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65岁,男性。呃逆1周,音哑10天。呃逆频频,胸闷,胃痛,嗜烟酒。脉细、弦数,舌质红,尖边赤,苔黄腻,体胖大、边有齿痕。证属肝胃郁热、湿浊阻中之呃逆证。病因病机为饮酒伤胃,湿热阻中,郁热湿浊阻中,气逆而呃逆频频。
呃逆胃热湿浊阻中胸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烧心、吐酸水、胃隐痛,病程持续1年余,近1个月症状加重,伴纳呆、食即反出、头晕。舌红、苔白,脉弦数。中医病名为胃痛,证型属肝胃不和,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,肝气犯胃,气逆上冲。
胃痛烧心吐酸水纳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男性,主诉顽固性呃逆,病程3个月。主要症状为胃内气上冲,伴牛鸣状长声,力勐而壮,生气或进食后加重,食欲减退,大便干燥。精神苦闷,脉沉弦,舌苔薄白,边有齿痕。中医病名顽固性呃逆,证型属寒呃,病因病机为胃寒气逆。望诊见舌苔薄白,边有齿痕。闻诊未见异常。问诊见症状描述明确,病史3个月。切诊脉沉弦。
顽固性呃逆寒呃胃气上逆精神苦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0岁,主诉呃逆3天,病程半年。呃声响亮,时作时止,夜间加重,形瘦面红,口疮溲赤,少寐心烦。舌苔黄糙,脉细滑而数。中医诊断呃逆,辨证为胃火上逆,心火燔胃。
呃逆胃火上逆心火燔胃心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5岁,女性。呃逆频作,讲话中断,咽干口渴,唇暗红。呃逆持续时间短促。中医病名呃逆,证型胃虚有热。病因病机为胃虚有热。望诊唇暗红。闻诊未提。问诊呃逆频作,咽干口渴。切诊未提。
呃逆胃虚有热肝气郁结心下痞硬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6岁。主诉间歇性胃脘部疼痛3年,加重5天。现症包括胃脘胀痛、呃逆、反酸、烧心、纳差、疲乏无力。舌象舌尖红,苔白厚而腻。脉弦滑。中医诊断胃脘痛,证型为食滞气郁。病程3年,病机为食滞气郁,肝气郁结。
胃痛食滞气郁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36岁,女性,赤带淋漓,经前腹痛,病程未明。中医病名:赤带,证型:寒湿着于冲任,病因病机:寒热腹痛,冲任不调。舌澹苔净,脉弦。主诉:寒热腹痛,赤带淋漓,经前腹痛尤剧。问诊:经前痛甚,血欲行而气阻。闻诊:未提及。切诊:脉弦。四诊信息:舌象澹苔,脉弦。
寒湿着于冲任肝气郁滞胃寒吐酸外感寒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男性,主诉进食哽噎不顺,近月加重,食入即吐。现见形体消瘦,萎靡不振,身倦乏力,面色苍白,大便干燥,胸腹部胀闷,平素心情抑郁。舌质澹,苔白微腻,脉缓无力尺沉。中医诊断为噎膈,证型属痰湿阻隔食道、气机不降。病机为痰湿阻隔食道,气机不降。望诊见面色苍白,舌质澹,苔白微腻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吞咽困难,食入即吐,形体消瘦,萎靡不振,身倦乏力,大便干燥,胸腹部胀闷,平素心情抑郁。切诊见脉缓无力尺沉。
噎膈证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痰湿阻隔气机不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,男性,主诉间断呃逆半年。呃逆,肝胃不和,气逆痰阻。舌质红,苔厚,脉沉小滑偏数。面大,自感“内热”,伴烧心、多痰、失眠,排气减少,无明显腹胀。痰湿内盛,肝气不疏通,郁而化火,横克脾土,肝火扰心,肝脾不和,胃气上逆。
呃逆肝胃不和气逆痰阻痰湿内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0岁,男性。主诉呕吐已10余天,饭后即呕,吐出未消化食物,腹胀食少,胸闷短气,疲倦乏力。舌苔腻微黄,脉弦。中医诊断呕吐,证型为痰气内阻、肝胃不和。病因病机为痰饮内停,肝气犯胃,胃气上逆。
呕吐痰气内阻肝胃不和中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刘某某,女,61岁。噫气、嗳气频作,心下烧心、恶心,病程二三个月,四肢酸软无力。噫气、嗳气、心下烧心、恶心、四肢酸软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纳呆,矢气稍轻。
噫气烧心胃气上逆脾虚湿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初病头痛发热,继以呕吐,吐止复呃,肤黄,脘痛拒按,苔黑而干,脉缓大。食湿中阻,寒邪外束,营卫不和,胃肠壅滞,三焦失化,湿邪郁蒸而成黄疸,伤寒太阴太阳合病疸症。面色晦暗,舌苔黑而干,声音低微,脉象缓大。呃逆、呕吐、脘痛拒按、肤黄、苔黑而干、脉缓大。脉象缓大。病程初起,病情较重。正虚邪恋,心力衰惫,卫阳不达。脉虚细。表气渐和,中阳较复。脉转缓。苔白,脉缓。中寒,肺气不肃,脾失健运。脉缓。苔化,脉虚缓。
黄疸湿邪郁蒸寒邪外束食湿中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50岁,嗳气,泛酸,胃脘痞塞,饮食无味,大便2~3日1行。舌淡红,苔腻,脉细弦。慢性浅表性胃炎,胆囊切除术后。胃肠痰湿积滞,阻遏气机。
慢性胃炎痰湿积滞气机阻遏脾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3岁,男性。主诉胃脘部隐痛2年。既往有慢性浅表性糜烂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。现症见胃脘部隐痛,进食后缓解,喜温喜按,劳累受凉后加重,神疲纳差,呃逆嗳气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。脉象虚弱。辨证为脾胃虚寒。
脾胃虚寒胃痛呃逆嗳气纳差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胃脘痞闷胀痛3天,自觉有气上下攻冲,呃逆频作,声音低缓,纳差,大便略干。舌红,苔薄微黄,脉弦。证型为肝郁气滞,胃失和降。
胃郁气滞胃失和降呃逆胃脘胀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男性,主诉嗳气持续5年余。慢性浅表性胃炎,反流性食管炎。嗳气、反酸、烧心,进食豆制品后加重,平卧时亦嗳气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少津,脉滑。中医诊断为嗳气,证属酒食伤胃,胃气上逆。病因为酒食伤胃,病机为脾胃纳化迟滞,升降失常,积滞于中,浊气上逆。
酒食伤胃胃气上逆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8岁,女性。主诉胃脘痛,每因饮食油腻诱发,伴恶心、口干口苦、口中黏腻、嗳气、心烦、大便不爽。病程4年。中医诊断胃痛,证型为肝郁脾虚、湿热内蕴、胃失和降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恶心、口干口苦、口中黏腻、嗳气、心烦、大便不爽,切诊未提及。
胃痛肝郁脾虚肝郁化火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男,45岁,霍乱病五六天,四肢渐湿,精神委靡,形寒怕冷,口干欲饮,呃逆不止,舌澹苔白,脉弦迟,中虚未复,胃气上逆,胃气虚寒,肝气横逆
霍乱病胃气上逆中虚未复胃气虚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男性。主诉胃脘疼痛、腹胀、心下气上冲、反酸、打饱嗝、口干、饮食少思、头晕。病程一个多月。中医诊断为胃虚有热,虚热上攻,肝肺气逆。舌质偏红,苔薄澹黄,脉细弦稍数。
胃下垂胃阴亏虚虚热上攻肝肺气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2岁,男性,主诉发热、乏力、纳差,病程10天。身热,体温最高达40℃,低热持续不退,呃逆频繁,呕吐,大便干结。舌质偏红而苔少,脉虚弦数。辨证为高热伤阴,胃气虚弱,气机逆乱。中医病名为发热,证型为气阴两虚,病因病机为高热伤阴,余邪未清,胃虚气逆。
发热伤阴胃气虚弱气机逆乱呃逆频繁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