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,72岁;主诉:伤暑后恶寒发热身痛,近半月肢节肌肉烦痛,精神沉困,嗜睡,头目胀痛昏重,时发寒热,胸脘痞闷,渴不欲饮,小便黄热,大便溏而不爽;病程:两月;中医病名:暑湿;证型:暑湿久羁;病因病机:暑湿侵袭,湿性缠绵,湿热郁蒸,蒙蔽清窍;望诊:舌苔灰黑相兼厚腻;闻诊:无明显异常;问诊:精神沉困,嗜睡,头目胀痛昏重,胸脘痞闷,渴不欲饮,小便黄热,大便溏而不爽;切诊:脉细缓。
伤暑湿热郁蒸湿阻气机太阴脾肺
查看详情 →
28岁女性,产后自汗、盗汗2月,动辄汗出,夜间汗湿衣被,纳可,眠欠佳,腰酸,大便干,起夜2~3次。舌淡暗,苔薄白,脉弱。气阴不足,气虚固摄不全,阴津自溢。
产后自汗产后盗汗气阴不足乳汁亏少
查看详情 →
女,52岁,胃脘部胀痛反复3年余,近1周加重。胃脘部胀痛,胃内及食道烧灼感,口干欲饮,食欲减退,乏力嗜睡,精神不振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化。胃痛(气阴两虚证)。胃黏膜红白相间,以白为主,血管透见。口干欲饮,胃内及食道烧灼感,乏力嗜睡,精神不振。脉象未提及。
气阴两虚胃痛胃阴不足虚热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4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心慌、胸闷、心前区不适,夜间发作而惊醒,伴眠差、精神倦怠。病程自今年初以来,工作紧张、睡眠不足。舌红裂纹,少津。脉结代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气阴两虚,心神不宁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不足,血脉不畅,心神失养。
气阴两虚心悸心神不宁脉结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,主要症状为心中惊惕阵作、心慌、夜寐不酣、多梦早醒、动则易汗、心烦口干、饮水多。面色油光多脂,舌质黯红,苔薄腻有粘沫,脉结而涩。中医病名为心律失常,证型为心经郁热,痰瘀内阻,心神失宁。病机为痰瘀内阻,心神失宁。四诊信息包括望诊面色油光多脂,舌质黯红,苔薄腻有粘沫;闻诊未提及;问诊包括心慌、夜寐不酣、多梦早醒、动则易汗、心烦口干、饮水多;切诊脉结而涩。
气阴两虚心律失常心经郁热痰瘀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2岁,女性。主诉畏寒肢冷,身疲乏力,气喘胸闷,活动加剧,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难复。病程6年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型肾阳虚衰,痰水互结。望诊舌质澹胖边有齿印,苔白厚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未提及。切诊脉沉缓。
心功能不全肾阳虚衰痰水互结畏寒肢冷
查看详情 →
男,58岁,甲状腺肿大,腰膝酸软,失眠多梦,口干,小便多,大便干结,不思饮食,乏力,喉中有异物感。瘿病,证属气阴两虚,津亏痰结。舌淡红,苔白腻,脉沉细,尺部尤甚。
气阴两虚甲亢津亏痰结腰膝酸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8岁,女性。多汗,入睡困难3年,多恶梦,口渴,怕热,耳鸣,听力下降,手心热,足心凉。阴阳失和,心神失养。面色正常,舌质红,舌苔薄。声音正常,无特殊气味。问诊示纳可,二便调,病程3年。脉弦细。复诊时汗出减少,睡眠改善,仍失眠,表情抑郁,怕热,有时心慌。气阴两虚,心神失养。脉弦细。
气阴两虚多汗症失眠心神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8个月,主诉双眼视力失明5个月。双眼无光感,双瞳孔扩大,对光反应消失,眼球震颤,眼底视乳头苍白,动脉细。舌质正,脉平,指纹略紫透风关。中医诊断为双眼青盲、双眼辘轳转关症。辨证为玄府郁闭、肝肾不足。
气阴两虚青盲辘轳转关症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刘某女,19岁。大便干3年,食欲不振1个月。面色萎黄,形体消瘦。舌澹红,苔薄黄,脉细。慢性浅表性胃炎,返流性食道炎伴糜烂,十二指肠炎。便秘(气阴两虚,胃中郁热)。病机为气阴两虚,胃中郁热,脾虚不化,气血不足,津液亏少,大便燥结。
气阴两虚便秘胃中郁热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男性,反复咳嗽,咯脓腥痰2年。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,舌澹苔腻灰黑,脉细弦数。阵发性胸中潮热,胸痛,咽痒即咳,咯大量腥臭黄绿暗红黏痰,口渴,思冷饮,乏力,气怯,大便溏。中医诊断肺痈,证属肺肾气阴两虚,灼肺成痰。病机为肺肾气阴不足,虚火内生,炼津为痰,痰阻气闭,气血不畅,血败肉腐化脓。
肺肾气阴两虚肺脓疡痰热形削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2岁。主诉心悸、动则气喘、夜间不能平卧,病程2个月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心气阴虚,肺瘀生水,瘀而化热。望诊舌质暗红苔黄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有心悸、气喘、气短乏力、夜间不能平卧、上楼气喘、咳嗽咯黄痰、小便略少、下肢肿、纳少、大便偏软。切诊脉细数。
心气阴虚肺瘀生水瘀而化热心功能不全
查看详情 →
9岁男性,支气管哮喘病史5年余,遇气候变化诱发,本次发作1周。面色皖白,目眶灰黯,咳嗽喘促,痰少质稠,喉中痰鸣有哮声,两肺满布哮鸣音及干罗音,自汗盗汗,四肢欠温,胃纳不佳,遗尿,大便偏干,唇红,舌质偏澹,苔白厚腻带燥,脉细弱而滑。诊断为支气管哮喘。
气阴两虚支气管哮喘痰热壅肺肺气不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3岁。腰痛乏力2年,下肢肿11个月。面色萎黄,精神不振,腰痛,双下肢水肿,畏寒乏力。舌质红,苔白腻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肾衰病,证属下焦湿热,伤及于肾,肾衰水泛,湿浊化生。病程中因肾结石致梗阻,后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。
气阴两虚肾衰水泛脾肾阳虚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男性。主诉咳嗽8个月,因外感而发病。既往便溏反复2年余。初诊症状包括咳嗽、咳痰少、喉痒、夜寐欠佳、咽微充血。诊断为咳嗽(慢性咽炎),证型为脾肺气虚证。病因病机为便溏两年余,脾气本虚,不能卫外,易感风邪,风舍于肺则令人咳。望诊见咽弓充血。舌象见苔薄白。脉象未明确提及。
慢性咽炎脾肺气虚肺气不足风邪犯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5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、食欲不振、消瘦。病程自1997年2月起,持续约3年。中医病名为食道癌,证型为气阴两虚,癌毒积聚。望诊见舌淡、苔薄白,切诊见脉细弱。问诊见胸闷气急、纳食不香、夜寐不宁、形体消瘦、神疲乏力。后续症状变化表现为咳嗽、痰黏色黄、舌苔灰黑、脉濡数,证属肺胃不和,脾运不佳,湿热内蕴。
气阴两虚食道鳞癌癌毒积聚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,主诉乏力、消瘦、体重下降,伴多饮、多食、多尿,病程2个月。中医病名消渴,证型肺胃热盛,化燥伤阴。望诊面色不华,舌红少津,苔黄腻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烦渴引饮,小便频数,体倦乏力自汗,口干舌燥。切诊脉滑数。
气阴两虚消渴肺胃热盛阴虚燥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4~72岁,男性多于女性。主诉包括胃胀满、腹胀、早饱、纳呆、嗳气、恶心、胃痛、胃寒。舌象以薄白苔为主,部分见黄苔、白腻苔、黄厚腻苔,舌体胖、有齿痕,舌质偏澹,舌边红,舌暗,舌裂纹,地图舌。舌苔变化反映脾虚、湿热、气阴虚等病机。脉象未提及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包括慢性胃炎、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、复合溃疡。病因病机涉及脾虚有湿、湿热内蕴、气阴两虚。
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舌苔黄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1岁,女性。主诉甲状腺肿大伴甲状腺功能亢进近1年。症状包括动则心悸、汗出、目胀。两目外突,两侧甲状腺肿大,质地偏硬,两手震颤。舌红,中有裂纹,苔薄,脉细数。诊断为甲状腺肿大伴甲状腺功能亢进。辨证为阴虚阳亢,痰瘀互结。
气阴两虚甲状腺功能亢进阴虚阳亢痰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80岁。突发意识不清伴左侧偏瘫26天。舌红,苔薄白。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出血性中风(中脏腑,急性期)。证型为痰热闭窍证。意识不清,左侧偏瘫,双下肢肌力1级,右手可动,左手稍水肿。眼睛无聚焦点,声音引导可转头。鼻饲饮食,气管切开排痰。
气阴两虚出血性中风痰热闭窍瘀血阻络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