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要症状为痢疾严重,日泻百数十行,小产出血,晕厥一次。病程长短未提及。中医病名为痢疾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为痢疾夹虚夹小产。脉象微弱中兼劲数艰涩。
晕厥痢疾虚证小产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68岁,男性。主诉晕厥6~7次,每次持续3~5秒,无抽搐、口吐白沫,醒后无后遗症。心悸、短气、乏力、腹胀、嗳气。苔白有裂纹,舌淡边有齿痕,脉小弦沉取无力。中医诊断心厥,证属心阳不振、气滞血瘀,病机为阴不济阳,阴阳之气不相顺接。
心厥心阳不振气滞血阴不济阳
查看详情 →
程,晕厥频发,发时微笑,疚目赤,病程未明,中医病名属眩晕,证型为心肝两经之火,挟痰弥漫,正气渐亏,面色未提,舌象未提,声音未提,气味未提,症状描述包括晕厥、微笑、疚目赤,病史提示正气渐亏,脉象未提。
晕厥频发心肝火旺痰迷心窍正气渐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、全身窜动2年多。症状包括胸满、心悸、晕厥、疲乏无力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头晕头痛、全身气窜、咽喉憋胀。舌苔白,脉弦。辨证为痰郁气结,郁而化风;肝气不舒,上火下寒,痰饮阻滞;气阴两虚,痰饮阻滞;肝肾阴虚,肝火郁炽。四诊信息包括舌苔白、脉弦、脉沉弦、脉弦紧、脉沉缓、脉左弦右沉缓、脉沉弦细。
郁证痰郁气结肝气不舒肝经郁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要症状包括晕厥、吐痰、口渴、五更倒饱、肠鸣腹疼泄泻、小水短涩、咳嗽。中医病名为眩晕,证型属肝火为患。病因病机为肝火为患,痰因火动,中焦痰积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显示症状多样,切诊脉象两寸濡弱,两关滑大。
晕厥肝火为患痰积五更倒饱
查看详情 →
三十六岁,反复晕厥,伴冷汗、心内掣跳、耳无所闻、目无所见、肾囊冷若铁石。面色皖白而青黄,六脉浮大而搏指,足冷过膝,短气如哮,汗湿如雨。阳虚之极,病机为阳气衰微,清阳不升,阴寒内盛。
晕厥阳虚肾囊冷自汗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9岁,男性。主诉间断咳嗽伴晕厥2周。形体偏胖,吸烟史20余年。左下肺斑片状高密度影,左侧侧脑室旁腔隙性脑梗死。咳嗽性晕厥,刺激性咳嗽,偶有晕厥发作。舌淡红、苔白,脉细。证属湿滞三焦,肺失宣肃。咳嗽伴晕厥,肺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,肺部感染,腔隙性脑梗死。
咳嗽晕厥综合征肺失宣肃湿滞三焦舌淡红
查看详情 →
16岁男性,主诉心悸、气短、胸部憋闷,病程2月。中医病名病毒性心肌炎,证型心气虚。舌质胖嫩、舌苔白滑,脉象沉迟无力。
病毒性心肌炎心气虚自汗胸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左体虚素亏,头痛颇甚,肝邪犯胃致呕恶,汗泄过多。舌苔糙腻。左脉细弦,右关浮滑。中医病名属头痛,证型为肝阳上越,病因病机为外风引动内风,肝阳上越。望诊见舌苔糙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头痛、呕恶、汗泄,切诊见左脉细弦,右关浮滑。
头痛呕恶肝阳上越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32岁男性,主诉心动过缓病史15年,头晕间作1年,伴晕厥发作1次。中医辨证心阳亏虚,瘀血内阻。头晕,头痛,活动后气喘、乏力。舌淡黯,有瘀点瘀斑,苔薄白,脉迟。
心动过缓厥证心阳亏虚瘀血内阻
查看详情 →
48岁男性,咳喘胸闷10个月,倦怠乏力心悸5个月。中医病名:咳嗽、喘、怔忡、虚损。证型:心肺气阴两虚,余邪羁留,湿饮内生,血脉阻滞。面色苍白,手足湿凉,舌淡苔薄。脉数,心率快。胸闷气短,心悸,活动后加剧,夜卧需2个枕头,轻度咳喘,少痰或无痰,自汗,不喜热,食后腹胀,食欲下降。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,心率112次/分,奔马律,收缩期杂音。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腔扩大,EF低于20%。心肌轻度间质性纤维化。
心肺气阴两虚余邪羁留湿饮内生血脉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面色苍白,体型偏长,情绪抑郁,产后晕厥。产后血晕。阳虚。面色苍白,舌象未提及。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。症状包括晕厥、情绪抑郁,病程未明确。产时失血,气血亏虚,阳气脱失,心神脑窍失养。脉象未提及。
产后血晕气血亏虚阳气脱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。月经紊乱7年,经期前后不定,量多或少,伴闭经。经前经中少腹剧痛,曾有晕厥。形体丰腴,面色苍白,神情疲惫。舌体淡红,舌边尖红,苔薄白,脉细。诊断为无排卵型功血,肝肾亏损,虚瘀挟杂,冲任失调。
月经紊乱肝肾亏虚虚瘀挟杂冲任不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头晕2个月。中医病名眩晕,证属肝阳上亢。病因病机为长期劳倦过度,心肝气郁,化火炼液为痰,肝阳夹痰上扰。体征见血压150/95mmHg,甘油三酯6.36mmol/L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眩晕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高血压
查看详情 →
20岁男性,间断性晕厥2天。颈部强直,呈强迫颈位。舌象正常,脉沉弦。诊断为晕厥(颈动脉窦症候群)。病程2天,症状为颈部不能运动,头前倾后仰即晕厥,持续3~5分钟自行缓解。
晕厥颈动脉窦症候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6岁,女性,主诉胸闷憋气、心悸、头晕、神疲乏力10个月,伴自汗、夜寐欠安,自测最慢心率37次/分,曾发生晕厥。中医辨证为心气不足,心阴虚损。舌淡,脉迟。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,伴ST—T改变。病机为心气不足,心阴虚损。
心悸心气不足心阴虚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牙痛,伴有晕厥、腮部红肿、恶寒、寝食废止。病程较短。中医病名牙痛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可能为外感风热或热毒壅盛。望诊见腮部红肿,舌象未提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晕厥、恶寒、寝食废止。切诊脉象未提。
牙痛腮部红肿恶寒
查看详情 →
17岁女性,经期腹痛5年,经期腹痛伴血块,经量经色正常,带下清稀量多,四末不温,怕冷,纳可,大便干稀不调,痛甚则晕厥。舌体胖,舌边齿痕,苔白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痛经,证属寒凝血瘀。病因病机为寒邪客于冲任,寒主收引、凝涩,瘀血搏结,气血凝滞,不通则痛。
痛经寒凝血瘀小腹冷凉得温痛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、气短、汗出肢冷、夜间憋醒、咳喘、纳少、尿少、下肢浮肿。舌暗胖、苔白,脉沉细涩。中医病名属心系疾病,证型为脾肾阳虚,心脉瘀滞。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,水气上泛,凌心射肺,心血不足。
心肌梗死心脉瘀滞脾肾阳虚心律失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男性。主诉头痛、鼻塞流清涕、咳嗽、恶寒无汗、四肢酸疼,病程3天。中医诊断为风寒感冒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,寒邪束表,肺气不宣,阳气被郁,毛窍闭塞。舌苔薄白,脉象浮紧。
风寒感冒寒邪束表肺气不宣阳气被郁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