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,47岁,癥瘕,子宫肌瘤,经期超前,腹痛,血块,腹胀重坠,少腹疼痛,喜暖恶凉,带下清稀,气腥色白,腰疫胀,身懒形疲,头晕,慢性病容,面色黄白,神情抑郁,短气懒言,脉沉细而弦,舌苔薄白,肝气郁结,气滞血瘀,脾虚湿盛,营血不足,肝郁气滞,脾胃虚弱
肝郁气滞癥瘕脾胃虚弱营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2岁,女性。主诉颜面及双下肢水肿,伴活动后胸闷、气短。中医诊断水肿,证型阳虚水泛。病位在脾、肾、膀胱,病机为脾肾阳虚,膀胱气化失司,水湿泛滥。舌象澹红,苔白厚,脉象沉细。
气滞紫癜性肾炎脾肾阳虚膀胱气化失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8岁,女性。主诉双眼视力下降半年。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青盲,证型肝郁气滞证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精神抑郁,月经不调,胸胁胀痛,食少太息,口苦。双眼视力0.3,加镜无助,视盘苍白,黄斑部暗,中心凹反射弱,视野向心性缩小,有中心暗点。
肝郁气滞视神经萎缩肝肾不足精神抑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6岁,女性。主诉胸闷、左胸疼痛、憋喘反复发作20余天。中医病名胸痹,证型肝滞气逆血瘀。舌暗红,苔薄白,脉沉弦。病程20余天,病机为肝郁气滞,上逆犯胸,气阻血瘀。
肝郁气滞胸痹气阻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林某,40岁,主诉脐下少腹部时常疼痛,时作时缓,伴有胀闷感,病程反复。中医诊断为厥阴腹痛。证型为肝气郁滞。病因病机为肝气不舒,气机阻滞,不通则痛,影响膀胱气化,致小便频数。舌质稍红苔薄白,脉弦略数。二诊、三诊、四诊舌质澹红苔薄白,脉弦略数或弦细。病情变化表现为腹痛减轻,尿频改善。
肝郁气滞厥阴腹痛肝气郁结气机阻滞
查看详情 →
62岁女性,主诉冠心病,形体瘦弱,精疲力倦,胸闷心痛,咳嗽气喘,多痰,腹胀食少。脉弦滑,舌苔厚腻。中医病名冠心病,证型属痰浊阻络,病因病机为痰湿内阻,气机不畅。望诊见形体瘦弱,舌苔厚腻;闻诊未提;问诊见精疲力倦、胸闷心痛、咳嗽气喘、多痰、腹胀食少;切诊脉弦滑。
气滞冠心病痰阻心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终日饮酒,肺气大伤,喘咳上气,肝脾两伤,气滞血瘀,湿热稽留,正虚邪实。面色黄,舌象灰黄如酱垢,脉滑沃。目黄如疸,腹大如鼓,食后饱胀,龈衄时发。病程较长,症见腹胀、黄疸、出血、湿热稽留、脾虚湿胜、肝郁气滞。
肝硬化腹水黄疸浮肿
查看详情 →
27岁男性,主诉小便滴沥不畅,欲出未尽伴少腹坠胀周余。脉数细滑,舌白腻稍厚,精神忧郁。腹部检查腹软,无包块及压痛。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(+++),卵磷脂(+),尿常规白细胞(+)。中医诊断淋证,证型为肝郁气滞、湿热下注。
肝郁气滞淋证湿热下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,33岁。主诉右侧颈部肿痛,伴寒战发热,体温38~39℃。病程半月。中医病名:瘿病。证型:邪入少阳,枢机不利,痰浊阻滞。病因病机:外感邪气,传入少阳,正邪分争。望诊:舌质红、苔薄黄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寒热往来,心悸,睡眠多梦。切诊:脉弦细数。二诊脉弦细数,舌脉同前。三诊舌暗红、苔薄黄。四诊脉弦,舌红、苔薄黄。五诊脉弦,舌红、苔薄黄。
亚急性甲状腺炎瘿病少阳证寒热往来
查看详情 →
女,53岁,咳嗽10天,咽痛,咳痰黄粘,夜间加剧,畏寒,已绝经。舌稍红、苔薄黄腻,脉弦滑。咳嗽,痰热蕴肺。外感风寒,肺失宣肃,津液不布,聚而为痰,痰热内蕴。
咳嗽痰热蕴肺肺气上逆津液不布
查看详情 →
女,44岁,上腹部疼痛,阵发性加剧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:脾痹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:肝气郁结,脾胃壅滞,气机失调,湿热壅塞中焦。面色苍白,舌苔薄黄,脉沉弦,症状包括辗转不安、呕恶频作、右上腹疼痛拒按、腹肌紧张、体温升高、大便不通。
气滞湿阻急性胰腺炎脾痹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8岁。主诉左踝肿痛,活动受限2小时。左踝部肿胀,局部畸形,压痛阳性,活动困难,患肢血运较健侧差。DR提示左三踝骨折伴胫距关节半脱位。中医诊断为骨折,左胫距关节半脱位,辨证为骨断筋伤,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左三踝骨折胫距关节半脱位骨断筋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0岁,男性。主诉哮喘十年,每年入秋发作,气喘痰多,平卧困难。刻下症状包括呼吸喘促、咳痰稀薄、喉有哮鸣、唇色紫绀、张口抬肩。舌淡暗红,苔薄,脉沉涩。两肺明显哮鸣音。胸片示慢支、肺气肿。甲皱微循环示血管襻细,血流缓慢,红细胞重度聚集。辨为寒痰袭肺,痰瘀互结。
支气管哮喘寒痰袭肺痰瘀互结肺气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8岁。主诉会阴部疼痛不适年余,加重伴尿频、尿急、尿痛1个月。小便灼热疼痛,尿频、尿急,小便黄赤,心烦眠差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前列腺液常规示卵磷脂小体减少,白细胞(++),脓细胞(+)。中医诊断为肝气不疏,湿热下注。病因病机为肝气不疏,湿热下注,流注下焦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
肝郁气滞前列腺炎肝气不疏湿热下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胸闷如窒息感,胸部刺痛,遇寒或劳累后加重,病程反复,半月加重。面色灰暗,皮肤有色素斑,手足凉,畏寒怕冷。舌质紫暗,苔白腻,脉沉涩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证属寒凝心脉,气滞不通。病因为寒凝血脉,气血痹阻。
气滞胸痹寒凝心脉血瘀
查看详情 →
男,50岁,气闷,心悸,有痰,病程较长,肺气不足,脉道不利,痰阻气滞,心神失养,舌红,苔薄,口干,脉促不齐,脉细数,稍口干,有时下肢微肿,心率104次/分,房颤,视网膜动脉硬化
痰阻气滞风心病肺气不足心神失养
查看详情 →
女,37岁,小产后腹胀5天。腹胀如鼓,难以平卧,胸胁痞闷胀满不舒,触之无形、压之无痛、柔而喜按,心烦不宁,善叹息,乏力,自汗,纳差。舌质淡,脉弦。证属肝郁气滞、气血亏损。
肝郁气滞产后腹胀气血亏损心烦不宁
查看详情 →
黄某,52岁,胸闷痛牵背,短气3年,伴有头晕、善太息、便秘。脉弦滑数,舌黯红。中医诊断为胸痹证,证属痰热夹瘀。痰热互结,气滞血瘀,痰瘀痹阻胸阳。症状表现为胸闷痛、掣背,舌黯红,脉弦滑数。病程3年,病史中有冠心病心绞痛诊断。
气滞血瘀胸痹证痰热夹瘀痰瘀痹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5岁,女性。主诉为发现胸水半个月。病程为半个月。中医病名为悬饮,证型为痰湿蕴肺,饮停胸胁。舌象质澹,舌尖红,苔白稍腻。脉象滑。病机为痰湿中阻,血行不畅,兼有肾气亏虚。
气滞津停胸水痰湿蕴肺饮停胸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8岁,男性。记忆力明显减退,表情澹漠,反应迟钝,吐词不清,流涎,性格孤僻,行为奇异,失眠,兴奋语多,语无伦次,理解、判断困难,生活不能自理。气血瘀阻,运行不畅,蒙蔽神明,元神之府扰乱而致痴呆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血瘀气滞记忆力减退元神扰乱情绪不稳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