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,26岁,头痛头昏,全身不适,发热,四肢、胸背疼痛,病程约1月。多发性缩窄性大动脉炎,气瘀交搏,心阳帅血无权,脉沉微或无脉,舌澹紫苔白,巩膜瘀斑,睑下苍而不华。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,血压无法测出,咽部充血发红,心肺检查无异常,肝脾未触及,血沉加快,影像学检查无异常。
心阳不足无脉病血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女,55岁。心悸、胸闷、气短、乏力3年余,加重1个月,兼头晕。精神疲倦,面色萎黄,动则尤甚,纳差。舌质暗胖齿痕,边有瘀点,舌底络脉怒张,苔薄白润,脉迟缓兼代。胸痹,心阳不足,心脉瘀阻。
心阳不足心悸胸痹心脉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2岁。发作性心慌头晕,伴眼前发黑乏力,病程半年。心悸,心肾阳虚。畏寒肢冷,小便不利,神疲乏力,腰膝酸软。面色暗红,舌澹紫,苔白滑,脉弱。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,心动过缓,部分导联T波低平。
心悸心肾阳虚畏寒肢冷头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6岁。主诉幻想幻觉反复逐渐加重一年余。舌尖红,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诊断老年呆病。辨证心火上亢,气虚湿热,心阳不足,心神失养。舌红苔薄黄,脉小弦、细弦。病程一年余。
心阳不足老年呆病心火上亢气虚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女性。月经周期不准两年,停经三个月后又来潮,症状包括疲乏无力,气短,心前区隐痛,放射至后背,半身麻木,心烦,失眠,每日睡眠1~2小时,大便粘。有冠心病史。中医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,辨证为心脾两虚。舌质澹暗,脉象未提及。
绝经前后诸证心脾两虚心阳虚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0岁,男性。主诉心慌伴胸闷气短3个月余。心慌、胸闷气短,动则尤甚,头晕,面色苍白,形寒肢冷,舌胖大而澹,苔白,脉沉细。舌胖大而澹,苔白,脉沉细。心阳不足,鼓动无力。心阳不振。
心悸心阳不振阳气不足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4岁,主诉双眼视力下降3年,病程自11岁开始。主要症状为视力下降,伴心悸气短,神疲体倦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辨证为心阳不足证。舌澹苔白,脉细弱。
心阳不足近视舌澹苔白脉细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胸痹,动则气短,舌红脉濡软,间或见结代。中医病名胸痹,证型心气不充,气机着滞,致结瘀。望诊舌红,闻诊未提及,问诊动则气短,病程未明确。切诊脉濡软,间或结代。三诊后舌红脉弦,未见结代。
胸痹心气不足气滞络瘀心阴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7岁,女性。主诉为胸痛固定不移,形寒,四肢厥冷。病程为急性心肌梗死,病史中有淋雨受寒诱因。中医病名为胸痹心痛,证型为阴寒凝滞,心胸痹阻证。望诊见舌质澹紫,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胸痛、形寒、四肢厥冷及淋雨史。切诊见脉沉紧。
心阳不足急性心肌梗死寒凝心脉阴寒凝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诉包括冠心病、甲状腺功能低下、心胸憋闷、气短、心绞痛、面目唇暗、易感冒、畏寒、四末不温。病程多年。中医病名冠心病,证型心阳亏虚。病因病机为气虚日久导致心阳不足。望诊见舌体胖大有齿痕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心胸憋闷、气短、心绞痛、畏寒、四末不温。切诊见脉细缓无力,后脉沉,最终脉有力。
冠心病心阳亏虚气虚舌胖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1岁,主要症状为胸闷、心悸3年余,加重6个月。胸闷心悸,头晕乏力,盗汗,四肢厥冷,口干纳呆,腹胀腹泻,日3~4行,伴有里急后重。舌暗有瘀斑,苔白腻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心悸、泄泻。证型为心阳不足、脾肾阳虚。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,气血不畅,上扰心神。病程长,病情复杂,涉及心、脾、肾功能失调。
心阳不足脾肾阳虚湿热蕴结气血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5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、头晕、疲乏,病程1年余。中医病名属心悸范畴,证型为心阳不足,血虚寒厥。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,血脉寒凝,气血运行不畅。望诊见面白少华,舌淡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神疲少气,畏寒肢冷。切诊见脉细而结。
心阳不足心悸头晕疲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2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3年,反复发作,症状改善不明显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心阳不足,心血瘀阻,心失所养。望诊面色苍白,唇色不华,唇色紫暗,舌暗红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心悸伴乏力、多汗、食欲差、失眠、胸闷。切诊脉细缓。
心阳不足心悸心血瘀阻心失所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9岁,男性。主诉头晕、心悸、胸闷,病程8年。中医病名高血压病,证型心气不足,痰瘀阻滞,肝阳偏盛。舌嫩红稍暗、苔腻,脉弦滑。体形肥胖高大,血压230/136mmHg,眼底动脉硬化Ⅱ级,心电图示心肌劳损,左室电压稍高。病因病机包括痰湿内盛、心阳不足、心气虚、瘀血内生、肝阴不足、肝阳上亢。
高血压病心气不足痰瘀阻滞肝阳偏盛
查看详情 →
女,29岁,主诉为关节肿痛、心慌胸闷、头晕乏力、咳嗽、消瘦,病程十余年。中医病名心痹,证型为心脉瘀阻,阳气无力鼓动血脉,营阴亏乏。望诊见面唇紫黯,舌边有瘀点,苔薄无津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心悸喘促、胸痛、汗出肢冷、干咳、声音嘶哑、食少、腹胀便溏、下肢微肿。切诊脉沉细而促。
心阳不足心痹心脉瘀阻营阴亏乏
查看详情 →
周某,女,16岁,心悸、胸闷月余,气短乏力,面色萎黄,精神倦怠,食少无味,寐差多梦,惊悸易醒,大便干,2~3日一行,量少,舌质澹,舌苔薄白,舌边齿痕,脉细弦稍滑,证属气血亏虚,心脉不畅,兼见痰浊内痹心阳,脉细弦滑而结,舌质澹,苔薄白。
心阳不足心悸气血亏虚痰浊内痹
查看详情 →
女,49岁,胸闷、气短、心悸、全身浮肿、畏寒肢冷、全身疼痛、咳吐清痰、纳呆乏力、小便短少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滑,脉迟紧。胸痹,心悸。寒邪阻络,经脉瘀阻,血液泣滞,水湿内停。胸脘闷痛,恶心欲呕,咳吐粘痰,遇冷加重,舌体胖大,边有齿印,苔白滑厚腻,脉迟滑。
心阳不足胸痹心悸寒痰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8岁,男性。主诉胸闷痛近10年,近月加重,心绞痛1~2次/日,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,伴头晕、睡眠差、左手三指麻木、畏冷腿软。舌胖暗苔白,脉沉弦尺弱。中医诊断胸痹(心肾虚)。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,心阳失煦,血瘀痰阻,脾阳虚运化失司。
胸痹心肾虚血瘀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6岁。主诉心悸气喘,动则加重,静则轻,喘甚胸中闭塞,咽中如炙脔,心烦躁。病程三年。舌澹红,苔薄黄。面色萎黄,两颧如胭脂。彩超示三尖瓣闭锁不全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属痰阻气滞,病机为痰浊内蕴,气机阻滞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两颧红。舌象澹红,苔薄黄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心悸、气喘、咽中炙脔、心烦躁。切诊未提脉象。
心阳不足心悸气喘咽中炙脔痰气交阻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40岁,主诉心悸、气短、胸闷、憋气、咳嗽、咯血、下肢水肿,病程8年,近一个月加重。舌质胖暗苔白,脉细弱结代,心律不齐,心尖部双期杂音,心房颤动,T波改变。中医病名属心悸,证型为心气虚、心阴耗损、心阳不足,病因病机为心气虚致肺脾肾俱虚,脾失健运,血瘀肺络。
心阳不足风湿性心脏病心气虚心阴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