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40岁,右眼视物不清1个月。角膜瘢痕(宿翳)。外伤邪毒入侵,角膜受损留下云翳。舌脉正常。
角膜瘢痕外伤邪毒眼内干涩视物不清
查看详情 →
男,30岁,黄疸、高热寒战、休克,病程长短未提,湿热蕴结,邪恋少阳,邪入少阳,阳明余热,湿热交迫,刀刃所伤脉络受阻,气滞血瘀,瘀血倍积,胆汁通行受阻,皮肤发黄,面色晦暗,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数,脉沉涩,上腹部绞痛,高热黄疸,疼痛不止,黄疸不净,午后排便不畅
黄疸高热休克少阳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男性。ALT升高近3年,无明显不适。形体较胖,身体困重,口干口黏,不欲饮水,大便日2~3次,不成形,便时费力。舌质红,苔白腻,脉滑。二诊见口苦,口中黏腻,舌苔白厚、干燥,脉滑。三诊身体轻健,口干不苦,舌质稍红,苔薄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湿阻(湿困脾胃型)。病因病机为湿困脾胃。
湿阻脾胃型痰湿内蕴舌苔白腻脉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女性,有高血压病史。全身浮肿,气促,肚腹胀大不能系腰带,头眩,腹胀,少食即感脘腹胀甚,嗳气则舒,大便二、三日一解,小便短少。脉沉弦而缓,舌淡苔白滑。中医诊断为阴水,病机为气滞水停。
水肿气滞阴水腹胀
查看详情 →
女,54岁,胃脘部疼痛2年,伴嗳气、进食后胃痛加重、腹胀、食少、大便干,3~4天一行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。肝胃不和,气逆津伤。面色萎黄,舌嫩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胃痛、胃胀、嗳气、便干。肝气郁结,横逆犯胃,胃失和降,郁热津伤,肠道失濡。
肝胃不和气滞津伤胃痛腹胀嗳气食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8岁,女性。主诉哮喘发作,症见张口抬肩、呼吸喘促、喉间痰鸣漉漉、胸闷唇绀、大便不畅且少。病程15年,秋冬加重。中医诊断哮喘,证属痰瘀内伏,外寒相引,气失升降。望诊见苔黄腻,闻诊见两肺哮鸣音及干湿性啰音,切诊见脉细弦。
哮喘痰瘀内伏风寒相引肾阳亏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23岁,慢性肾炎半年余,水肿加重,全身面目手足肿胀,胸中窒闷,气粗似喘,食少腹胀,小便短赤,胸腔积液。舌黄腻而滑,脉沉濡而数。水湿郁遏化热,充斥三焦,影响三焦决渎功能。
慢性肾炎水湿郁热三焦壅塞肺气壅实
查看详情 →
18岁男性,脐周围疼痛3个月,小便赤,乏力,心烦,纳差,精神可。脉浮数,舌赤苔白。中医诊断为脐周痛(心热下移小肠)。病因病机为心热下移小肠,郁热内蕴。
脐周痛心热下移小便发黄脉浮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8岁。主诉两下肢内侧多处结节,偶见上肢、背部,结节红肿疼痛,反复发作,春夏加重。中医病名痰核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为肝郁克脾,湿聚痰生。望诊见舌质淡红,舌苔白腻,中有片状发黑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见口粘无味,食欲不佳,咳嗽吐痰,胸闷,性情急躁,大便干。切诊脉象弦滑。
痰核肝郁克脾湿聚痰生气管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余岁,男性。主诉急性上腹痛10天。主要症状为上腹痛,剧烈,痛时辗转反侧,呻吟不已,面色苍白,出冷汗,痛处稍偏右,按之抵触,不能食。脉沉迟,舌苔白。诊断为寒性胃痛。病因病机为寒邪凝滞,气机阻滞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苍白、舌苔白、脉沉迟。
寒性胃痛胃痉挛胆囊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四肢起疹伴痒1周余,舌尖红,苔白,脉滑数。四肢部可见红色风团,部分风团顶部有小水疱,局部区域少许渗液。纳谷不香,时有腹胀,大便偏干。诊断为水疥(丘疹性荨麻疹),证属外感风邪(食滞型)。
水疥食滞风邪湿热
查看详情 →
61岁男性,胃脘胀满10余年,加重伴烧心、反酸3年。胃脘胀满、烧心、反酸、口干口苦、嗳气、胁肋胀满。舌紫红,苔薄黄有瘀斑,脉沉弦细。痞满,气滞湿阻,胃络血瘀。
痞满气滞湿阻胃络血瘀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环脐少腹绷胀膨亨,时或胀痛,食难消受,大便不利,带下频仍。脉弦滞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。问诊提示腹胀、食少、便溏、带下。切诊脉弦涩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
腹胀膨亨脐下绷硬大便溏泄带下频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便泄溏薄,肠鸣作响,纳下呕吐,胸痞不舒,便泄已减,腹痛未止,胸痞泛恶,烦躁不安,神疲嗜卧,身热形寒,纳下呕吐,腹痛不和,便解不畅,呕吐已止,腹痛亦除,身热较淡。脉弦,舌腻或厚。中医诊断为中焦不和,脾胃升降失司,邪湿互阻,气分不宣,邪积互阻,邪积未清。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肠胃。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腻、厚,脉弦,症状以吐泻、腹痛、胸痞、烦躁为主。
吐泻并作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司邪湿互阻
查看详情 →
15岁女性患者,主诉高热20余天,主要症状包括头痛恶寒、发热冷战、大便不畅、腹胀满、口渴喜饮、小便黄短、夜眠不安、食欲缺乏、精神虚烦。面色红云,两颊尤甚,自汗盗汗,精神烦躁不安,周身困乏,头晕懒言,体温高热达39.5℃,午后加重,夜半达高峰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细数而濡。诊断为阴虚感冒,病因病机为暑热外侵,积热内蕴,阴虚外感。
高热不退阴虚火旺自汗盗汗舌红苔黄
查看详情 →
56岁男性,胁痛10余年,伴腹胀、乏力1月。皮肤、巩膜轻度黄染,上腹部及肝区饱胀不适,乏力,纳差,牙龈出血,大便灰白。肝功能异常,彩超示肝脏弥漫性病变,腹水。舌暗澹,苔白厚,脉弦细。肝细胞性黄疸。脾肾阳虚,水湿停聚。
肝细胞性黄疸脾肾阳虚水湿停聚胁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男性,发热吐泻,头痛体痛,自汗畏寒,下痢赤白,小腹痛甚,里急后重,小便短赤,噤口不食。脉浮弦而紧,舌白腻,舌尖绛。湿热挟食积阻遏肠胃,复感风寒外邪,表寒外束,湿热内逼,身热下痢,协热痢。
湿热痢食积阻表邪未解里热未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女性,月经停闭4年,婚久不孕,面色青暗,少腹胀痛,胸胁痛,精神郁闷,疲乏无力,眩晕,失眠,带下量多色黄味臭。舌质紫暗,舌边有小红点,脉沉弦。中医诊断为血瘀证。病因病机属血瘀阻滞,兼有肝郁。
闭经血瘀肝郁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4岁,男性,主诉大便艰涩不畅5~6年,需用开塞露排便,伴腹痛肠鸣。现病史示腹痛右侧为甚,嗳气阵作,矢气不畅,面色暗滞,消瘦明显,情绪低落。舌苔厚腻,脉濡滑。诊断为脾胃升降失常,传导失司。
便秘脾胃虚弱气滞血虚
查看详情 →
脚气上冲,呕恶不食,面黑无溲,冲心堪虞。脘痞、嗳呕、气逆,面黑未净,溲与便溏同行。呕减,脘痞嗳噫,便泄不畅,溲黄而少,脉伏,苔黄。面黑气喘,脚气冲胸。脘痞、嗳气、气逆均减,面黑略开,溲清便薄,夜甚,面浮足肿。面黑已开,足肿已退,脉较起。足肿痊,四肢麻木,便解未干,夜有三次。温补脾肾,化水宣络。脚气冲胸,脾肾阳虚,湿浊上逆,气机阻滞。面色晦暗,舌苔黄腻,脉伏。
脚气冲胸脾肾阳虚湿浊内阻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