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42岁,女性。主诉术后4月余,腋下及左颈侧发现肿块,按之痛。体征见颈部、腋下、右乳肿块,质地硬,按之痛,寐差,疲乏,背、肩胛尖作痛,面色萎黄,舌黯,苔薄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正气虚弱,邪毒内留。病属“乳岩”,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,肝气郁结,冲任失调,气血运行不畅,气滞血凝,瘀结乳中。
气滞血凝乳腺癌肝气郁结正气虚弱
查看详情 →
28岁女性,行经期延后8月,精神抑郁,胸闷不舒,小腹微胀。舌苔正常,脉涩。诊断为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经行延迟
查看详情 →
27岁男性,腰部疼痛,活动受限1周。腰部疼痛,活动受限,纳少,夜寐不安。腰部筋伤,气滞血瘀型。舌质红,苔白,脉数。L1~L3椎棘突两旁压痛明显,腰椎前屈、后伸、旋转活动受限。X线检查腰椎诸骨未见明显异常,MRI检查提示腰部肌肉软组织挫伤。
气滞血瘀腰部筋伤
查看详情 →
42岁男性,主诉食后即吐,不消化食物,病程15日。反胃,证型瘀血内阻。脘部刺痛拒按,遇寒则剧,得热则缓,咽燥口干,便秘口渴。舌质紫黯,脉弦涩。
反胃瘀血内阻肝气郁滞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35岁,女性。主诉行走摔伤右小腿肿痛12天。左小腿中段胫前血肿5厘米×4厘米,波动感明显,小腿及踝足部均肿胀。舌质淡,苔白,脉弦涩。外伤后肢体肿胀。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外伤后肿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2岁,女性。主诉发作性胸痛胸闷6年,加重1个月。刻下症见胸痛胸闷,气短乏力,头晕倦怠,面色晦暗,舌质暗澹,苔薄腻,脉弦细滑。中医诊断胸痹心痛,眩晕,消渴。证属心脾气虚,气滞血瘀型。望诊见面色晦暗,舌质暗澹,苔薄腻。闻诊声音清晰。问诊见劳累过度,性情急躁,饮食肥甘咸辣。切诊脉弦细滑。
气滞血瘀胸痹心痛心脾气虚头晕倦怠
查看详情 →
62岁,恶心、腹泻、头昏乏力、进行性消瘦、夜间盗汗,病程未提及。结肠非柯杰金氏淋巴瘤,弥漫性B细胞型。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腻,脉弦滑。证型为痰气交阻,气阴两虚。
气阴两虚痰气交阻
查看详情 →
男,63岁,反复左胸痛2年余。胸痹,证属阳微阴弦、痰滞胸膈、气滞血瘀。症见面色苍白,形体肥胖,左胸胀痛彻背,伴咳嗽气喘,痰白而黏,气短乏力,胃脘胀闷,四肢欠温,下肢浮肿。舌体胖大有齿痕,舌质淡紫苔浊腻,舌下脉络青紫迂曲,脉沉紧。
气滞血瘀胸痹心脾亏虚痰阻胸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女性,主诉行经前头痛、少腹痛3年余。症状包括前额、侧头痛,痛甚呕吐,少腹胀痛,烦热不安,经后缓解。月经周期提前7天,经量多色红。平素口苦口干,烦躁易怒,黄白带下量多有异味,大便干溏不调。舌质暗,边有齿痕,苔黄白厚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行经头痛(肝火上炎兼肝阳上亢),带下(湿热带下)。
经期紧张综合征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男,47岁,颈肩上背部及左上肢疼痛伴手指麻木,病程半个月。项痹,气滞血瘀证。舌质暗,苔薄,脉弦。颈肩部压痛,颈椎生理曲度变浅,左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,叩顶试验阳性。
气滞血瘀证项痹颈肩疼痛左上肢麻木
查看详情 →
男,49岁。颈部外伤疼痛,下肢活动障碍。颈后C3处压痛明显,活动障碍,颈以下皮感下降,双上肢肌力I~Ⅱ级,双下肢肌力0级。舌澹红、苔薄黄,脉弦细。CT示C3椎体与椎弓根交界处骨质断裂。颈椎骨折伴高位不完全性瘫痪。
气滞血瘀颈椎骨折高位不全瘫神经受压
查看详情 →
22岁女性,主诉闭经,病程1年,伴有卵巢变小。月经初潮12岁,经期喜食冷食,有经不净及游泳史,有痛经史,月经错后未治疗,曾闭经,经治疗后月经基本正常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沉细涩。中医诊断闭经,辨证肝肾亏虚,冲任瘀滞。
气滞血瘀闭经肝肾亏虚冲任瘀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。主诉胃痛、胃胀10余年,加重2月余。病程10余年。中医诊断胃痛,证型脾虚肝郁血瘀证。舌质澹,苔白。脉沉细。病机为脾虚肝郁,气滞血瘀,胃失和降。
气滞胃痛脾虚肝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5岁,男性。主诉脘腹胀痛时作2年,加重2月。病程2年,腹中鸣响,腹部胀满,呕吐未消化食物,痛位不定,食欲不振,形体消瘦,神倦乏力,大便溏少。舌苔薄白,脉细而带弦。诊断为腹胀、腹痛,病位在胃、脾与肝。病因病机为脾胃气虚,肝气失敛,气滞不散,久则脾胃虚弱,肝气乘侮。
慢性胃炎脾胃气虚肝气失敛饮食不节
查看详情 →
14岁男性,右膝关节疼痛,活动受限3小时。右膝前方髌韧带附着处压痛,无明显肿胀,被动极度屈膝和主动伸膝时疼痛更甚。舌质淡,苔白,脉弦。X线片示右膝关节无明显异常,髌韧带附着处软组织肿胀。诊断为胫骨结节骨骺炎,病机为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胫骨结节骨骺炎瘀热入络膝关节疼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9岁。主诉阵发性心前区不适5个月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型气滞血瘀。查体舌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左室扩大,LVEF44%。心电图示心动过缓。既往有贫血病史。二尖瓣2/6SM,下肢轻度水肿。
气滞血瘀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级胸痹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女性,发作性哮喘4年,加重3月。主要症状为哮喘遇冷辄发,伴流涕、喷嚏频作,痰白黏不爽,胸闷咽堵,乏力,大便不畅。舌质暗,苔白厚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哮证,证型为痰浊壅肺,风寒外束。病程长达4年,每遇风冷则发作,痰浊与风寒相合,阻滞气道,致哮鸣有声。
气滞支气管哮喘痰浊壅肺风寒外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。主诉痛经,伴月经超前、量多,经前胸闷烦躁、乳房胀痛,黄白带多。病程自28岁结婚后开始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阴血不足,肝郁气滞,血瘀与湿热交阻。
肝郁气滞经前期痛经阴血不足血瘀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男性。腹泻6年,进食生冷或着凉时加重,大便日3~4行,腹痛即泻,泻后痛减,肛门下坠,四肢不温,怕冷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泄泻,证型为脾肾两虚。病因病机为泄泻日久,脾阳虚损及肾,致脾肾两虚,脾虚气滞。
泄泻脾肾两虚脾阳虚损肾命火衰
查看详情 →
31岁,发热、右胁胀痛、目黄、尿黄1周,胁痛、黄疸,肝胆湿热,湿毒内蕴,肝郁气滞,气血瘀阻,舌质暗红、苔薄腻微黄,脉弦数,巩膜黄染,右胁胀痛拒按,呕恶纳少,小便深黄,TB112μmol/L,DB62μmol/L,ALT186u,HBsAg阳性,B超示肝区光点增强增粗,胆囊壁增厚毛糙
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气血瘀阻黄疸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