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男性,45岁。主诉腰部酸痛3年,伴阳痿早泄、头晕目眩、精神疲倦。病程3年,遇劳加重,休息减轻。脉象沉细无力,舌苔白,舌质澹。中医诊断为肾阳虚证,病因病机为房事不节,肾精亏虚,阳气不足。望诊见舌苔白,舌质澹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腰痛、阳痿、头晕、精神疲倦。切诊脉象沉细无力。
肾阳虚腰痛阳痿早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经闭六十余日,服酒粉后出现腹痛、晕厥、牙关紧闭、口有痰涎、手足搐搦。脉象浮洪滑数,筋惕。中医诊断为厥证,属气闭证,病因因服酒粉致毒邪内闭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有经闭及服毒史。
经闭气闭痰涎搐搦
查看详情 →
72岁女性患者,反复心悸胸闷10余年,加重1周,夜寐不宁,口唇青黯,指端发凉。舌胖质暗、边有瘀斑,苔白微腻。脉促代。辨证为心阳衰竭。心悸病,证属心阳衰竭,病机为心阳内虚、心神无主、饮气相搏。
心阳衰竭心气不足心神不宁痰饮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头眩足软,如立舟中,咽干口燥,梦泄频频。中医病名属眩晕,证型为肾水亏虚,肝木亢盛,痰气结中。病因病机为水亏于下,火炎于上,清上实下为治则。望诊未提,闻诊未提,问诊见头眩、咽干、梦泄、中脘板闷、嗳气不舒、内热食少、肢抽肉润。切诊脉弦细,按之稍滑。
头眩足软咽干口燥梦泄频频肾水亏虚
查看详情 →
贾某,病程30天内晕厥20次,持续头晕,血压偏高。中医诊断为虚眩兼有相火。体质高大,舌嫩红、苔白,脉弦而尺寸俱弱。
虚眩相火血压偏高脉弦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6岁,主诉头晕、乏力、胸闷、心慌,病程1周。眩晕,证属痰浊上蒙,病因病机为饮食劳倦致脾损痰生,痰浊中阻,升降失司。舌质澹,苔白腻,脉弦滑。水平眼震(+),颈椎生理曲度变浅。血压178/90mmHg,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,血脂异常。
眩晕痰浊上蒙高血压脾虚
查看详情 →
22岁女性,月经来潮时因劳累过度致血崩晕厥。面色苍白,脉细弱,语声低怯,有暴脱之危。中医病名属崩漏,证型为血脱,病因病机为劳倦伤气,气脱血溢。舌象未提及,声音低怯,脉细弱。
血崩气虚血脱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8岁。面色苍白,面额汗出,神志不清,脉搏细弱,呼吸微弱,瞳孔散大,按压眶上神经反应消失。血压变化显著,卧位176/94毫米汞柱,站立108/76毫米汞柱,5分钟后148/88毫米汞柱,3天内反复测量,突然站立收缩压下降50~70毫米汞柱。既往有高血压及直立性低血压病史。直立性低血压诊断明确,体位变化为诱发因素。
右桡骨骨折直立性低血压高血压
查看详情 →
程,厥邪热深,阴虚热炽,心热晕厥。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阴虚内热,肝阳上亢,热邪内扰心神。
心热晕厥阴虚热炽肝阳上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3岁,男性。主诉为1年前晨起排尿时突然昏倒,醒后恢复,共发作27次。中医诊断为厥证,证属脾肾亏虚,气机失调。舌淡,苔薄白,脉沉细。
厥证脾肾亏虚气机失调心脾肾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近五旬,头风害目,头疼日寝加剧,两目生翳,视物不明,脑疼彻目,牙疼彻脑,眩晕。左部洪长有力。肝胆之火挟气血上冲脑部,脑中血管膨胀作疼,目系连脑,目疼生翳,眩晕。病因属肝胆之火,挟气血上冲。
脑充血肝胆火盛气血上冲头痛目痛
查看详情 →
女,62岁,眩晕10余年,加重3天,晕厥,右上、下肢瘫痪,语言不利,发作2次,过后全身乏力,左半边头痛。舌质紫暗,苔白腻,脉弦滑。中医病名中风病(中经络),证型肝气不足,气不帅血,血不荣脑,筋脉失养。病因病机素有肝气不足,郁怒不解,疏泄失调。
中风病肝气不足血不荣脑筋脉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6岁,男性。主诉头晕间作3年余,伴咳嗽、咳痰1月,加重1日。中医诊断为痰瘀互阻风眩(高血压者)。舌暗红,舌体胖大边有齿痕,舌苔薄白腻。脉弦滑。病程较长,既有高血压病史,兼有痰瘀互阻之机。
高血压痰瘀互阻脾虚湿聚风痰上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男性。主诉头晕宿疾,因遇惊恐后突然昏倒,心慌惊惕,头晕加重,近3日食后腹胀胃痛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大惊卒恐扰乱神明,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。病因病机为惊恐伤神,脾虚气弱,肝风上逆。
头晕惊惕脾胃虚弱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69岁男性,眩晕消瘦1年余。证属痰瘀内阻,清阳失荣。面色晦暗,舌苔薄,脉细。体位性眩晕,形体消瘦,夜寐不安,食欲不振,心动过缓,舌黯澹,苔白腻。
眩晕消瘦肝肾虚痰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29岁,痛经12年未愈,经量时多时少,有血块,伴恶心呕吐,出冷汗,甚时晕厥,月经后期7~20天,7天净,带下量多色白质稠,怕冷,纳少,夜尿频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病名:痛经,证型:寒凝血瘀,病因病机:寒邪内侵,血行不畅。
痛经血瘀气滞寒凝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病情持续九日,主诉伤寒危重,意识丧失,口鼻无气,面色青黯,口噤目闭,手撤,唇色紫黑。脉两尺尚在。中医病名为伤寒,证型属肾虚,病因病机为阴虚寒邪内侵,肾元之气被寒冰所伏,气精俱虚。舌象未提,声音气味未述,病史提及误服白虎汤。
伤寒肾虚误服白虎
查看详情 →
30岁女性,低热1月余,体温37.0℃~37.8℃,头眩乏力,面色无华,皮肤干燥,关节疼痛,月经量多色黯。血虚发热,面色苍白,舌淡,脉细无力。血虚失于濡养,阴不维阳,阳气外浮而发热。病史有流产、缺铁性贫血、月经先期、脱发、爪甲不荣。
血虚发热产后崩漏月经先期关节疼痛
查看详情 →
女,27岁,产后20天,头痛半个月,恶露未尽,唇淡,颜面虚浮,左腮微肿,病及左项,曾晕厥2次。舌淡苔白,脉沉无力。中医病名:头痛。证型:血虚气弱。病因病机:血虚脑髓失养,血虚心失所养。望诊:唇淡,颜面虚浮,舌淡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头痛,恶露未尽,左腮微肿,病及左项,曾晕厥。切诊:脉沉无力。
产后头痛血虚气弱恶露未尽唇淡
查看详情 →
女,28岁,痛经10余年,月经干净第6天开始腹痛,阴道牵引小腹抽痛,持续至下次月经来潮,伴大便溏泻、恶心呕吐、心烦、失眠、严重时晕厥、月经下血块。苔薄白,脉沉细弱。中医病名:痛经,证型:厥阴经病,病因病机:可能与厥阴经功能失调有关。
痛经肝气郁结脾虚阴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