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41岁。主诉心悸反复发作4年。病程较长,活动后心悸多发,伴胸闷、口干喜饮、夜间口苦、大便偏溏。舌质紫黯,苔少,脉细促不齐。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,兼夹瘀阻。病因病机为气虚不能养心,阴虚不能上承,气虚血瘀,脉络瘀滞。
气阴两虚瘀阻心悸舌紫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老年,偏头痛,目无所见,心悸少眠,大便艰燥,苔薄,脉虚弦。中医病名属头痛,证型为肝阳上亢,病因病机为血虚肝旺,阴不制阳,水不涵木。望诊见舌苔薄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症状包括偏头痛、目无所见、心悸少眠、大便艰燥,切诊见脉虚弦。
偏头痛目无所见心悸少眠大便艰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女性,妊娠3个月,腹中隐痛,少腹胀满,阴道下血,色泽鲜红,五心烦热,头痛头胀,腰酸肢软,急躁易怒,鼻衄频作。舌红少苔,脉细弦而数,两尺弱。辨证为气阴两虚,肝肾不足,冲任不固,虚热上扰。舌象两颧嫩红如妆,口唇殷红干燥,脉细弦而数。血压165/105mmHg。后期出现胎动不安,阴道流血减少,脘闷腹胀,呕恶不适,肢体困倦,神疲乏力,睡眠不安,大便溏薄。舌转淡红、苔薄腻,脉细弦。最终诊断为肺燥阴伤,血不养心。
先兆子痫气阳上亢肝肾不足阴虚火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2岁,女性,主诉大量饮水、小便增多、头晕心悸、失眠多梦、体质消瘦、月经后延、白带增多。慢性病容,形体消瘦,面颧发红,自觉头晕目旋,耳鸣听力减退,上肢发麻,手颤,胃脘轻度压痛,月经淋漓不断,白带多,阴道有气体排出。脉沉细无力,舌苔薄白而缺津。中医诊断为消渴,病机为久病体弱,心肾两虚,真阴亏耗,水火不相济,肾虚不能固摄。
消渴心肾两虚真阴亏耗肾阳衰微
查看详情 →
女,27岁。月经不调10年余,现月经3个月未行。体瘦,面色晦暗无泽,皮肤汗毛长,乳房不丰满。舌体瘦、色暗红,苔少,脉细。辨证为肝肾精血不足,血海不充,冲任不调之闭经。
闭经肝肾不足血海不充冲任不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血虚风动,头晕掉眩,筋惕肉。病程已深。中医诊断为血虚风动证。病因病机为血虚生风,风动上扰。望诊见面色无华,舌淡。闻诊无声息异常。问诊提示头晕、筋惕。切诊脉细弱。
血虚风动肝阳上亢筋惕肉眩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女性。主诉为头晕头疼,睡中呼喊,病程1年。症状包括经前情绪激动、暴怒、毁物自伤、不食不眠、便秘,月经量少色紫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滑而数。诊断为气郁化火,炼液成痰,痰火扰心。病因为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,化火生痰,痰火上扰心神。目眶青黑,目睛微红,白带量多气味秽恶,大便间日未行。脉弦滑而数。
气郁化火痰火扰心肝胆气逆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,女性。主诉心前区疼痛伴心悸20余年。病程20年,天冷、生气、劳累时发作频繁,持续3~5分钟可自行缓解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型为痰瘀互阻,肝气郁滞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周身疼痛、肿胀、颈部以上汗出明显、夜尿频、多眠、骑车及说话时即可入睡、打鼾、高血压。切诊见脉弦硬,舌质澹偏暗,苔白湿厚。
心肌缺血痰瘀互阻肝气郁滞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2岁,主诉汗出、汗后感冷、双颞侧阵发跳痛、口干、记忆力减退、大便溏薄、易紧张、心烦易怒、寐短多梦。舌苔薄腻,脉象尚可。辨证为肝失疏泄,冲任失养,阴阳失调。
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证肾气虚衰肝失疏泄
查看详情 →
58岁女性,原发性高血压15年,不易入睡,寐则梦多惊险,晨起活动时血压最高,晚上将卧时血压复升。舌质两边红赤、苔薄黄、舌下静脉怒张,脉弦涩。诊断为瘀阻络脉、心肝火旺致心神不安。病因为瘀阻络脉,病机为心肝火旺。
原发性高血压心肝火旺血瘀阻络痰瘀交阻
查看详情 →
48岁男性,神疲乏力,勃起困难,性生活质量下降,睡眠欠佳,病程2年。舌淡暗,苔薄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阳痿,证型肾精不足、心脾两虚。病程中因2型糖尿病阴虚及肾,痰瘀阻络,久服降糖药伤阳,致肾精不足,宗筋失养,思虑劳倦伤及心脾,心阴暗耗,神不守舍。
2型糖尿病肾精不足心脾两虚性功能障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女性。主诉为性情急躁、入眠较差,近1个月出现易长出气、善太息、思虑多、悲伤欲哭、入夜害怕、大便溏结不调。舌红,苔白腻满舌,脉滑数无力。中医诊断为多虑症,辨证为肝肾阴虚,肝气不舒,心神不宁。病程较长,情绪因素明显,病情反复,经调整治疗后症状改善。舌象为舌红苔白腻,脉象为滑数无力,后转为脉沉弦。
多虑症肝气郁滞痰火郁结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61岁。主诉胆小易惊,害怕关门,不愿出门见人,不欲说话,自卑自怜,夜间易惊醒。刻诊见自卑自怜,惊恐胆怯,头晕头重,口苦口黏,纳呆胃痞,白痰,大便干燥,舌正苔白薄腻,脉滑细弦。中医诊断为卑惵,证属心血不足,痰浊内阻,心气失养,滞碍神机。望诊见面部表情、眼神呆滞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性格内向,有惊吓史,精神受打击。切诊见脉滑细弦。
心气不足痰浊内阻心血亏虚神机滞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3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阵发性发作5年,加重1个月。心悸,后背沉重,喜蹲位,头晕眼冒金星,易出汗,恶风,下肢软无力,头脑昏蒙,不欲饮食,双足凉。舌澹苔白,脉沉细缓、结。中医诊断心悸,气血阴阳俱不足。病程5年,症状包括心悸、头晕、乏力、汗出、恶风、下肢无力、头脑昏蒙。舌象澹苔白,脉象沉细缓、结。
心悸气血阴阳俱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1岁。主诉全身乏力,手足麻木,腰酸,出汗多,心情烦躁,睡眠差。病程较长。舌澹红嫩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疲劳综合征。证型气阴两虚,热扰心神;阴血不足,血不养神,脉络失养,营卫不和;气血两虚,血不养脑;血虚生风,经脉失养,清阳不升;气血两虚,经脉失养,清阳不升。舌象澹红嫩或澹红,脉象沉细或沉细缓。
疲劳综合征气血两虚血不养神经脉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心慌、胸闷、心跳加速,脉快160~180次/分。病程自1934年发病,持续至今,发作频繁,伴有心烦、失眠、食欲欠佳、血压偏高。面色赭红乏泽,两目下发青,舌质澹红,苔白厚,气息短浅,脉濡细。中医诊断为心肾虚弱,痰瘀内阻。
心动过速心肾虚弱痰瘀内阻心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眩晕,心悸,胸痛。脉弦滑微数,舌苔薄净无华。眩晕、心悸、胸痛为主要症状。肝阳上亢,心肾不交,痰湿内蕴。面色无华,舌象薄净,脉弦滑。胸膺疼痛,肝阳渐平,心肾未交。
眩晕心悸胸痛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1岁。主诉后脑勺痛、口舌生疮、心烦乱易急怒、夜寐有梦、咽干、纳食少。舌苔黄腻,脉象细弦数。诊断为肝胆郁热。病程未明确。望诊见舌苔黄腻,闻诊无特殊描述,问诊见心烦、咽干、纳少,切诊见脉细弦数。二诊舌苔薄白,脉沉弦。三诊舌苔薄白,脉沉细。
肝胆郁热头痛口疮心烦易怒舌黄腻
查看详情 →
女,61岁,主诉食道癌术后20余年,中脘痞塞隐痛,嗳气,泛酸,大便干结,夜寐不酣,健忘,倦怠乏力。舌胖,苔薄,脉小弦。中医诊断为内科癌病,病机为心脾两虚,肝木乘土,肠失濡润。
食管癌术后心脾两虚肝木乘土胃阴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女性。主诉为经前情绪异常,表现为兴奋暴怒、毁物自伤、不食不眠、大便秘结,经后逐渐平静。病程半年。中医诊断为痰热郁阻型经行情志异常。证型为气郁化火,痰火扰心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,气郁化火,炼液成痰,痰火上扰心神。望诊见目眶青黑,目睛微红,舌质红,苔黄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情绪波动、睡眠障碍、饮食异常。切诊见脉弦滑而数。
经行情志异常气郁化火痰火扰心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