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岁男性,主诉喘息、恶寒、发热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为外感内热。面色未描述,舌象未描述,声音未描述,气味未描述,症状描述包括自汗、心悸、头痛、食欲不振、口干、便秘,脉象数脉。
外感内热喘息心悸头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面黑形瘦,年三十余。鼻衄,发热恶寒,消谷善饥,疲倦,自汗,呕血。脉细且数,约有六至。鼻衄。肾寒脾虚。肾寒则蛰藏失职,虚火上逆,迫血妄行。面色晦暗,舌象未提及。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。症状包括鼻衄、发热、恶寒、消谷善饥、疲倦、自汗、呕血。脉细数。
鼻衄脾虚肾寒虚火上逆
查看详情 →
女,37岁,苔中光,发热汗泄,汗后恶寒,头胀鼻鸣,口渴不欲饮,面色㿠白,舌苔中光,脉浮细,阴亏之体感受风邪,太阳中风兼阴亏之证
太阳中风阴亏表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5岁。病程长期,自1958年起出现足部冻伤后隐痛,1962年起间歇性跛行,足趾发紫、发冷、苍白,肢端动脉痉挛,1965年左足趾溃烂,近半年疼痛剧烈,影响睡眠。诊见两下肢肌肉萎缩,皮肤温度减低,汗毛脱落,趾甲变厚,足背动脉搏动消失,左足趾溃烂,脓水多,肿胀蔓延,左手示指干性坏死,两侧桡动脉搏动减弱。白细胞升高,脓液培养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。中医病名脉痹,证型寒湿郁久化热,火毒内蕴,气血凝滞。望诊见皮肤温度低,舌红,苔薄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疼痛剧烈,夜间加重。切诊见脉细数,桡动脉搏动微弱。
脱疽寒湿化热火毒气血凝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6岁。主诉气急、双下肢水肿。病程8年。风湿性心脏病,瓣膜联合病变,房颤,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,心功能不全Ⅲ度,心源性肝硬化。面色苍白,舌淡胖有齿痕,脉数。心脏听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Ⅲ级,心律不齐,心率110次/分。双下肢凹陷性水肿。左半肢体不灵活,考虑脑血栓形成。心阳不振,肺脾肾阳气不足,中焦运化失司,气血亏损,血瘀阻络,络脉不通。
风湿性心脏病心阳不振脾肾阳虚气血亏损
查看详情 →
近三十岁,主要症状为秋间脾枢左右发痛,延及膝骨干,昼静夜剧,痛处恶寒,或渴或不渴,或痞或不痞。左脉弦大颇实,右脉数大,小便数而短。中医病名为痹证,证型属饮食痰积在太阴经,病因病机为痰湿内阻,气血运行不畅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包括治疗经历及症状演变。
饮食痰积太阴经阻痛处恶寒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女,59岁,心悸,病程1年,发作频繁,每日均有房颤,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,心室率120次/分左右,夜间发作,伴心悸、气短、憋气、咽干,舌质暗红苔薄黄,脉细弦,发病时脉涩而数,中医诊断心悸,证型心阴血虚,血脉瘀阻,瘀而化热。
心悸心阴血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女性,主诉心慌气短间断性发作2年,加重1月。心悸,阴虚内热证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病程2年,病位在心,涉及肾,属虚证。病因病机为肾阴亏虚,不能上济于心,心阴亏虚,心火独亢,心主血脉及神明功能失调。语言不利,小便频数。
心悸心肾阴虚内热房颤
查看详情 →
男,65岁,心动过缓,阵发心率快至180次/分,病程2个月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(慢-快综合征)。心肾阴阳俱虚,血脉瘀阻,瘀而化热。舌质暗红碎裂,苔薄黄,脉迟,心悸发作时脉为疾脉。自觉症状包括阵发心悸、气短、乏力、胸闷、胸痛、腰膝酸软、头晕目眩、怕冷、肢凉。
心肾阴阳俱虚血脉瘀阻瘀郁化热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气短、胸闷、乏力、口干、大便干。病程近3个月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心气阴虚,血脉瘀阻,瘀而化热。舌质暗红苔薄黄,脉细数。
心气阴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4岁,女性,主诉心慌、胸闷、气短反复发作8年余,近1年加重,发作时胸骨后灼痛伴全身刺痛,活动后加重。舌苔薄白,脉弦数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属痰热蕴结。病因病机为痰热阻滞胸脘,气血运行不畅,经气不利,见全身疼痛不适,刺痛为血瘀之象。舌象薄白,脉象弦数。
冠心病痰热壅结气滞血瘀胸痹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女性。主诉阵发心悸3年,加重3个月。心悸阵作,脉有间歇,乏力,气短,多汗,睡眠不实,纳少,大便易干。舌红暗碎裂苔薄黄。脉涩兼数,促脉。中医诊断心悸。辨证心阴血虚,血脉瘀阻,瘀而化热。
心悸心阴血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
查看详情 →
裴氏,脉数而涩,腹痛呕吐。脉象数而涩,腹痛呕吐。舌苔白腻,脉象数而涩。腹痛呕吐,脉数而涩。
腹痛呕吐气机格拒痧秽
查看详情 →
六十余岁,唇欠目剳,手搐身摇,面色红白不时,遍身热火攻刺,心中昏闷,四肢浮肿硬坚,六脉俱数八至,按之中沉则滑而实,肝、肾二脉洪大而虚,风火摇动,阴虚阳亢
肝阳上亢肾阴虚风火扰动四肢浮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0岁,男性。主诉血小板减少6个月。现症时有手足心热。舌红体大、苔薄白。脉虚数。血小板计数30×10⁹/升。诊断虚损性血证(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)。病程6个月。
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火旺精气亏虚
查看详情 →
9岁女性患者,发热3天,体温39℃以上,咽部红痛,舌色红紫起刺,状若杨梅,身发丹色痧粒疹点,胸背较密,四肢较疏,少腹隐痛,口渴,溲浊,脉数而滑。诊断为丹痧,病因病机为初感丹痧热毒,伏邪新感,邪在气分,将有入营之势。舌红紫起刺,脉数而滑。
丹痧温毒胃阴虚热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7岁。主诉心悸、胸闷、气短,心率常在90~100次/分,活动时达120次/分。病程1个月。中医诊断为心悸。证型为心脾不足,湿停阻脉,瘀而化热。舌质暗红,苔厚腻、黄白相间,脉数细弦。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。患者有糖尿病病史5年。
心悸心脾不足湿热阻脉瘀而化热
查看详情 →
女,54岁,心悸、气短2个多月。心悸。心阴血虚,血脉瘀阻,瘀而化热。面色淡白,舌暗红苔薄黄,脉涩兼数。心电图示不纯性心房扑动。
心悸气阴血虚血脉瘀阻瘀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久泻二年,病程较长。主要症状为泄泻,泄时多,不泄时少。脉象大而空,浮取甚劲,六至。证属虚寒,兼有湿热之象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。声音与气味未提及。问诊显示过饮得病,泄时血与水参,倾出皆红。脉象分析认为属紧脉,非数脉。病机为脾胃虚寒,小肠寒而便血,正气难复。
久泻脾胃虚寒肝肾阴虚中气下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脾虚留湿,湿痰阻肺。久咳不已,咳而浮肿。脉弦数。面色萎黄,舌苔白腻。咳而浮肿,水湿内蕴。脾虚不运,留湿酿痰,痰郁化热。
咳嗽脾虚湿痰阻肺咳而浮肿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