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岁男性,腹部疼痛,大便不解,两胁作胀,冷汗淋漓,辗转呻吟,病程较长。肝寒胃冷,寒湿凝滞,木不疏土。脉弦紧,舌质略青,苔白腻,面色青黯,不思食,表情苦楚。
腹痛肝寒胃冷寒湿凝滞大便不通
查看详情 →
男,49岁,主诉饥饿时胃脘隐痛,喜按,得热饮缓解,病程10余年,近2年便漆黑样粪,伴头晕耳鸣、心悸、乏力,晨起晕倒。面色无华,神疲懒言,舌澹苔薄,脉细缓无力。证属脾胃阳虚,统血无权。
脾胃阳虚统血无权便血远血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三十余岁女性,四肢厥冷,指甲紫黑,面色晦暗,腹痛,呕吐,泄泻稀水。六脉伏沉,舌苔灰黑。诊断为寒食滞。病因食桃实与包面等味,胃中寒滞,脉道闭塞,胃中酵素变为炭素。
寒食滞胃中寒滞脉道闭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女性,主诉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,表现为恶心、剧烈呕吐、不能进食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化疗后胃气失和,证属脾胃虚弱、气逆痰阻。病程为化疗期间出现。
化疗反应胃气上逆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1岁,男性,主诉胃脘疼痛4年余,近月大便黑如柏油状,潜血阳性。面色白,神疲嗜卧,纳呆食少,午后腹胀。舌质澹,边有齿痕,苔白,脉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,摄血无权。证属脾虚失摄,病机为脾虚不统血。
脾虚失摄便血胃痛面色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2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大便溏泻20余年,加重半年,每日大便2~4次,甚则10余次,脘腹隐痛,喜温按,肠鸣,腹胀恶心,纳呆食少,倦怠乏力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泄泻,证属中焦虚寒。二诊时舌稍暗红,苔薄微黄,脉沉细小弦。病程长,病情反复,涉及脾阳不足,运化失职,水谷清浊不分。
慢性肠炎泄泻中焦虚寒脾胃虚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1岁,女性。主诉间断性血便、齿衄、皮肤紫癜5月,加重1月。面色皖白无华,牙龈出血,血便色暗红,每日3~4次,全身皮肤散在紫癜,四肢为重,头晕、疲乏、气短、便溏、纳呆、畏寒肢冷、口干渴、心悸、心慌、动则加剧,舌质澹红、舌体胖大、边有齿痕,苔薄黄少津,脉沉细数。中医诊断血证。辨证脾阳亏虚,统摄乏力,胃热内盛,迫血妄行。西医诊断获得性FⅡ、Ⅶ、Ⅺ、X缺乏症,失血性贫血。
血证脾阳亏虛胃热内盛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腹泻伴胸脘部疼痛半年。腹泻腹痛下坠,大便伴白色黏液,胸胁疼痛纳差,消瘦乏力气短。舌质暗,苔白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泄泻,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调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或黄厚腻,脉弦细或沉细。
泄泻肝脾肾失调肝经血虚木郁化热
查看详情 →
腹中绞痛,烦躁不安,呕吐,泄泻,四肢逆冷,口干欲饮,脉细欲伏,舌苔薄腻而黄,病因疫疠之邪,挟暑湿滞互阻,病位太阴阳明,病机清气在阴,浊气在阳,阴阳反戾,气乱于中,病性湿遏热伏,气机痞塞。
腹中绞痛烦躁不安呕吐泄泻四肢逆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3岁,男性,主诉夜间盗汗,需频繁更换衣物。体征见便溏,舌红苔根微黄,脉细,掌热。辨证为湿热内盛。望诊见舌红、苔根微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夜间盗汗、便溏。切诊见脉细、掌热。
汗症湿热内盛热象
查看详情 →
52岁,宿恙胃病,呕吐频频,口味酸,不食数日,奄奄待毙。右三部脉沉细如丝,左脉虚弦。脾胃虚寒,肝木乘脾,土虚木制之象。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,脉沉细虚弦。
胃病脾胃虚寒肝木乘脾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2岁,女性。主诉为腹中雷鸣绞痛,吐泻交作。病情描述包括神识昏蒙,面色面青唇绀,四肢厥逆,冷汗不止,脉象濡微沉细,舌象淡白。中医诊断为寒霍乱。病因病机为卒中阴寒,脾阳大伤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青紫、舌淡白、脉濡微沉细。
寒霍乱脾阳伤阴寒盛胃气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为胃脘不适、胃酸多、黑色大便、面色皖白少华、精神不振、腰酸尿频、口干不欲饮。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,气不摄血。望诊见面色皖白少华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纳少乏力、胃酸多、黑色大便、精神不振、腰酸尿频、口干不欲饮。切诊见脉象未提及。
慢性消化道出血脾肾阳虚气不摄血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65岁,肛门便后物脱出、滴血十年,加重两周。面色萎黄,面目虚肿,神昏气短,四肢无力,心神不安,出虚汗。舌澹红苔薄白,脉沉细。气随血脱,气血俱虚。肛周环形脱出,静脉曲张团,齿线上粘膜充血、隆起、糜烂,有出血点。
脱肛便血气血俱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量多,经血暗红挟瘀块,腹痛,病程1年余,持续出血20余日。中医病名崩漏,证型瘀阻脉络。病因病机瘀阻脉络,血行不循常道。舌质澹,色偏暗,舌面有瘀斑,舌下脉络紫暗。脉小涩。
崩漏瘀阻脉络血色暗红瘀块
查看详情 →
53岁,形体消瘦,面色黑浊,易怒心烦,夜寐梦多急躁,黎明腹泻,小溲色黄,病程8~9年。脉弦细急数。肝郁日久,疏土过甚,阴分早伤,木土不和。舌象未提,声气未述,病史有长期腹泻及治疗无效。
肝郁日久木土不和阴分早伤腹痛加剧
查看详情 →
1岁女童,疹后吐泻10余日,吐泻臭秽,小溲黄浑,腹胀。舌苔薄白,脉数纹紫。余毒未尽,饮食失调,湿热内蕴。
疹后吐泻余毒未尽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23岁女性,妊娠反应伴呕吐、头晕、口干渴、舌红苔薄白、脉缓滑。冲任之气上逆,胃失和降。面色萎黄,舌红苔薄白,脉缓滑。声低气短,无特殊气味。病程反复,曾住院治疗,症状持续5~6天。
妊娠恶阻冲任上逆胃失和降少阳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月,男性。主诉吮乳后频繁喷射状呕吐,伴腹胀、大便不通、心烦气粗、睡眠不安。面色黄滞,口唇红赤,苔白厚,纹紫滞。中医诊断为乳积呕吐。病因病机为稚婴娇弱,人工喂养,多食代乳粉损伤胃气,通降失司,木火上激。望诊见面色黄滞,舌苔白厚。闻诊有酸秽气味。问诊见呕吐频繁、大便数日未行、腹胀如臌。切诊脉象未提及。
乳积呕吐胃气损伤腹胀如臌大便不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女性,月经久停不行,腹部胀痛,食眠不得。中医病名恶性子宫瘤,证型阳虚阴盛,病因病机为生子时恶露未尽,房事不谨,精瘀相裹。面色枯槁,形容憔悴,脉象两尺坚沉,两关紧急,两寸浮空。
恶血内停阳虚阴盛冲任不调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