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岁女性,呕吐频作,口干唇红,面色黄滞,神疲无力,不思纳谷,小便黄浑,大便味臭,脘满腹胀,苔干腻,脉滑而数。食积证,素嗜香燥炙煿之品,湿热内蕴,胃降失和,食积之火上冲,通降失司。
食积证湿热内蕴胃降失和呕吐
查看详情 →
杨某,52岁,咳嗽反复3个月,痰黄黏稠,咳引胸痛,咳剧则呕吐涎沫清水黏液。面色萎黄,舌苔白厚底绛,脉浮弦滑数。诊断为痰饮内阻,风温外袭。舌象白厚底绛,脉浮弦滑数。
咳嗽痰饮内阻风温外袭痰黄黏稠
查看详情 →
男,29岁,头前额部及顶部闷痛2月余,加重1周,伴头晕昏蒙、胸脘满闷、纳呆呕恶、心烦、口苦、目眩。舌质偏红,苔黄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痰热中阻证。
头痛痰热中阻胸闷口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。夙有糖尿病,因肝炎未治演为肝硬化,腹水,肿胀如鼓,足部伤口溃烂流水不止。糖尿病表现为口干咽燥,阴虚燥热;肝硬化表现为肝阴已损;胃痛表现为肝气凌脾;腹胀表现为水气潴留,肾衰欲竭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糖尿病肝硬化阴虚水气潴留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8岁,男性。主诉胁胀脘痛、胸闷、心悸、脘痞、嗳气。病程一年多。中医病名心肌缺血,证型肝郁气滞,心血瘀阻。舌苔薄黄,脉弦而结止。
心肌缺血肝郁气滞心血瘀阻胁胀脘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3岁,女性。主诉胸痛、胸闷、气短、心悸3月。现病史示四肢末端冷而不温、动则汗出、头昏目眩。舌象暗红、苔薄白,脉象沉滑。中医诊断惊悸,辨证心阳不足。四诊显示舌暗红、苔薄白,脉沉滑。
冠心病心阳不足痰饮瘀血心悸
查看详情 →
8岁男童,面目水肿,恶心呕吐,头晕,纳差,咽痛,尿少色赤,舌红苔薄黄,脉弦滑,面色不华,体温正常,血压偏高,尿蛋白阳性,白细胞及红细胞增多,颗粒管型存在,尿素氮升高。中医诊断风水,证型风热犯肺,湿热内蕴,病机风热湿邪影响肺脾水液代谢,邪陷心肝。
急性肾炎风水风热犯肺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0岁,男性。主诉发作性头晕10年,胸闷不适30余年。中医诊断眩晕、胸痹、尿频。证属阴虚阳亢,痰瘀阻络型。望诊见舌体胖大,舌暗尖红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夜尿频,眠差,曾有心肌缺血病史,喜嗜烟酒。切诊见脉弦细数。
眩晕胸痹夜尿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9岁。主诉胃脘部疼痛、梗阻感、烧灼痛,伴胸闷、呃逆、全身麻木至头巅顶,寐欠安。病程近1周。中医诊断为郁热血瘀之胃痛,辨证为肝胃郁热,气滞血瘀。舌质澹红,边有齿痕,苔薄黄;脉弦。既往有高血压病、颈椎病、腰椎病史。二诊时症状减轻,仍感胃脘灼热、嗳气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。
胃痛肝胃郁热气滞血瘀胃失和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女性,突发头晕目眩、头痛如破、左侧肢体强直、神志不清。高血压病史5年,血压波动。中医诊断为出血性中风,络损血溢证。面色青黄少华,神志不清,言语不能,呼吸气粗,大便偏溏。脉象未提。
脑出血络损血溢高血压心烦易怒
查看详情 →
女,33岁。主诉经行腹痛7年伴未避孕3年未孕。月经周期32天,经期6天,量中,色暗红,血块多,伴经行第1天小腹疼痛,痛及肛门、腰骶部,血块下后痛减。舌紫暗、苔薄腻,见瘀点,边有齿印。脉细弦。中医诊断痛经、癥瘕、断绪。证属肾虚血瘀、痰湿内蕴。妇科检查见后穹隆紫兰色结节,左侧附件区包块,阴道超声提示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。既往有卵巢巧克力囊肿手术史及人工流产史。
痛经肾虚血瘀痰湿内蕴
查看详情 →
男,51岁,胃脘疼痛连及两胁,腹胀,食少纳呆,舌淡苔白腻,脉沉弦,脾胃气滞。
胃痛胁痛腹胀食少纳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2岁,男性。主诉为大便溏,伴肠鸣,腹中痞满,病程3个月。中医病名为便溏,证型为水热互结。舌苔黄厚腻,脉滑。病程中舌象转为薄黄腻,脉象仍滑。病机属水热互结,影响脾胃运化功能。
便溏肠鸣腹痞水热互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5岁,女性。主诉咳逆上气,痰黄稠难咯,不能平卧,喉间痰鸣,面红,口燥,苔厚腻,脉右洪弦、左弦细。痰饮病史十余年,遇劳遇寒易发。病因为感寒引动宿痰,误服人参致气郁化火炼液为痰,痰火内盛,上扰心神。舌象厚腻,脉象右洪弦、左弦细。
痰饮病痰火内盛心神扰乱气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9岁。主诉中风不语,口歪,语言不清,右半身不遂,心烦不眠,右半身不用,下肢痛,口干思饮,小便多而黄,大便干燥。血压170/100毫米汞柱。舌苔白厚中间带黑,脉寸关弦,尺脉弱。辨证为下虚阳亢,血络壅阻,心脑失养,郁而生热。舌象白厚中间带黑,脉寸关弦,尺脉弱。
中风后遗症下虚阳亢血络壅阻心脑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7岁,女性。发作性意识障碍、抽搐12年,恶心、呕吐2个月。意识障碍发作每月1次,持续3~5分钟,经治疗后发作停止,后又反复。现症见恶心呕吐、头晕头痛、口干发黏、痰涎多、纳食不甘、心慌失眠、大便偏干、经行腹痛。舌暗红,苔薄白,脉弦滑。辨证为痰湿内停,胃失和降,肝风上扰。
癫证痰湿内停胃失和降肝风上扰
查看详情 →
71岁男性,神疲乏力1年余,加重4个月伴肤痒、恶心。关格,气血亏虚,血脉瘀阻,浊毒内留。面色萎黄,舌淡紫,脉沉涩。尿蛋白(++),红细胞满视野,血肌酐升高,尿素氮升高,IgA肾病(Lee分级Ⅲ级),肾小管—间质损害。
气血亏虚血脉瘀阻浊毒内留关格
查看详情 →
女,19岁,口干,间断发热2个月,口黏口干喜凉饮,眼干涩,时鼻衄,五心烦热,汗少,大便稀溏,月经正常,舌红苔黄腻,脉沉弦,舌质红苔白腻,脉沉弦滑,舌质红舌体瘦小苔薄黄腻,脉沉弦,干燥综合征,肺间质病变,外感内热,津伤阴虚,肺热壅盛,痰热互结,脾虚湿盛,阴虚内热,肺络痹阻。
干燥综合征肺间质病变口干眼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面赤,手凉,血压180度。猝然跌倒,口眼歪斜,神识不清。头痛而晕,喉中痰声咯咯,右半身动转不遂,大便不下三日。神识清,语言不利,头痛而晕,右半身动转不遂,大便不下。血压下降,大便已通。头部痛晕,右半身疼痛,口眼歪斜。头晕,右臂抬举渐高,右腿不甚利。血压145度弱。中医病名属中风,证型属肝阳上亢,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,风痰阻络。面色赤,舌象未提。声音未提,气味未提。症状描述包括神识不清、语言不利、头痛而晕、喉中痰声、右半身动转不遂、大便不下。脉象未提。
高血压脑出血肝阳上亢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神志酣睡神煳,手足瘫痪失用,便秘五日未行,语言不清,舌謇不灵,苔腻,脉滑数,血压高至200/140mmHg。中风痰瘀交阻之证。面色晦暗,舌苔腻,脉滑数。神志异常,语言障碍,肢体瘫痪,便秘,高血压。
中风痰瘀交阻便秘血压高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