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1岁女性,右上腹隐痛窜及胁背,口干苦,尿黄,纳差神疲,舌边红苔薄白,脉弦滑。肝脾不和,湿热内蕴。肝内胆管结石,病程约半年。
肝脾不和湿热内蕴肝内胆管结石口干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女性,主诉慢性肝炎3年,胁肋持续疼痛,口苦不欲饮,纳少腹胀,恶食油腻,呃逆,心烦急躁,头晕乏力,大便不畅,小便黄。舌边红,苔黄腻,脉沉弦滑。中医病名属胁痛,证型为气郁肝热,肝木乘土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,横逆犯胃,脾失健运,湿热内蕴。
肝脾不和慢性肝炎肝郁气滞肝经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5岁。主诉右胁胀痛,口干不苦,纳食减少,乏力,大便不爽。舌质澹红,苔白厚如积粉,脉缓。中医诊断胁痛,证属湿热之邪伏于膜原型。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,湿热疫毒相困,结而不散,湿热助长疫毒,疫毒滋生湿热,互为因果。病变脏腑涉及肝脾,脾失健运,湿浊内生。
肝脾不和湿热疫毒脾失健运湿浊内生
查看详情 →
55岁男性,发热不恶寒,发无定时,体温37.5℃~39.5℃,面色萎黄晦暗,肝脾肿大,口干纳呆,小便微黄,舌澹红苔黄厚腻,脉弦数,病程4个月,反复发热两年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湿热内蕴,肝脾不和,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,肝脾不和。
湿热内蕴肝脾不和高热肝脾肿大
查看详情 →
女,38岁,两胁胀痛、口苦咽干、腹部痞满、纳差便秘,病程近2年。肝郁气滞,肝脾不和。面色萎黄,舌红苔黄腻,脉弦细。两胁胀痛,上腹满闷拒按,口苦恶心,纳差厌油,尿黄,大便便秘。
肝脾不和湿热内蕴肝郁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7岁。主诉腹痛、肠鸣腹泻1年。现症包括肠鸣腹泻、大便稀溏或如水样、脘腹胀满、恶心纳差、口干苦、疲乏无力。舌质澹红,苔黄腻。脉濡数。中医诊断为久泻,证型为脾胃气虚、湿热内蕴、寒热互结。病机涉及脾胃气虚、湿热内蕴、寒热互结。
湿热内蕴肝脾不和久泻脾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35岁,右胁痛反复8年余,右胁胀痛,胃不适,神疲乏力,腰酸,便软,尿黄,左脉细,舌边暗紫,苔薄黄少津,肝脾不和,湿热内蕴,气阴两虚,既往肝病史,劳累及南方出差加重,习惯熬夜饮酒,肝功能指标偏高。
肝脾不和湿热内蕴右胁痛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4岁,男性。倦怠乏力,纳呆,失眠,心烦,口苦,咽干,身有低热,腹部膨隆,青筋显露。舌焮红,苔腐腻,脉弦数。中医诊断肝癌(肝着)。病程自2008年5月起,现病史明确为原发性肝癌,既往有乙肝病毒携带及肝硬化病史。
肝脾不和湿热内蕴肝癌肝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。肠癌术后9月。食欲好,肝区偶疼,大便稀,腹稍胀,手术部位稍疼。舌质稍红,苔白稍厚,脉沉弦。舌暗红,苔黄白厚,脉沉弦。舌暗红,黄苔,脉沉细滑。舌红,薄黄苔。舌红,薄白苔,脉细滑。舌红,薄黄苔,脉沉细滑。病程9月。中医病名:肠癌。证型:肝木克土,湿毒蕴内;湿热蕴毒,肝脾不和;湿热内蕴,气滞血瘀;气阴不足,肺热内蕴;气阴不足,瘀毒内结。病因病机:湿毒蕴内;湿热蕴毒;湿热内蕴;气阴不足;瘀毒内结。
湿热内蕴肝脾不和结肠癌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女性。主诉胁肋胀痛反复发作5年,加重2周,伴腹胀、尿黄。既往史有胆囊摘除术及肝管多发结石。初诊脉弦细,舌苔黄。辨证为湿热蕴胆证,病因病机为湿热蕴胆,气机受阻,疏泄失职。二诊症状减轻,舌淡红苔白,脉缓。辨证为肝胆失疏,肝脾不和。
肝脾不和胆石症术后湿热蕴胆肝胆失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9岁,男性。主诉为食欲下降、恶心、小便发黄、面目及皮肤黄染、右胁隐痛。病程20天。中医病名为黄疸,证型为湿热毒邪蕴结于肝胆。望诊见目黄、全身皮肤黄染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食欲下降、恶心、小便发黄、右胁隐痛。切诊见肝大、肝下界在右肋缘下2cm,肝质软,有压痛,脉沉缓,舌苔薄白。
湿热内蕴肝脾不和急性黄疸性肝炎肝胆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2岁,女性。主诉慢性肝炎多年,肝功能异常。主要症状为肝区痛,大便燥结。中医病名为慢性肝炎,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及肝区痛、大便燥结及病程多年,切诊未提及。
肝脾不和湿热内蕴慢性肝炎肝区痛
查看详情 →
陆某,男,39岁。乏力、视物模糊半月余。乏力、纳差、食后腹胀、多梦、记忆力减退、早泄、大便偏烂。舌质红苔薄白,脉沉。中医诊断肝着,证型肝肾不足证。舌质红苔薄腻,脉小滑。舌质红苔薄白,脉滑。
湿热内蕴肝脾不和慢性乙型肝炎肝肾不足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女性,主诉面肿、失眠半年,病程28年。中医病名属肝病,证型为肝脾不和,湿热内蕴。面色晦暗,舌质澹红,苔白腻,脉沉滑。主要症状包括乏力、颜面微肿、口苦、口中有异味、失眠、心烦易怒、四肢酸困、排便不畅、月经量少。病史中有乙肝“大三阳”,肝功能异常,肝硬化早期。
肝脾不和湿热内蕴乙肝大三阳早期肝硬化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男性。黄疸日益加深,肝功能损害严重,诊断为重症瘀胆型肝炎(甲型)。面色青灰而晦暗,腹胀,蜘蛛痣,肝肿大,肋下5.8cm,脾脏轻度肿大。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/L,直接胆红素220μmol/L,ALP26u,ALT58u,AST42u,γ-GT192u,HAV-IgM(+)。
肝脾不和湿热内蕴重症肝炎瘀胆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6岁。疲困乏力、肝区疼痛、脘胀腹满、恶心,病程2个月。中医病名为肝病,证型为肝气郁结、血热有瘀。病因病机为肝经气血郁滞、木不疏土、肝脾不和。面色暗萎黄,舌象未提及。脉象弦细稍数。问诊提及疲困乏力、脘胀腹满。切诊脉象弦细稍数。
肝脾不和湿热内蕴肝气郁结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8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肝区疼痛、腹胀、纳谷减少、小便色黄。病程为1988年12月起病,近月症状加重。中医病名为乙型肝炎,证型为肝脾不和,湿热内蕴,由实致虚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细弦。
肝脾不和湿热内蕴乙型肝炎肝气不舒
查看详情 →
3岁男童,发热12日,倦怠,恶心呕吐,食欲不振,口微渴,大便溏,溲黄赤,目肤黄,腹胀,体温37.7°C,巩膜皮肤黄染,肝于肋缘下三横指,质软,有压痛及肝区叩击痛,舌苔白腻。肝功能异常,尿胆元(十),尿胆素(+),胆色素(十)。诊断为传染性肝炎。
肝脾不和湿热内蕴傅染性肝炎肝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8岁,女性。主诉右胁疼痛,腹胀,纳呆,溲黄一月余。中医病名乙型病毒性肝炎,证型肝脾不和,湿热内蕴,由实致虚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细弦。面色尚正常,巩膜无黄染。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,两对半化验结果同前。
肝脾不和湿热内蕴肝炎后胁痛肝区疼痛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43岁,男性。主诉两胁时痛,左重于右,病程数年。中医病名胁痛,证型肝脾不和、湿热内蕴。面色尚可,唇色偏暗,舌胖齿痕晦暗,苔灰腻而厚,脉弦数。
肝脾不和湿热内蕴胁痛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