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55岁女性,主诉颈、肩、背痛2月余,伴颈部转侧受限、右上肢麻木沉重,肩部放射样痛,右手持物受限。舌质淡红,舌苔薄黄,脉沉弦。诊断为项痹,病因为痰瘀阻络。面色未提及,声音气味未提及,病史提示颈椎退行性变,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。
项痹痰瘀阻络颈肩背痛上肢麻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5岁,男性。主诉尿不畅伴腰骶部疼痛半年,尿频每日10~15次,夜尿3~5次,尿等待、尿余沥不尽,偶有尿白浊如膏状,下腹及会阴部憋胀及针扎样疼痛。脉沉涩,舌暗苔黄腻。肛门指诊前列腺增大,质地硬,有结节,压痛。B超提示前列腺增生症,淋浊。病机为下元虚弱,湿热内蕴,气滞血瘀。中医病名前列腺增生症,证型气滞血瘀型。
气滞血瘀前列腺增生湿热下注下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男,76岁。间断发热伴咳嗽、咳黄痰、周身乏力9个月。双肺CT提示间质性肺炎改变。风热犯肺,肺失肃降。营卫不和。肺气不足,气滞血瘀。面色无华,舌质红,苔黄腻。声音低微,气息短促。脉浮数,脉细弱。
气滞血瘀间质性肺炎肺气不足风热犯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60岁。腹胀腹痛年余,纳减,便结。舌下瘀筋明显,苔根黄腻,脉弦滑。术后气机不畅,气滞血瘀。腹痛(偏于气滞)。术后肠粘连。腹胀腹痛,纳减,便结,舌下瘀筋,苔根黄腻,脉弦滑。
气滞血瘀术后肠粘连腹痛隐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0岁,男性。主诉脘腹作胀1个月。病程1个月。中医病名痞证,证型气滞湿阻。病因病机脾失健运,气机不利,湿胜内蕴化热,影响胃肠功能。望诊舌苔根黄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脘腹作胀,嗳气泛恶,肠鸣,大便烂。切诊脉细。
气滞性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炎湿热蕴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5岁,男性。神疲气怯,胃脘胀痛隐隐,食后加重,得按稍舒,嗳气,纳谷不馨,便溏年余。舌淡苔薄腻,脉细软。中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,辨证为中阳不振,气滞夹湿。
气滞夹湿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阳不振舌淡苔薄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1岁。主诉上腹冷痛1年,加重1月。舌质偏澹,舌苔薄白,脉细弦。上腹下脘附近轻度压痛,胃部稍有振水声。病属胃脘痛,喜温喜按,饮食减少,空腹餐前疼痛,得食稍可缓解,食后又觉脘痛,喜暖,喜按,上腹觉冷,背恶寒,饮食均需热,饮水不多。中虚胃寒,寒凝气滞,久痛入络,饮停中脘。
寒凝气滞慢性胃炎中虚胃寒饮停中脘
查看详情 →
女,58岁,左肩部跌伤肿痛,活动不利3小时。左肩部疼痛,活动不利,伴口干苦,纳呆,大便未解,小便短赤。舌红,苔薄黄,弦脉。左肩部及上臂中上段明显青紫肿胀,压痛,左肩活动不能。左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,气滞血瘀。病因为跌伤,病位于左肩,病机为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骨折肿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。胸前区疼痛间断发作3年余,加重4月。胸闷痛,有针刺感,后背隐痛,劳累后加重。舌质暗,苔薄黄,脉弦。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胸痹,病机为气行不畅,血行无力,瘀血内阻,胸阳痹阻。
气滞血瘀胸痹胸阳痹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37岁,反复腹泻5年,加重1月。腹泻伴黏液、脘腹胀闷、畏寒肢冷、纳差、神疲乏力、夜寐欠安。舌苔白腻,脉细。证属脾之阳气虚弱,失于固涩;运化失常,肠道气滞。
气滞溃疡性结肠炎脾阳虚脾虚湿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9岁,女性。主诉肝区不适伴乏力、纳差。病程较长,自1999年始,反复肝功能异常。临床症状包括神倦乏力、右胁闷胀疼痛、口干苦、纳差厌油。舌象暗红、苔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胁痛,证型脾虚湿阻、瘀毒互结。西医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活动期(代偿期)。病因病机涉及脾虚湿阻、瘀毒互结。
肝癌前病变瘀毒互结脾虚湿阻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病程40天。主诉右眼视力下降,视物如在云雾中,伴右侧偏头痛、胸中不舒、失眠。舌质赤,脉细弦。视力眼前指数,瞳孔对光反应迟钝。眼底视盘水肿,网膜水肿,视网膜静脉高度怒张、纡曲,动脉较细,视盘附近点状出血,黄斑区星芒状渗出。诊断右眼视盘水肿。辨证肝郁气滞,水湿瘀阻。
肝郁气滞右眼视盘水肿水湿瘀阻痰瘀水湿
查看详情 →
32岁,结婚8年未孕,月经紊乱,经期下腹胀痛有血块,块出痛减,腰酸乏力。舌黯红,边有瘀点,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病名:全不产,证型:肾虚血瘀。病因病机:肾虚兼血瘀。望诊:舌黯红,边有瘀点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月经紊乱,经期腹痛有血块,腰酸乏力。切诊:脉弦细。
原发性不孕症肾虚血瘀月经紊乱经期腹痛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9岁,突发右眼视物不清伴疼痛10天。右眼视盘边界不清,边缘有出血,舌偏红,苔薄白腻,脉弦。中医诊断为右眼目系暴盲,证型为肝郁气滞。夜寐欠安。
肝郁气滞目系暴盲视物不清疼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三十余岁,眩晕每日三五次,醒时亦感不快,晕时先恶心,身上出汗,吐痰。面色惨淡,精神疲倦。脉象四至平和。病机为中气不足,致痰停中州。病因属中气不足,寒痰停滞。舌象未提及,声音气味未提及,病史未详述。脉象平和。
眩晕中气不足寒痰停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,痛经渐进性加重4个月。主诉痛经,病程4个月。中医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。证型气滞血瘀,寒凝胞脉,冲任瘀阻。舌质黯澹,边有瘀斑,舌面澹青,脉弦紧,尺脉沉取。小腹胀痛,经前明显,伴有乳胀、肛门下坠感,经量多,色澹红,质清稀,小腹冷胀疼痛,腰酸背痛。
气滞血瘀痛经加重寒凝胞脉冲任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嗜酒中伤,湿留气滞,脾阳不运,饮停中州,噎膈。面色萎黄,舌苔厚腻,脉弦滑。中气薄弱,形瘦,大便溏薄,完谷不化,命门火衰,中为痰湿所阻,气机不畅。中医病名噎膈,证型脾阳不运、痰湿阻滞,病因湿留气滞、嗜酒伤脾、命门火衰。
湿阻气滞噎膈脾阳不运中气薄弱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3岁,全身乏力、肝区疼痛、腹胀、腹泻、溏便、纳差、多梦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属肝脾,证型为湿热(毒)内蕴,气阴两虚,气滞兼有湿热。望诊舌质正常,苔淡黄稍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症状及既往肝炎病史。切诊脉中取、沉取均有力而滑。
肝炎湿热内蕴气阴两虚肝脾失调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33岁,女性。主诉头痛、头昏、心悸、乏力、失眠、恶梦、发热、沉默寡言。病程半年。舌质红,舌边尖赤,舌苔黄腻。脉弦滑。辨证为肝郁气滞,痰热内扰。
肝郁气滞抑郁症痰热内扰头昏
查看详情 →
65岁女性,阵发性头晕伴心慌、乏力4年余,加重半个月。面色暗红,舌质暗澹,舌体偏大,舌苔薄腻,脉弦细滑。中医诊断为眩晕,证属肝阳上亢,气虚痰阻型。平素劳累,性情急躁,喜食咸辣甘甜,高血压病史4年,颈动脉硬化并斑块形成,颈椎病。
高血压肝阳上亢气虚痰阻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