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男童,发热泄泻10余日,蛋花样便,日七八次,呕吐不思乳食,咳逆,口唇干燥,精神疲惫,面色青滞。舌澹红,脉弱。辨证为脾阳衰微,寒湿不化,有慢脾风之象。阳虚阴盛,寒湿不化。泄泻色绿褐,腹痛,烦躁不安,啼哭无涕泪。脾肾阳虚,阴寒极盛。
泄泻伤阳脾肾阳虚寒湿不化慢脾风
查看详情 →
45岁男性,腰痛,乏力,尿中泡沫,舌红苔少,脉沉滑。尿血,中医病名尿血,证型少阳三焦枢机不利,脾肾虚损,湿浊瘀毒阻络。舌红苔少,脉沉滑。
少阳三焦不利脾肾虚损湿浊瘀毒尿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4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三年余,近一年加重,伴有头晕心悸、心慌、心下筑筑而动、面色㿠白、夜寐不安、口渴不欲饮、两腿酸软。舌象苔薄白,中光剥,舌质红。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心阴不足,心失所养。病机为心阴不足,心血亏耗,心失所养。
心悸心阴不足心血亏耗夜寐不安
查看详情 →
吴某,30岁,上腹疼痛,间断性黑便8年。胃痛,血证属肝胃不和证。面色萎黄,舌澹红苔薄腻,脉沉弦。胃镜示糜烂出血性胃炎,大便潜血(+)。肝胆郁滞,化瘀阻络,横逆乘伐脾胃,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。
胃痛肝胃不和脾不统血血证
查看详情 →
74岁 胃脘疼痛胀满 纳食不佳 受凉或食生冷加重 头枕部发胀 舌苔白厚 脉象缓弱 胃寒气滞 胃病 外感寒邪 内伤饮食 气机阻滞 脾胃虚寒 脉缓弱
胃寒气滞中焦虚寒气机不畅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女,62岁,湿温20日,汗出热解,继而复热,头晕身重,晨起口苦,脘闷嘈杂,不欲饮水,舌红苔白而水滑,脉中取缓,沉取弦,湿热郁阻,枢机不利,湿蒸热动,胶结不解,头重如裹,肢困欲睡,脘闷不渴,便溏溲白,舌质红,中部偏白水滑,脉弦缓,时而模煳,湿重热微,蒙蔽清阳,胃气不苏,寒湿,阳气不布,水湿不化,舌苔白水滑,脉弦缓
湿温湿热郁阻枢机不利湿蒸热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出现寒热交替、痞闷、不饥症状。邪气由肺侵入募原,布散于营卫,属邪热在气分。面色晦暗,舌苔黄腻,脉浮数。病程较短,属温病气分证。
热邪在气寒热交替胃津已消痞闷不饥
查看详情 →
女,22岁。四肢冷痛,筋络不适,行动不便。病程自1951年冬季起,至1952年4月加重。四肢厥冷僵直,全身疼痛,面色无华,语音低微,食欲减退。脉沉细而迟,舌质暗淡无苔。寒凝经络。
四肢冷痛寒凝经络筋络不适行动不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0岁,女性。主诉双手指、腕、踝部皮肤肿胀变硬3年。病程3年。中医病名皮痹,证型湿热夹瘀,痹阻经络。舌质澹红,有瘀点,苔薄白,脉弦细。神清,精神差,双腕、双踝关节压痛,局部皮肤变硬,呈指陷性水肿,皮损处颜色变暗,双手指皮肤变硬似“腊肠”样。
局限性硬皮病寒凝腠理湿热瘀阻经络痹阻
查看详情 →
男,60岁,肥胖,神疲困倦,行走困难,左上肢抬举不起,左手色紫肿胀发凉,左下肢软弱无力,舌强语謇,喉间痰鸣,舌红暗,苔黄厚腻,脉弦滑,肌力左上肢Ⅰ级,左下肢Ⅱ级,痛温觉迟钝,血压140/90毫米汞柱,中风后遗症,证属气血两虚,痰瘀阻络,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,挟痰浊,兼肝肾两亏。
中风后遗症气血两虚痰瘀阻络肝肾两亏
查看详情 →
七十三岁,面色苍黑,素日少痰,表实。突发偏枯,左手足不能运用。右部滑大,左手冰冷,脉象沉细。病程短,因鼓盆之戚,事多亲操。
偏枯之疾肝肾阳虚脉沉细脉滑大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2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、胸闷、气短6年,复发加重7天。现病史示舌淡红,苔白腻有裂纹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心痹,证型为阳虚水停,湿瘀互阻。望诊见舌淡红,苔白腻有裂纹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示心悸、胸闷、气短、多梦、疲乏。切诊示脉弦滑。
心痹阳虚水停湿瘀互阻
查看详情 →
男,32岁,腹胀、黄疸2个月余,身黄、目黄、大便难下,纳差,小便黄,舌红、苔黄,脉弦数。肝积,肝热血瘀型。面色晦暗,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
肝积肝热血瘀黄疸腹胀
查看详情 →
73岁男性,胸痛胸闷半月,加剧2天。舌质澹红有瘀斑,苔白欠润。脉左弦细右软弱无力。中医诊断真心痛,胸痹(气虚血瘀)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,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,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。既往有前壁心肌梗死病史。现症见胸中闷痛,全身乏力,胸闷憋气,汗出畏寒,呃气频作,纳呆便秘。
胸痹气虚血瘀心肌梗死冠心病
查看详情 →
女,43岁。主诉眩晕站立不稳,甚则欲仆,睡眠欠佳,小便频且量多,余沥不尽,下肢欠温。血压172/112mmHg。舌边尖红、苔白厚,脉濡细。中医诊断肾阴亏虚,肾阳不足,水火失济,肝木失涵。
高血压肾阴虚肾阳不足水火失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,产后关节痛4个月,恶风,畏寒,腰背酸痛,右手酸胀,乏力。舌淡苔白腻,脉沉小。中医诊断产后身痛,辨证肝肾不足,气血亏虚,风寒湿痹。病因为产后感受风寒,致气血不足,肝肾亏虚,湿邪偏重。
产后身痛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风寒湿痹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男,43岁。主诉:饥饿时双侧胁下疼痛,夜间双脚冰凉,噩梦纷纭,晨起口干或不干,胃脘噪杂,情绪差,大便溏薄。舌澹微红,苔白。脉沉弦略滑。辨证:厥阴虚寒,寒热错杂。病机:肝经虚寒,气机郁滞,胃肠蕴热,寒热格拒。
胁痛厥阴虚寒寒热错杂腹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7岁。病程3年,主要症状为下肢酸胀乏力、下半身汗多、寐差梦多、动则气短、大便色黑。舌质紫,苔薄白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饮邪蕴滞,经脉失调。病因病机为饮邪蕴滞,经脉失调。四诊信息包括舌质紫、苔薄白、脉弦滑。
多发性肌炎饮邪蕴滞经脉失调肾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6岁。双下肢反复浮肿伴泡沫尿7年余。精神欠佳,双下肢及眼睑中度浮肿,晨起肿甚,神疲乏力,头昏沉,晨起鼻中少量脓涕,口干,夜尿3-4次,大便稍干,多梦。舌质淡红,边有齿痕,苔薄白腻,脉细弦滑,左尺动数。中医诊断肾水病,辨证脾肾气虚,寒伏少阴化热。
肾病综合征脾肾气虚寒伏少阴正气虚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4岁。腰腿酸麻疼痛,昼轻夜重,不能自转侧,病程半年余。伴潮热、头昏沉、神倦乏力、胃纳差。舌苔白腻,脉弦浮迟。中医诊断为痛痹,辨证为营卫气虚,风寒湿邪侵袭经络。
痛痹营卫气虚风寒湿邪筋骨酸麻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