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48岁。周身乏力,胸背部疼痛固定不移,疼痛评分10分,腰酸,畏寒,手足凉,纳差,睡眠不佳,大便干。面色少华,舌紫黯,苔薄白,脉沉弱无力。中医病名为肾虚兼气虚血瘀,病机为肾虚及气虚血瘀。
多发性骨髓瘤肾虚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男性。主诉头晕、头痛,项强,目胀,冒金花,小便不利,下蹲时右下肢痛且软。病程近20d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寒邪凝滞,血脉收引,血行瘀泣。舌淡暗,脉沉拘紧有力。
高血压寒凝血脉下肢痹痛
查看详情 →
11岁男性,主诉喘咳痰多,夜间加重,不能平卧,面色萎黄,神疲气短,胃纳差,盗汗,肢冷。舌质淡白、胖、湿润有齿印,苔白厚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寒痰壅肺,脾肾阳虚发喘。病史提示过敏性鼻炎及哮喘,每年夏季多发。
喘咳痰多寒痰壅肺脾肾阳虚胃纳素差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头胀痛1年余,耳鸣,目胀,口干,胸闷,心烦,多梦,月经10月未来潮。肝阳上亢,肝火亢盛,阴津亏虚,络脉血瘀。面色晦暗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
头痛闭经阴津亏乏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1岁。主要症状为自汗、头面汗出如雨、心悸气短、四肢疲乏、形寒畏冷、纳谷不馨。病程自今春开始。中医诊断为心悸。证型为中气不足,腠理不固。病因病机为中气不足,卫外无权。舌苔薄白,脉象虚缓。二诊时苔白稍干,脉仍缓滑。
心悸自汗中气不足肝气横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男性,主诉双足麻木、疼痛8月。双足麻木、疼痛剧烈,常整夜不能入睡,抱足而坐。双下肢肌肉萎缩,皮肤温度明显降低,体毛脱落,趾甲变厚,足背动脉搏动消失,胫后动脉和腘动脉搏动减弱。中医诊断脱疽,病机为寒湿阻络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脱疽寒湿阻络气血凝滞足部麻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8岁,男性。发热6天,发热前微寒,发热时思凉饮,头痛眩晕,无汗,手足凉,脘腹胀,皮肤瘙痒,大便色黑溏软。面色光白,面颊微红,舌体大质澹,苔薄黄而腻,脉沉细数。宿疾肾劳,复感新邪,其邪在太阳少阳之间。双侧肺部感染,肺水肿。血BUN升高,血红蛋白降低,ESR增快。
发热肾衰肺部感染肺水肿
查看详情 →
66岁,胁肋掣痛,头痛,自汗,呕吐酸苦水,大便闭结,舌色澹红,指甲色现青黯,脉沉迟,阳衰血寒之证,舌澹,脉沉,脉沉软,舌澹红,虚寒胁痛,寒气冷饮,结于胁肋
胁痛头痛自汗呕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7岁,男性。喘息抬肩,气短难续,咳痰黄白相兼,痰稠难出,汗出湿衣,怯寒肤冷,心慌足肿,小便量少,尿后余沥,二便失禁,食欲甚差,张口吸大气。舌质暗红而嫩,苔厚腻黄白相兼,腐苔明显。脉虚弦滑数,重按脉弱,右脉细滑,右关弦滑。辨证为宗气大衰,五脏俱虚,痰瘀伏肺,肺失肃降,内闭外脱。
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宗气大衰五脏俱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0岁,女性。主诉易感冒,咳嗽咯白色痰,动则气喘,胸闷,神疲乏力,食欲欠佳,大便湿软,手足厥冷。舌质澹,稍胖,苔白微腻,脉细滑。中医诊断肺脾肾阳虚,痰湿内阻。
慢性气管炎肺脾肾阳虚痰湿内阻咳嗽咯痰
查看详情 →
女,22岁,月经两月未行,行经前少腹痛,呈针刺样,经量少色暗,有血块,经期2~3d,口干不苦,足心热,纳差,面部痤疮,色紫暗,舌质暗红,舌下静脉粗大迂曲,阴虚火旺,血脉郁滞
月经停闭血瘀阴虚火旺痤疮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4岁,女性。主诉咳嗽、咯痰、喷嚏,病程2个月。中医病名咳嗽,证型气虚痰阻,营卫不和证。舌黯澹,苔白厚腻,脉滑。神疲乏力,汗多,怕冷,时喷嚏,胃脘不适,口稍干,痰鸣气粗。
肺部支原体感染气虚痰阻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2岁,女性。主诉经来腹痛两个月。病程两个月。中医病名经行腹痛,证型寒邪直中。病因病机寒邪直中胞宫。望诊面色苍白,舌红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少腹阵阵作痛,痛甚如锥刺,伴出冷汗,少腹畏冷,得温腹痛稍解,经色紫黯,夹少量血块。切诊脉沉弦。
经行腹痛寒邪直中少腹疼痛喜温喜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1岁。主诉腰腿疼痛3年,时轻时重,疼痛放射至左大腿外侧及小腿与足背,伴左下肢麻木冷痛。面色苍白,形体消瘦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。脉沉涩。中医诊断血痹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,感受外邪,经脉痹阻,肌肤失养。
血瘀气血不足痹证腰腿痛
查看详情 →
35岁女性,主诉面黄体瘦、头眩心悸、肢体无力、月经后期、血量少色澹质稀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象细弱。中医诊断为血虚经少,冲任亏虚。病因为脾虚不能生血,导致血少经后期。
血虚经少冲任亏虚脾虚月经后期
查看详情 →
52岁,阴内吊痛3年,1周前加重,两腿不能步履,精神委顿,心烦胸闷,咳嗽多痰。苔薄黄,脉弦细。足厥阴痛。冲任渐衰、血涸气滞。面色无华,舌苔薄黄,脉弦细。心烦胸闷,咳嗽多痰,痛势剧烈,活动受限。脉弦细。
阴内吊痛冲任渐衰血涸气滞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7岁,女性。主诉喉痒咳嗽,反复发作年余,无痰,咳时胁肋痛,遇油烟气即发,病程久,食欲差,形体痿弱,面色虚黄,目下胞肿,头面五官作痒。中医病名咳嗽,证型肺脾两虚,病因病机风邪上受,肺脾两虚,正不胜邪,致过敏症及肌肤作痒。舌苔薄白,脉细涩少力。
风燥伤肺肺脾两虚肝肾不足久病络瘀
查看详情 →
22岁,月经来潮后出现抽搐、四肢发麻、小腹疼痛、经量多且伴有紫色血块,病程3年。中医病名:经行抽搐。证型:寒凝血瘀。病因病机:寒邪凝聚不散,闭塞胞门。精神疲惫,面色皖白,舌正少苔,脉细而弦。
经行抽搐血虚肝郁寒凝胞门月经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4岁,女性。主诉四肢掌心汗出,手心尤甚,病程10年余,睡则汗收,醒则汗出,烦惊更甚。伴随症状包括头晕、心慌、失眠、神疲、面色不华。舌澹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阳虚自汗。病因病机为内伤阳虚,伤阴则阳无所附,伤阳则津无所续生,阴阳不济。
自汗阳虚心慌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4岁,女性。主诉胃痛、饱胀、嗳气、纳差、恶心,持续2年;周身关节痛,加重3年。病程中1996年流产后受凉,出现全身疼痛,腕、肘、腰、膝关节疼痛尤重,晨僵。类风湿因子阳性,乙肝病毒携带者。中医病名属风湿痛、胃痛,证型为脾虚湿盛、气血亏损、筋脉失濡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、内伤七情、脾虚湿盛、气血不足。望诊见舌质澹、舌体胖大、边有齿痕;闻诊未提及;问诊包括胃痛、饱胀、嗳气、纳差、恶心、关节痛、晨僵;切诊见脉细无力、脉细。
胃痛脾虚湿盛气血亏损筋脉失濡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