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9岁男性,小便频数,头晕目眩,夜寐不安,胃脘胀满,纳谷不香,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滑,尿血,痰湿中阻,瘀毒下注证,病位在中下二焦,痰湿瘀毒,下注膀胱。
浊阴不降膀膀癌术后尿血痰湿中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形体衰弱,声低气怯,搀扶而行,口中浓痰,昼夜不宁,小便短少,大便不利,舌红,苔花剥,脉沉。脑胶质瘤术后1年半,近3月症状加重,反复头晕,恶心呕吐,阵发抽搐。痰热上蒙清窍,血瘀风动。
浊阴不降脑胶质瘤痰热上蒙血瘀风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出现外寒内热、头痛、食少、恶露淋漓、溏泄、汗出不寐、腰嵴酸疼。左脉濡小,右脉软弱。诊断为心脾内虚,奇经失职,中气下陷不能升举其阳。病机为血病由于气病,气病导致中气下陷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
浊阴不降小产后心脾内虚中气下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急性菌痢及高热后两眼视力减退,病程20余天。中医诊断为两眼急性球后视神经炎。辨证为脾胃受伤,脾阳不振,浊阴不降,病邪上攻双目。形体瘦赢,精神倦怠,懒言无力,纳谷不香,脉虚弱,舌质澹红,苔薄白。视力检查示右眼1市尺数指,左眼光感,瞳孔对光反应迟钝,视盘边缘模煳,黄斑中心凹反射存在。
浊阴不降球后视神经炎脾胃受伤脾阳不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女性,主诉发作性头目昏沉1月。症状包括头目昏沉、汗出较多、头痛、眼花、纳呆、口苦、咽干、身困乏力、心烦易怒、腰痛、下肢放射性疼痛、大便稍干。血压140/90毫米汞柱,脉细濡、稍滞涩、寸脉稍大,舌质暗红、舌苔白腻。中医诊断眩晕,辨证脾湿肝郁,胆胃上逆,肺气不降。
浊阴不降眩晕脾湿肝郁胆胃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,产后失眠半年。主要症状包括难以入睡、入睡后易惊醒、眩晕、胸闷恶心、倦怠神疲、大便时干时稀。舌质淡红,苔黄腻,脉濡滑数。中医诊断为湿热中阻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
浊阴不降产后失眠湿热中阻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23岁,鼻涕量多,头目作胀,偶有痛感波及大脑,四肢乏力,病史10多年。鼻窦炎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,肺气不能宣通鼻窍,久则血脉瘀滞。舌苔薄白,脉微涩。
浊阴不降鼻窦炎清阳不升肺气不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,主诉面色萎黄无华,肢体及颜面浮肿,纳食不馨,呕恶,口微干,尿频量少,大便成形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血压138/50mmHg,血肌酐850μmol/L。中医诊断肾衰,病机为肾气受损,肾阴暗耗,水不涵木,肝阳上亢,湿浊内蕴,肺气失宣。病程较长,属慢性肾功能不全。
浊阴不降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43岁。头痛3年,突发头晕头痛,恶心呕吐,前额眉棱骨明显,头痛沉重闷胀如裹,双目视物不清,如隔层纱布。面色㿠白,舌淡苔白,脉濡涩。痰饮水湿内聚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,中阳不振,饮停内阻,气血不畅。前额头痛。
浊阴不降前额头痛痰饮内聚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女,39岁,头昏眩晕,恶心、耳鸣、心悸气短、头不能左右转动、口干苦,病程每年5~6月发作。中医病名眩晕,证型脾虚生痰,痰湿蒙蔽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望诊舌红苔黄,闻诊无特殊,问诊有耳鸣、心悸、头不能转动、口干苦,切诊脉沉细。
浊阴不降梅尼埃病痰湿蒙蔽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男,40岁,眩晕3个月,恶心呕吐,耳鸣耳聋,颈项强痛,面色苍白,闭目自汗,舌澹体大,舌苔白薄而滑,脉滑短有力。诊断为眩晕,证属脾虚失运,水湿内停,聚湿生痰,痰浊交阻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
浊阴不降眩晕脾虚失运水湿内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6岁,男性。主诉尿意频频而排尿甚难,有时尿闭,病程8年。中医诊断为心肾不交,水火无制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描述尿意频繁、排尿困难,病史较长。切诊未提及。
浊阴不降癃闭淋浊心肾不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8岁。腹泻1月余。慢性肠炎病史十余年,遇寒饮食不当诱发。大便溏泄,日2~3行,小腹冷痛,喜暖喜按,腹胀肠鸣,纳差,面色无华,神疲乏力,手足发凉。舌淡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为脾阳虚弱,湿浊不化,下注为泻。
浊阴不降慢性肠炎脾阳虚弱虚寒之象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4岁,男性。主诉反复头晕耳鸣,病程自1997年起。中医病名眩晕,证型元气衰弱,虚风夹痰。病因病机为元气不足,痰浊内阻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望诊面色无华,舌质澹、苔白略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头晕耳鸣、视物旋转、头痛恶心、神疲乏力、胸脘痞闷、纳差不香。切诊脉沉细。二诊舌澹红、苔白,脉细;三诊舌澹红、苔薄白,脉细。
浊阴不降眩晕元气不足痰浊内阻
查看详情 →
73岁男性 脘腹胀满不适半月余 慢性萎缩性胃炎史十余年 脘腹胀满 嗳气 咽喉似有物阻 痰多 纳谷不馨 大便数天一次 口不渴 夜寐不安 脾虚痰凝气阻 痞满 肝气郁结 气机不畅 脾失健运 痰气壅塞中焦 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
浊阴不降痞满肝气郁结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轻时眩晕、心下筑筑、悸惕不安、腹胀、哕呃、四肢麻木乏力。病因因劳累后饮冷水,水停心下,湮没脾胃之阳气,浊阴不降,清阳不升。中医病名属眩晕,证型为水饮停聚,病机为心下有支饮,苦冒眩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症状及诱因,切诊未提及。
浊阴不降眩晕水停心下脾胃阳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51岁。眩晕5年,伴神倦懒言,头额及脑后冷痛,泛泛欲呕,腰臀及下肢寒冷,肘膝关节酸楚,纳少,白带清稀量多,大便稀,夜尿多,唇甲青紫。舌淡苔白津润,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为中寒眩晕,病机为阳微阴盛,寒湿中阻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
浊阴不降中寒眩晕阳微阴盛寒湿中阻
查看详情 →
72岁男性,头晕头沉10年余,伴下肢肿、便干结、胸闷、健忘。舌质暗,苔白滑腻,弦脉。痰瘀内阻,清窍不利,病机为痰瘀闭阻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,胸阳不振。
浊阴不降脑梗死后遗症痰瘀内阻清窍不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9岁,女性。主诉头晕、黑蒙、头重如裹、乏力。病程2月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肝阳上亢,痰瘀互结。病因病机为脾失运化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,痰湿上扰清窍,兼血瘀。舌澹红苔白,脉沉弦。
浊阴不降肝阳上亢痰瘀互结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62岁女性,主诉眼红、酸痛、头昏、乏力、羞明、视物昏花、胸闷、咳痰、便溏,病程8个月。舌淡苔黄腻,脉弦数。中医病名为眼疾,证型为脾胃湿热,病机为中焦聚湿生痰化热,气机失调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望诊见舌淡苔黄腻,闻诊未提,问诊见咳痰、便溏、头昏、胸闷,切诊脉弦数。
浊阴不降急性结膜炎脾胃湿热气机失调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