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,45岁。胃胀不舒3年余,加重3个月。右侧胁肋部闷痛,饥饿时伴耳胀、耳鸣、耳干。舌澹,苔白。脉弦。中医诊断胃痞(寒热互结)。舌质澹,苔白,脉弦。胁肋部闷痛,耳胀耳鸣,胃胀,舌澹苔白,脉弦。
胃痞肝胆郁热脾胃虚弱痰湿阻滞
查看详情 →
33岁女性,腰痛、腹痛、经期加重、周身乏力、腰背酸软、记忆力下降、两目晕花、带下较多、色粉红或黄白相兼、身乏无力、恶寒、双目晕花、面部红色皮疹、瘙痒、头晕、咽干、牙痛、牙龈红肿、鼻衄、心烦易怒、食纳差、大便溏稀、入睡难。舌暗红苔薄黄,脉沉细弦。中医诊断症瘕,证属气滞血瘀。舌象暗红苔薄黄,脉沉细弦。后期舌暗澹有齿痕,苔白而干,脉弦细。病机为痰聚成核,阻滞气血,加之时感外邪。
子宫肌瘤气滞血瘀痰核血瘀虚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0岁。恶寒壮热,咳嗽气急,喉间痰声辘辘,胸部隐痛,痰热未清,咳嗽胸痛,口渴索饮,更衣秘结。舌苔白腻,根微黄,后转为苔根黄腻,再转为苔白。脉滑数,后转为滑。中医病名风温,证型风温夹痰,热不速解,痰热相并,交阻肺胃,太阴郁热已解,阳明秽浊得行。病因病机风温夹痰,痰热相并,交阻肺胃,气机被阻。
风温夹痰痰热相并肺胃郁热燥渴便秘
查看详情 →
51岁男性,腰痛5月余,左侧肩胛部疼痛,掣及胸廓,面色苍白,语声低沉,舌质澹黯,苔白,舌下络脉青紫迂曲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虚劳,证型肾虚血瘀。病机为肾虚日久,瘀血留滞,经络不通。
肾虚血瘀虚劳
查看详情 →
陈某,男,62岁,主诉右侧上、下肢活动无力,失语,右侧肢体偏瘫,神志昏迷。体征见面赤身热,舌红苔黄厚干,脉弦滑,血压升高,神志昏迷,右侧肢体瘫痪,巴彬斯基征阳性。辨证为中风(直中脏腑),证属肝风内动,痰瘀阻塞清窍。二诊见舌红苔黄厚干,脉弦滑。三诊见神清,体倦神疲,语言不利,右侧肢体偏瘫,舌质澹,苔薄白,脉细。辨证为气血两虚,脉络瘀阻。颅脑CT示大脑左半球血肿。
中风肝风内动痰瘀阻塞气血两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24岁。头痛、呕吐、右下肢无力、右下肢发颤、下午发热、恶寒身颤、言语謇涩、便干、食欲不振、消瘦体质。结核性脑膜炎。身体瘦弱,营养不足,精神不振,面容苦闷,颜面苍白,脉弦细无力,舌苔灰白而干。
结核性脑膜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热内阻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女,45岁。月经淋漓不断,时多时少,色暗,量多时夹有血块,目胞下方色青,舌边疼痛,苔薄,脉沉。月经淋漓不断。瘀血阻络之证。目胞下方色青,舌边疼痛,苔薄,脉沉。
月经淋漓不断瘀血阻络舌边疼痛脉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,4岁,主诉惊痫抽搐,日发一二十次不等,病程自3月起。面色青少华,神志尚清,夜烦不宁,喉中痰鸣,胸痛气闷,纳可便调,行走如常。舌苔薄腻,脉滑数。诊断痰浊阻窍。病情变化中见痰声已化,夜间安宁,日发数次,舌苔化薄润,脉细和。后因雷惊复作,抽搐频发,舌质红,脉弦涩。诊断病起于突受雷惊,震动心肝。脉弦涩,弦为肝亢,涩为血滞。
痫证痰浊阻窍雷惊动肝血滞筋失濡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9岁。左膝部疼痛、肿胀、畸形,活动受限1天。左胫骨双髁骨折。左膝部严重肿胀,膝关节呈外翻畸形,局部压痛,胫骨上端可扪及异常活动及骨擦感。舌澹红、苔薄白,脉缓。X线片示左胫骨平台双髁噼裂,内外髁向两侧分离移位,骨折线波及平台关节面,平面中部塌陷。
左胫骨双髁骨折血瘀气滞骨痂形成膝关节活动受限
查看详情 →
56岁男性,主诉头痛伴恶心、呕吐、昏仆、右肢瘫软、面赤气粗、二便自遗。高血压病史20年,嗜酒30余年。舌红,苔黄,脉弦数。中医诊断出血中风,中脏腑。证型风火上扰,瘀血痹阻清窍。血压26.7/16kPa,头颅CT示左基底节区脑出血,量约35ml,并破入脑室。
脑出血出血中风中脏腑风火上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右胁硬块,脘腹胀痛,时有寒热,面目肌肤黄而青黯,便秘,溺赤。舌苔黄白相兼,脉濡弦。中医诊断为阳疸,病机为肝火夹瘀,湿热蕴结,胆汁浸淫肌肉,溢于皮肤。舌质红,苔黄白带腻,脉仍濡弦。
右胁硬块肝火夹瘀湿热蕴结胆汁浸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男性。主诉腰嵴疼痛,两腿沉重,足痿不能任地,行走酸软,晨轻午后重,头面及四肢略肿。病程始于1967年冬,1970年冬加重。面色苍,舌苔薄白略黄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痿废。病因病机为外伤所致,属肝肾不足,气血亏虚。体质虽壮,元气不充。
痿废肾虚肝伤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男性,主诉吞咽梗塞,胸痛,体瘦,贫血貌,双下肢水肿,吞咽痛,进食困难,大便干结,体乏汗多,失眠多梦。舌红干苔白黄,脉细弱无力。中医辨证为津亏热结,气血双亏。病程自2009年10月起,伴有放射治疗史。
食管癌放射性食管炎津亏热结气血双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全身俱黄,神识昏迷,二便出血,四肢抽搐,脉微,尿血,便血。身面黄如黄纸色,带贫血状,不省人事。神志暂回安静,脉弦浮大,大便血已止。神仍昏,脉弦硬数,尿血已止而清。中医病名肝脾硬化,病机属积聚、症瘕、臌胀,病因属肝之积肥气,脾之积痞气。舌光,脉细弱。
肝脾硬化血虚头晕便血尿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岁不详,主要症状包括咳嗽痰多、右胁剧痛、不能转侧、不能安眠、头眩力乏、神疲肢倦、形瘦色咣、汗泄恶风、小溲黄少、腑行干燥。中医病名为痰瘀阻滞,证型为气滞痰瘀、肺肾本虚。病因病机为气滞、顽痰、瘀血留恋,风寒易袭。望诊见舌苔薄白腻,右半较厚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咳嗽、痰多、胁痛、失眠、汗泄、小便短黄、便秘等。切诊见脉象弦滑数,左弦更紧,右寸虚滑,右尺沉弱。
心肺虚痰湿留恋气血郁滞风寒易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2岁,男性。主诉头部、手足进行性增粗1年多,伴头痛脑胀、紧箍感、乏力、嗜睡、行走不稳。中医辨证痰瘀交结。舌体胖,苔厚腻舌边紫黯,脉弦滑偏大。体征示视力减退,视神经乳头水肿,嗜酸性细胞增多,糖耐量异常,X线示蝶鞍扩大,颅骨及肢端骨增生。诊断为脑垂体嗜酸细胞瘤伴肢端肥大症。
肢端肥大症脑垂体瘤痰瘀交结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腹泻3年,便中带黏垢或脓血,右下腹隐痛,便垢不爽,里急后重,肛门下坠感,便中有白黏冻样物带血丝,舌苔白腻,脉弦,湿热壅滞大肠,肠镜示结肠水肿充血,下端溃疡。
ulcer性结肠炎湿热壅滞肠鸣后重便垢不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1岁,女性。主诉右侧头痛,痛连颈项,持续全天,伴有头晕、面部发热,下午5点痛稍轻。中医病名头痛,证型肝阳上亢,病因病机为肝阳上扰。舌质红,苔中黄,脉弦。
右侧头痛头晕面部发热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病程一年余。主诉后脑剧痛、眩晕、恶心呕吐、冷汗、小便失禁、昏迷。症状包括头痛、神识模糊、诂语、吞咽困难、手足颤动、语言不清、口角歪斜、昏睡、躁动、心律不齐、大便秘结。体征见左半身运动感觉消失,右半身麻木,头痛头晕,胸闷腰酸,舌质偏红有瘀斑,少苔,脉弦。中医病名属中风,证型为血瘀兼肝阴不足、肝阳上亢。病因病机为血瘀阻络,肝阳上亢。望诊见舌有瘀斑,舌质偏红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头痛、眩晕、神志异常、吞咽困难、肢体活动障碍等。切诊见脉弦。
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瘀肝阴不足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女性。主诉经行腹痛,甚则昏厥,下瘀块后较舒,临经前2天腰酸乏力。既往有左侧卵巢囊肿扭转手术史,右少腹时感吊痛。现病史见经期量少不畅,外感寒热后腹痛剧烈,昏厥纳呆泛恶,心悸便溏。舌脉见脉细数,苔薄白质微红。中医诊断寒凝瘀滞。望诊见舌质微红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经行腹痛、昏厥、腰酸乏力、纳呆泛恶、心悸便溏。切诊见脉细数。
痛经寒凝瘀滞血瘀心悸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