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36岁。主诉心慌心悸、失眠一年,加重三月。主要症状包括心慌心悸、失眠、出汗多、饮食异常、乏力、头痛、心情郁闷、纳差、恶心、口干喜饮冷水、后背冷。中医病名瘿瘤,证型为气阴两虚,气滞痰凝血瘀。舌质紫暗、舌边紫斑、有齿痕,脉三部极细、数、弱,脉率120次/分。面色略红,形体消瘦,手心热。病因病机为情志内伤,痰气郁积,郁久化火,火旺阴伤。
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心悸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3岁,女性。主诉发作性胸闷、心慌1年余,加重伴自汗10余天。病程1年余。中医病名胸痹心悸,不寐,自汗。证属气阴两虚,湿热内阻型。面色晦黄,舌质红偏暗,舌苔厚腻,脉象弦细结。刻下症见胸闷、心慌、气短、自汗、失眠、全身乏力、精神倦怠。体态偏胖,声音清晰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,湿热内阻。
胸痹心悸气阴两虚失眠不寐湿热内阻
查看详情 →
男,49岁,胸痛、胸闷、气短、心悸一年,加重2周,腹胀、口干、睡眠欠佳。舌质暗略胖,苔白,脉弦细。气阴两虚,气滞血瘀。
心悸气短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心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男,48岁,头晕胸闷,胸痛掣背,心悸时烦,动则气短,形体瘦削,面色黯红,睡眠欠佳,口唇微紫,舌质澹红,苔薄白润,脉沉细涩。张某,男,39岁,疲乏无力,睡眠欠佳,口唇微黯,舌质黯红,苔薄白,脉细涩。李某,男,40岁,胸闷、气憋、心悸,咳吐黄稠痰,口唇微青紫,舌质黯红,苔薄黄腻,脉细濡数。中医病名包括胸痹、心悸、眩晕,证型为气阴两虚,痰瘀凝滞,心肝失调,气滞血瘀,胸阳不振。望诊见面色黯红、舌质澹红、黯红、红,苔薄白、薄黄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胸闷、心悸、气短、头晕、咳吐黄痰。切诊见脉沉细涩、细数、细濡数。
气阴两虚胸痹心痛痰瘀凝滞心肝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1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心烦、烘汗及眠差2年余,加重3个月。现症包括头晕目花、乏力、阵阵烘热汗出、目干涩、视物模糊、口干渴、喜饮冷、心悸时烦、睡眠极差、纳谷不馨。舌象光红无苔,脉象沉细弦数。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,心肝不调,气滞血瘀。
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失眠更年期综合征
查看详情 →
女,26岁,颈粗、突眼、易激动、心慌、多汗、食欲亢进、大便时溏、体重减轻、失眠乏力、月经量少,病程1年。甲状腺漫肿,质软,有血管杂音,手心湿润,双手细微震颤,脉细弦,舌红光剥。中医病名属瘿病,证型为肝阳上亢、气阴两虚,病因病机为七情内伤、肝气郁结、痰湿内蕴、气滞血瘀。
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心悸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0岁,男性。主诉为胸前区不适、头晕眼黑,病程20天。临床表现包括心前区隐隐作痛、牵引背部、心悸气短、神疲乏力、头晕失眠。面色不华,舌质红,有齿痕并有紫斑,脉象细弱。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胸痹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,气滞血瘀,心失所养。
气阴两虚血瘀头晕失眠心肌梗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女性,主诉发作性胸闷、心慌5年,加重半月。刻下症见胸闷心慌,善太息,时有腹胀,纳眠欠佳。面色暗红,舌质暗红,苔薄腻,脉弦细沉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,证属气阴两虚,气滞血瘀型。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虚,嗜食辛辣肥甘,劳累过度,性情急躁,致气阴亏虚,气滞血瘀。
胸痹心悸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心气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女性,主诉失眠10余年,加重6年,入眠难,易醒,每晚睡眠3~4小时,伴怕冷恶风、咽哑、咳嗽、发憋、头部昏沉、神疲乏力、双目干涩、纳差、胃脘胀满隐痛、嗳气噪杂、大便溏薄、小便频数。中医诊断不寐、胃脘痛、消渴病,证属气阴两虚、湿浊中阻、气滞血瘀。体征面色晦黯,口唇黯,舌体胖,质暗红,满布裂纹,苔黄腻花剥,脉沉弦细。
气阴两虚气滞血瘀不寐湿浊中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,主诉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。胸痛阵发,心悸气促,急躁易怒,时欲叹息,入夜辗转反侧,难以入睡。舌红,苔薄白,舌缨线存在。脉弦。中医辨证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心悸失眠冠心病
查看详情 →
59岁女性,发作性心慌、胸闷5个月余,伴有气短、烦躁、失眠、双足心热。面色晦暗,舌质暗澹,舌苔薄腻,脉象弦细结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,证属气阴两虚,心脉不畅。病因病机为劳倦思虑,气血亏虚,心脉不畅,郁久生热,耗伤气阴。
心悸气阴两虚失眠心脉不畅
查看详情 →
72岁男性,发作性心慌心悸、胸闷胸痛9年,加重20天。胸痹心悸,胸痹心痛。证属气阴两虚,气滞血瘀型。心慌心悸,胸闷胸痛,气短乏力,头晕神疲,烦躁失眠,自汗盗汗。心电图示下壁、外侧壁心肌缺血,频发室早。年老体瘦,劳倦思虑过度,情志不和,气机紊乱,心脉瘀阻。
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心慌心悸烦躁失眠
查看详情 →
女,56岁,主诉怕冷恶风失眠10余年,加重6年。失眠,头部昏沉,神疲乏力,双目干涩,纳差,胃脘胀满隐痛,嗳气嘈杂,大便溏薄,小便频数,夜尿4~5次。面色晦黯,口唇黯,舌体胖,质暗红,满布裂纹,苔黄腻花剥,脉沉弦细。中医诊断不寐、胃脘痛、消渴病,证属气阴两虚、湿浊中阻、气滞血瘀。
气阴两虚气滞血瘀不寐湿浊中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0岁,女性。主诉频发性心悸4年多。既往病史包括胃脘痞满、嘈杂泛酸、五更泄泻、下肢浮肿。近期症状包括两足跖部疼痛、心悸、胸满、头晕、腰膝指趾麻木痒痛。舌苔白,脉弦而结涩。辨证为肝郁气结,痰饮内郁,上火下寒。辨证亦见肝胃不和,气滞血瘀。舌苔白,脉弦。辨证为气阴两虚,痰郁气结。辨证为肝气不舒,气郁三焦,饮邪凝滞。舌苔白,脉弦紧。辨证为气阴俱虚,寒水之气上冲于心。舌苔白,脉弦大紧。
心悸气滞血瘀气阴两虚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8岁,男性。主诉阵发心悸5年余,发作1周。现症包括心慌间作,夜间明显,乏力,动则尤甚,大便偏稀,日2行。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,心血瘀阻心动悸。舌红,苔薄白,脉沉细结代。病程5年余,伴有冠心病、房颤、高血压病、2型糖尿病、良性前列腺增生、腔隙性脑梗死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,心血瘀阻。
心动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心神失养乏力气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6岁。主诉阵发心悸、胸闷半年,伴胸痛、气短、胃胀、打嗝、眠差、小便灼热、手足发热、口干。舌红质干苔黄,脉细弱,脉代。中医诊断心悸,证属气阴两虚,气滞血瘀。舌下青紫,脉结代。病机为气阴两虚,气滞血瘀。
心悸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心烦、烘汗、眠差、头晕目花、乏力、烘热汗出、目干涩、视物模糊、口干渴、心悸、睡眠极差、纳谷不馨。病程2年余,加重3个月。舌光红无苔,脉沉细弦数。中医病名属脏躁,证型为气阴两虚,心肝不调,气滞血瘀。望诊见舌光红无苔,切诊见脉沉细弦数。问诊见心烦、口干渴、喜饮冷、睡眠极差。
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失眠更年期综合征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