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40岁,男性。便血乌黑,病程1月;面部及下肢浮肿,病程半月;胃脘隐痛,病程1年余。嗳气,泛溢清水,胃纳尚可,进食后痛缓,面色萎黄。舌质胖、边光,苔中根薄白腻;脉芤。中医诊断为久痛中虚、脾失健运。病因病机为阴络受损、水湿潴留。
便血黑胃痛久浮肿下肢面色萎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错乱,白带异常,少腹有包块,食眠不佳,大便闭塞。病程1年。中医诊断气坠,疼痛。望诊见印堂与山根青黑相阻,提示冲任不调。诊脉两尺沉滞,两关紧缩,两寸虚浮。症状包括气往下坠,疼痛难忍。
子宫颈癌下元虚冷气不统血冲任不调
查看详情 →
36岁,女性,赤带淋漓,经前腹痛,病程未明。中医病名:赤带,证型:寒湿着于冲任,病因病机:寒热腹痛,冲任不调。舌澹苔净,脉弦。主诉:寒热腹痛,赤带淋漓,经前腹痛尤剧。问诊:经前痛甚,血欲行而气阻。闻诊:未提及。切诊:脉弦。四诊信息:舌象澹苔,脉弦。
寒湿着于冲任肝气郁滞胃寒吐酸外感寒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男性。主诉头痛、恶心呕吐1年,左目失明半年。神疲乏力,头痛头胀,两侧太阳穴为甚,食入则恶心呕吐,左目失明,胃纳不振,大便干结,两下肢水肿,夜寐欠安。舌红,苔薄黄腻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脑瘤、头痛。辨证痰热与瘀血交阻脑络,不通则痛。病程较长,属本虚标实之证。
脑瘤头痛痰热瘀血
查看详情 →
男,60岁,胃癌术后3个月,长时间活动后自觉腹内震荡感,体力尚好,纳食较前增多,双脉沉数,舌澹暗有齿痕,白苔,中医辨证为脾气亏虚,毒邪内蕴
胃癌术后脾气亏虚毒邪内蕴
查看详情 →
54岁男性,胃痛多年,嗳气泛酸,胃痛背胀,头晕眼花,神疲无力,大便溏黑,隐血阳性,面色萎黄,眼睑、舌质澹白,脉弦芤无力。中医病名胃溃疡,证型中气虚寒,不能摄血。望诊面色萎黄,舌质澹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胃痛、嗳气、泛酸、头晕、神疲、便血。切诊脉弦芤无力。
胃溃疡中气虚寒失血头晕眼花
查看详情 →
男,2月,哭闹不休,腹胀肠鸣,吐奶,大便稀黄水,病程约8天。食积阻滞,气机不畅,脾胃虚弱,运化无力。面色萎黄,舌苔厚腻,脉滑。大便稀黄水,脂肪球+++,复诊后大便正常,脂肪球消失。腹泻,稀水样,一日10余次。
食积阻滞脾胃虚弱气机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男性。主诉外伤后左大腿部肿胀、疼痛、活动受限3小时。病程短。中医病名包括股骨骨折、血友病、股骨头坏死。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涉及外伤、气血亏虚、气不摄血。望诊见舌澹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外伤史、反复出血史、冠心病史、股骨头坏死史。切诊见脉弦。
股骨骨折血友病贫血肝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5岁,主诉腹泻5年,每日大便5次,腹痛即泻,泻后舒适,腹中冷痛,喜温喜按,体质瘦弱,苔白脉细。中医诊断脾肾虚寒。望诊见苔白,体瘦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反复腹泻,病程长,服四神丸稍缓解。切诊见脉细。
溃疡性结肠炎脾肾虚寒腹泻苔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男性,突发呕血,呕血量约300ml,呕物为棕红色血水。面色晦黄无泽,面额汗出,精神萎靡,气短声微,舌澹、苔黄,脉虚微数。证型为饮食伤胃、湿热损络,劳倦伤脾、气不摄血。舌质澹、苔澹黄微干,脉细。
呕血饮食伤胃湿热损络劳倦伤脾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男性。主诉泄泻、便血,病程一年。中医病名为泄泻,证型为脾肾阳虚,证属脏毒。望诊见舌质淡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腹胀痛、乏力、怕冷、纳差、恶心、心悸。切诊见脉沉细。便色黑,煳状,便潜血阳性,血色素低。病机为脾肾阳虚,统摄无权,气血不足。
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脾阳虚弱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27岁 女性 产后血虚 发热 头痛 自汗 哭笑如狂 言语失常 气喘 起卧不安 少饮 便初泻后3日未下 舌干失津尖红 脉弦细而弱 中医病名:产后血虚风温内侵 证型:风温内侵 病因病机:产后血虚致风温内侵 望诊:舌干失津尖红 问诊:发热 头痛 自汗 哭笑如狂 言语失常 气喘 起卧不安 少饮 便初泻后3日未下 切诊:脉弦细而弱
产后血虚风温内侵肝阳上亢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儿4岁,主诉饮食不节致恶心呕吐伴上腹痛。面色无华,体质瘦弱,口干、口臭,腹部胀满,恶心呕吐,脉沉滑数,舌苔黄厚腻。中医诊断食积,病机为脾胃虚弱,进食不易消化食物,蓄食停滞,胃失和降。二诊见恶心呕吐减轻,仍腹胀食欲不振,脉沉细弱,舌苔白。
消化不良食积脾胃虚弱运化不调
查看详情 →
患儿1岁,腹泻2个月,大便稀薄水样,每日4~6次,伴呕吐、食欲欠佳、夜卧不安。体重9kg,精神欠佳,面色少华,腹软,皮肤弹性尚可。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,清阳不升,运化失职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腹泻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3岁,男性。主诉五更泄泻3年余,每日清晨必泻,泻势急,泻后舒适,伴心烦急躁、夜寐梦多。舌红边赤,苔黄而干,脉弦滑且数。中医病名为五更泻,证型为肝胆郁热,下迫阳明。病因病机为肝胆郁热下迫阳明,邪实之征。望诊见舌红边赤、苔黄而干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心烦急躁、夜寐梦多,切诊见脉弦滑且数。
五更泄泻肝胆郁热阳明热盛心烦急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9岁,主诉下利3年,下利色青,腹痛即便,便后舒畅。舌澹苔白,有齿痕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,阴寒偏盛。
下利不止脾肾阳虚阴寒偏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60岁。主诉先便后血,颜色紫褐,状如柏油,病程半年有余。腹痛隐隐,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,饮食不香,精神倦怠。脉沉而兼弦,舌薄白边赤并有瘀斑。中医诊断为便血,辨证为脾虚不能统血,肝虚不能藏血,血不循行于经脉,溢渗肠间。
便血脾虚肝虚血不循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男性,慢性泄泻8年余,每日大便2~3次,完谷不化,腰膝酸软,近1周腹痛腹泻加剧,肠鸣辘辘,大便次数增多,伴有低热,便血、粘液脓液,左下腹可触及索状物伴压痛。乙状结肠镜检示结肠粘膜粗糙、充血水肿、多发性小溃疡,活检除外恶变,诊为溃疡性结肠炎。面色无华,精神倦怠,舌淡苔薄白,脉细沉。证属脾肾阳虚,气滞湿阻。
慢性泄泻脾肾阳虚气滞湿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女性,反复腹泻2年余,加重6个月。消瘦,面色无华,水样便日十余次,眼冒金花,怕冷,纳呆,胃痛,心悸,手抖,夜尿频,睡眠差。舌暗淡,脉虚弦。中医诊断为腹泻,证属脾肾阳虚,湿困中焦。
腹泻脾肾阳虚湿困中焦肾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54岁,主诉伤寒20多天,低热不解,腹隐痛,大便咖啡色血液。面色皖白,四肢厥冷,精神委靡,语声无力,呼吸气弱,血压偏低,脉象细弱,舌澹苔白。伤寒出血,脾肾阳虚。面色皖白,舌澹苔白,脉象细弱。
伤寒肠出血脾肾阳虚气血两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