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50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、心动过缓、头晕头痛、四肢酸痛、潮热自汗、胸痛彻背、大便干结、口干且苦。中医病名心肌炎,证型心血不足,心气衰弱,兼肝阳上亢。望诊苔薄,闻诊无特殊,问诊有高血压、喉中痰粘、大便干结、膝关节酸痛,切诊脉细缓、细软、细滑、细小。
心阳不足心肌炎心动过缓高血压
查看详情 →
女,56岁,心悸、气促20年,近10天加重,伴尿少水肿,胁痛呕吐。二尖瓣面容,舌紫唇绀,全身水肿,双下肢显著,心脏浊音界扩大,抬举性搏动,心率118次/min,律绝对不齐,心尖区Ⅳ以上隆隆样杂音,肝大,心电图示心房纤颤,右心室肥厚,X光示心影扩大,B超示瘀血性肝肿大。心脉瘀滞,水气凌心。
心阳不足心悸气促尿少水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8岁,女性。主诉包括二尖瓣狭窄、胸闷心悸、面浮脚肿、脘腹胀满、小便少、大便溏。脉象沉细,舌象澹苔白。中医诊断为心阳不足,不能运行血液。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。望诊见面色浮肿,舌象澹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胸闷心悸、面浮脚肿、脘腹胀满、小便少、大便溏。切诊脉象沉细。
心阳不足二尖瓣狭窄脘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2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气短10余年,下肢浮肿半年。中医诊断心悸。辨证心阳不足,阳虚水泛,水饮凌心。体征面色皖白,口唇澹青,下肢浮肿,小便不利,多汗,畏寒,夜寐差。舌象暗澹,有齿痕,苔白厚。脉象沉细。
心阳不足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水饮凌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男性,阵发性胸闷憋喘3年余,加重3天。胸痹心痛病,痰浊雍盛证。舌质淡,苔白腻,脉细涩弦滑。阵发性胸部闷重,体力活动后憋喘加重,行走乏力,心前区一过性刺痛,肩背部放射痛,怕冷,腰背部酸痛,阴雨天加重,咳嗽咳痰,痰多色白清稀,纳呆,小便清长,大便稀。
心阳不足胸痹心痛病痰浊雍盛证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46岁,心悸、气短、乏力、进食少、腹胀、右肋胀痛、下肢浮肿,病程较长。心悸、水肿。心气不足,脾肾阳虚,气血运行不畅。舌质暗红,舌体胖,苔白,脉沉细数结代,下肢凹陷性水肿。舌质暗红,舌体略胖,苔薄白,脉沉细结代。舌质胖暗,苔薄白,脉沉细结代。
心阳不足风湿性心脏病气阴两虚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7岁。反复胸闷气憋1年,频繁发作2个月。心悸、胸闷、气憋不舒,寐况欠佳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。脉结、促交替。中医诊断心悸(阴阳两虚)。辨证为心阴、心阳两虚,气血运行失畅。
心阳不足心悸阴阳两虚气血运行失畅
查看详情 →
女,45岁,主诉突然昏倒后半身不遂、口歪、言语謇涩,病程8年。中医病名中风(中血脉),证型瘀阻脉络,病因病机为风心病日久,阴阳失衡,气血逆乱,瘀阻脉络。望诊两颧紫红,舌质暗红,尖边见瘀点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言语謇涩、口角右歪、伸舌左瘫、左上下肢痉挛性麻痛瘫痪。切诊脉沉细而涩。
心阳不足中风血脉瘀阻气血逆乱
查看详情 →
54岁男性,阵发性心悸、胸闷、气短10年,加重2年,头晕、乏力、夜寐欠佳、大便时干。舌质澹,苔白厚微腻,脉弦滑而迟。诊断为心悸,证属痰湿阻络。心率45次/分,心音低钝,心律规整,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,偶发房性早搏。
心阳不足心悸痰湿阻络脉弦滑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男性,主诉胸闷、心悸,病程较长,伴有头晕气短、疲乏无力、畏寒肢冷、大便秘结。舌质嫩红,苔薄白,脉象迟缓无力。中医诊断为迟脉症,证属心阳不足,心阴虚弱,气血阴阳两虚。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,久病伤阴,致阴阳两虚。
心阳不足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阴虚弱气血双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2岁,男性。主诉突发胸痛3小时,活动后胸闷、胸痛,头晕,气短,乏力,汗出,怕冷,面色晦黯,焦虑,眠欠佳,大便干。舌质紫黯有瘀斑,左寸脉弱,右脉细涩。中医病名属胸痹,证型为心气不足,胸阳不展,瘀血阻滞。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,瘀血阻滞。
心阳不足冠心病心气不足瘀血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产后全身浮肿2个月,29岁女性。主诉为产后全身浮肿。风湿性心脏病病史,分娩后出现双下肢浮肿,逐渐加重波及全身,伴心悸、胸闷、气短、尿少、乏力。唇口紫绀,颈静脉充盈,腹大如怀胎十月,双下肢高度浮肿,舌质紫暗,苔白滑,脉结代。中医诊断为阴水,心肾阳衰,水瘀互结。
心源性水肿心肾阳衰水瘀互结心悸气短
查看详情 →
54岁男性,心悸气短,胸闷刺痛,头晕神疲,全身浮肿,形寒肢冷,心前区憋闷刺痛,小便短少,病程6年余。心阳不足,血脉阻滞。面色苍白,舌淡胖有齿痕,脉沉迟。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,心率42次/分钟。
心阳不足血脉阻滞心悸气短胸闷刺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、气促、怔忡、胸闷如窒、刺痛、咳喘、痰中带血、足肿。病程6年。中医病名心痹,证型心脉瘀阻。病因风寒湿邪侵入经脉,病机痹闭不利。望诊两颧紫红,舌质紫暗,舌下瘀筋粗黑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心悸、气促、胸闷、咳喘、痰血、足肿。切诊脉见结代。
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脉瘀阻阳虚阴血暗耗
查看详情 →
余某,53岁,男性。主诉心动过缓,精神不振,头晕乏力,畏寒,志趣消沉。病程3年。中医诊断迟脉症。证属少阴心阳不足,寒邪乘虚外袭。舌澹红苔薄白,脉转弱缓。舌转嫩红,苔仍薄白,脉转弱缓。舌红苔薄,脉象弦兼弱。
心阳不足心动过缓寒邪外袭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53岁,便血反复发作6年,伴左下腹疼痛、腹泻,病程2月。溃疡性结肠炎,气虚统血无权。面色苍白无华,舌澹胖、边有齿痕,脉沉细弱结。心悸、自汗、纳差神疲,冠心病史8年,频发室性早搏,ST-T段改变。
心阳不足便血气虚统血无权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8岁。胸部憋闷,心慌气短,心绞痛,痛时有恐惧感,被迫体位,连脖子也不敢移动。舌质澹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胸痹、真心痛。病因为心气心阳不足,气滞血瘀痰凝。
心阳不足冠心病胸痹真心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2岁,男性,主诉胸痛一年余,加重3个月。胸痛阵作,日发多次,伴汗出,活动后诱发,痛后神疲乏力,胸闷隐痛,脘痞噫气,纳谷欠馨,大便溏薄。面色偏黯,舌澹紫,苔澹黄浊腻,脉细滑。中医诊断为心胃同病,证属中阳不足,胸阳不振,血行瘀滞。病机为心阳不足,脾阳虚弱,痰瘀痹阻。
心阳不足胸痹脾阳不足血行瘀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1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下肢及全身性浮肿、腹胀、心慌气短、小便短少、大便数日不解。病程1年余。中医病名属心力衰竭。证型为阳气式微、气寒血瘀、浊水浸渍。病因病机为少阴寒化。望诊见面色晦滞黧暗,舌质胖大紫,舌下络脉怒张,苔白滑水湿。闻诊语音低微断续。问诊见体重80kg,曾有昏倒史。切诊见脉沉微而涩。
心阳不足慢性心力衰竭脾肾阳虚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58岁女性,发作性心慌胸闷9个月余,伴气短乏力、畏寒怕冷、纳差乏味、睡眠欠佳。素日劳累思虑过度,心情郁闷,嗜食辣甜,绝经6年。心率76次/min,律不齐,24h动态心电图示室早12400次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,证型为心脾气虚,瘀阻心脉型。病因病机为劳累过度,损伤心脾,气血乏源,气滞血瘀,痰湿内生。
心阳不足心脾两虚瘀阻心脉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