苔薄白,脉沉无力。气虚血瘀。胸痛,呼吸气短,周身乏力,夜半加重,脉沉无力,舌暗淡,苔薄白。
心阳不足胸痹心痛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81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,伴有胸闷气短、神疲乏力、口干、畏寒肢冷、动则汗出。中医诊断为心悸,证属阴阳两虚、心肾不足。面色苍白,舌红嫩无苔。脉象未明确提及。症状包括心中动悸不安、胸闷气短、神疲乏力、口干、畏寒肢冷、动则汗出。既往病史包括风心病、心衰、结肠癌术后。
心阳不足心悸阴阳两虚心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4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、胸闷、气短、乏力、出汗多、腰背酸痛。病程10余年,有心动过缓及心动过速病史。中医诊断为心悸,病机属气血阴阳俱亏,心阳不足,肺气痰阻。舌质红,苔白腻,脉沉细而缓。
心阳不足心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男性,主诉腹满、便结、尿闭,病程月余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为寒湿痹阻经络,气血运行不畅,血凝不畅,气纵不收,湿浊扰心,心烦欲呕,寒湿困脾化热,腑气不通,湿热下注,膀胱气化失司。望诊见面色无华,舌象未提。闻诊见心烦欲呕。问诊见腹满、便结、尿闭、口渴不食、脘腹胀满、大便秘结、小便不利、形体消瘦、少气懒言。切诊见脉象未提。
心阳不足蛛网膜下腔出血寒湿痹阻气血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0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、胸闷、气短、多汗、畏风、周身疼痛、面肿、体虚力弱。病程自1985年3月起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气阴两亏,营卫失和。舌澹,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,营卫不和,汗多伤阴,心阳心阴俱亏。
心阳不足心悸风湿性心肌病气阴两亏
查看详情 →
71岁女性,反复心悸10余年,加重4天。心悸、气短、胸闷、身软乏力、眠差、口干、易咳嗽、痰多色白、颜面双下肢浮肿。舌澹,苔薄腻,脉沉细弱数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型为气阴不足,心阳亦虚。病机为心气不足,心血不畅,心失所养,阳虚水液失运,痰浊内生。
胸痹气阴不足心阳虚痰浊内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8岁,女性,主诉胸闷心慌三年余。中医病名心房纤颤,证型心阳不足,心气不匀,心神失养。病因病机为久病损及心阳,耗伤心肺之气。望诊舌体胖,质澹红,舌苔薄。闻诊未提。问诊有头晕、心悸、心慌、气怯、胸脘气闷、纳少、心胸懊侬、夜寐不平。切诊心率120~130次/分,心律不齐,血压160/90mmHg,脉细弱,偶有结代。
心阳不足心气不匀心神失养心悸怔忡
查看详情 →
男,65岁,咳喘反复发作7年,加重1周。喘憋明显,活动即加重,不能平卧,咳嗽咳黄白黏痰,口唇紫绀,纳差眠差,形体消瘦,双下肢轻度水肿。舌淡暗,苔黄微腻,脉弦细数。肺气肿伴肺大泡,右侧胸膜肥厚粘连伴钙化,两肺纤维索条及陈旧病灶。血气分析示Ⅱ型呼吸衰竭。
心阳不足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泡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女性。主诉风湿性心脏病,关节疼痛,易感冒,下肢浮肿,手指和足趾青紫肿胀发凉,心悸,气短,纳差。面色晦暗,精神欠佳,表情痛苦,双手肿胀青紫,手指甲增厚,疼痛,不能握持,下肢浮肿,脚亦肿胀青紫,动则气喘心悸。心电图示心房颤动。中医诊断为心阳不足,肾气虚损。望诊见面色晦暗,舌象未提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炎夏不觉暖,需戴棉手套,穿棉鞋,心悸,气短,纳差,眠可,二便尚调。切诊见脉沉弱。
心阳不足风湿性心脏病肾气虚损阳虚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女,45岁。右目视力锐减,左目视力弱,伴胸憋闷,心悸,心前区痛,腹胀,失气为快,下肢浮肿,面亦浮,不能平卧,尿少。头目胀痛,苔薄黄而腻,脉沉细弦滑。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伴眼底出血,视力濒于消失。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、肾炎、冠心病病史。
心阳不足视网膜静脉血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65岁男性,发作性胸骨后、心前区闷痛不适,伴心悸气短,病程4年。心音低钝,双肺(-),肝大,肝区压痛(+),双下肢轻度压陷性水肿。舌紫黯,苔薄白润,脉细涩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辨证为肾气虚衰,寒凝血瘀,心脉痹阻。
心阳不足冠心病心绞痛胸痹肾气虚衰
查看详情 →
女,58岁,主诉大汗不止,面色苍白,手足不温,心慌气紧,失眠多梦易惊醒,情绪烦躁。中医病名阳气虚弱,证型心阳失养,病因病机阳气虚弱,心阳失养,致汗出心悸,阴液受损,心失所濡。舌淡苔薄白,脉细弱。
阳气虚弱心阳失养心悸不安失眠多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,主诉心慌、胸闷、活动后气短乏力。中医病名属心系疾病,证型为气虚血瘀,心阳不足。望诊见舌胖紫暗苔白,舌胖紫暗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心慌、胸闷、气短、乏力等症状。切诊见脉细弱数,细弱,沉细。
心阳不足心悸气短胸闷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岁,男性。主诉面色青紫、口唇发绀、气喘抬肩、杵状指、爪甲青黧、心率增快、舌紫暗、精神躁扰不宁、指纹粗青达命关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望诊见面色青紫、舌紫暗、指纹粗青达命关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气喘、精神躁扰、杵状指、心率增快。切诊见心率130次/分,呈奔马律。
心阳不足法洛四联症气滞血瘀心功能不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男性,主诉心前区憋闷疼痛1年余,伴心悸气短、早搏、失眠烦躁、恐惧,劳累或情绪波动时心绞痛发作频繁,痛放射左肩臂,持续2~5分钟,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。舌质澹暗,苔薄白,脉细弦偶结代。诊断为心气不足,心失所养,神不守舍。
心阳不足冠心病心气不足心阴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反复发作4年余,劳累后加重,伴有胸中憋闷、心痛时作、心烦少寐、畏寒怕冷。中医诊断为心悸。辨证为气阴两虚,心阳不振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。脉沉缓。二诊脉沉缓无力,三诊脉沉缓较前有力。
心悸气阴虚心阳不振畏寒怕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5年,加重半年余。症状包括心慌气短、活动后加重、头晕自汗、疲乏无力、纳食欠佳、心前区疼痛、畏寒肢冷、大便稀软。面色萎黄,形体消瘦,语声低微,舌质澹,苔薄白,脉沉细结。中医诊断心悸,证型为中气亏虚、气血不足、中气虚寒。病因病机为劳累过度耗伤中气,中阳不足,虚寒之证。
心阳不足心悸中气亏虚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29岁女性患者,主诉头晕、头疼、全身乏困、耳鸣、眼框疼、记忆力减退、心慌气喘、盗汗、眼球凸出、嘴唇增厚、鼻子肿大、手掌宽厚、手指长粗、行动迟缓、精神萎靡。面色晦暗,舌质紫、舌苔灰厚,脉弦浮。辨证为脾胃不足,运化失司,宿食痰浊阻中,清阳不开,浊阴不降,扰及神明,侵犯清空,脑髓受邪。
脑垂体瘤脾胃不足痰浊阻中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失眠、疲乏无力、腰背酸痛、胸闷、心悸、气短、乏力、出汗多。病程10年,伴有心动过缓与心动过速交替出现。舌质红,苔白腻,脉沉细而缓。中医诊断为心阳虚衰,气阴两亏。病机为心气虚,心阳不足。
失眠心阳虚衰气阴两亏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