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玉枕疽痛楚,红晕散蔓,舌白脉数,头重。偏玉枕疽,势正鸱张,大肿且僵,红晕散漫,舌白,身热,脉细濡。偏玉枕疽十一日,偏左仍坚木,红晕不化,右边亦然,脉细数,舌白,胃呆。偏玉枕疽,红晕未退,大脓化而未透,腐脱未尽,脉细,舌白,胃呆。
偏玉枕疽胃呆正虚邪重脉细数
查看详情 →
五十二岁,玉枕疽,肿不退,痛益剧,坚如石,脓水少。脉细弦,舌白。督脉有寒,毒不外透。病程未明。
玉枕瘤虚寒督脉有寒毒不外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7岁,主诉后头痛3周。病程3周,症状由隐痛发展为阵发性剧痛,枕后部疼痛剧烈。舌质红,苔微黄,脉浮数。辨证为太阳经风热症。
后头痛风热症脉浮数舌红苔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主诉颈部僵硬、酸痛并向肩背部放射,病程两年。中医诊断为痹证,证型为劳伤瘀血证。望诊未提及,舌象未描述。问诊示症状持续两年,病史明确。切诊示脉象未描述。病因病机为劳伤血瘀,经脉阻滞,气血运行不畅。
颈椎病痹证劳伤瘀血证
查看详情 →
陈某,47岁,男性。左侧头部酸痛,伴焦虑症5个月。左侧颞部酸痛,精神压力大,食欲不振,晨起吐痰多,痰稀。舌苔白,舌淡有齿痕,脉沉滑。病在足太阳经、足少阳经,病因在厥阴经、足太阴经。左悬颅有压痛感,舌象异常,脉象沉滑。
头痛焦虑症痰饮经络紊乱
查看详情 →
男,40岁,头部痉挛性疼痛18年,右头后部痉挛性疼痛,发作时坐可缓解,躺加重,伴流泪喷嚏、眼充血、鼻塞、口干。舌苔白略腻,脉弦滑。病在少阳经,经络异常为少阳经,发作频率为五六天一次。既往诊断为枕大神经痛(颈椎病引起),检查结果太阳经无异常,脑核磁、颈片无异常。
头痛少阳经异常太阳经异常湿象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7岁,男性,主诉后头痛2个月。后头痛牵连左侧头部,有重着感,胸闷心慌,口苦。舌质红,苔黄滑厚,脉弦滑数。辨证为肝风夹湿,上壅后头,日久络瘀。
后头痛肝风夹湿络瘀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9岁,男性。主诉阵发性喘息、气促,持续半年余,活动后加重,受寒感冒诱发,咯痰不爽。中医病名属喘证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机涉及外感、痰阻。望诊见舌暗红、苔白,后见舌胖有齿痕、质澹暗、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早醒、夜寐差、痰少不易咯出、头晕、口干。切诊见脉滑数、脉细滑、脉弦滑、脉弦、脉尺无力。经络诊察涉及手太阴经、少阴经、足太阳经等。
喘病痰瘀阻肺肺气虚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女,57岁。颈部连及肩胛骨内侧疼痛7年,加重10天。舌质暗,苔薄白。脉弦涩。颈椎病。气滞血瘀。颈部活动受限,背部僵硬,头胀痛,口干,口苦,纳差,眠差。颈椎CT示颈5~6间盘突出。生理曲度存在,颈椎活动度受限,棘突旁压痛(+),双侧臂丛牵拉试验(+)。
项痹气滞血瘀颈部疼痛肩胛骨痛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49岁,主诉右大腿外侧疼痛10年,后波及双腿、双上肢外侧,病程10年,周身疼痛加重1年,情绪波动及天气变化时加重。更年期症状包括急躁易怒、烘热、汗出、寐差、咽干、胁背痛、乏力、大便2-3日一行。体征示多处对称性压痛,符合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断。中医辨证为周痹,病机为阳气被郁,气血淤滞。舌苔薄白干,脉沉。
周痹阳气被郁气血淤滞更年期症状
查看详情 →
女,57岁。失眠不安多年,伴脘腹胀、反酸、胸闷、心悸。舌澹红,苔白,面澹黄,脉缓细。诊断为不寐。病机为胃不和则卧不安,胃气不和,失于下降。
失眠胃气不和心悸
查看详情 →
女,48岁。右侧眼球痛累及右侧偏头痛5天,疼痛为跳动感,伴恶心。脑CT未发现占位病变。苔白,舌胖、色澹,脉弦滑,沉取无力。苔白,舌胖,脉滑数。苔白,根部厚腻。病在太阳经,经络诊察太阳经、足少阳经异常。病因病机为受寒引起,寒邪侵袭,太阳经无力化解,牵连少阳经。
偏头痛带状疱疹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3岁。主诉咳嗽,头及项背酸痛10天。咳嗽,头痛,项背酸痛,周身关节酸痛,吐黄色稀痰,饮食乏味,夜寐差。舌边尖红,薄白少津。脉浮。诊断风寒感冒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之邪,闭阻肌表,肺气不宣。
风寒感冒外感风寒肺气不宣化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男性,主诉两手震颤不能持物,右手较左手严重,病程6年。面色晦黯无华,双目模煳,胸闷胀,脉细弦,舌苔白腻。中医诊断为肝肾阴亏,内风震动。证型为肝肾阴亏,筋脉失养。病因病机为营阴不足,肝肾俱亏。
颤证肝肾阴亏筋脉失养内风震动
查看详情 →
男,右后半侧头痛1周,痛处不移,遇寒加重,得温则减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浮紧。头痛(枕神经痛),风寒型。后头部皮肤痛觉过敏,枕大神经出口处有压痛点。病位在膀胱经,病因风寒外袭,病机为风寒客于膀胱经,经络阻滞。
头痛风寒膀胱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4岁,女性。主诉头顶及两侧疼痛6年。发作性闷痛伴恶心、呕吐,每次持续六七小时,每月发作一两次,用脑、缺觉、过累易诱发。睡眠多梦,月经正常。苔薄、根部有黄苔,少津。脉沉弦。便秘史。经络诊察示太阴经、手太阳经、足少阳经、足阳明经异常。辨经示病在太阴经、阳明经。病在阳明经、少阳经。舌象示苔薄黄少津,脉象沉弦。
阳明头痛痰凝气阻脾虚津亏少阳头痛
查看详情 →
男,41岁,突发性左臂失用(麻木)半年,伴左面麻木、头昏、汗出、乏力,每周发作1次。左上肢太阴经、阳明经、太阳经异常,属臂厥。左太阴经、阳明经、太阳经病变,左面麻木、左上肢麻木、头昏、汗出、乏力,左手指胀、僵硬,左后头麻。左风池、脑空、地五会压痛,左天柱、悬颅、合谷、阳池、外关、大陵、膏肓、阳谷、玉枕、内关等腧穴异常。
左臂麻木左面麻木头昏汗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8岁。左面麻痹6天。左项僵硬,左目不适、流泪,左面部麻痹,左侧面颊、颌、耳痛,面麻木,左目闭合不全,额纹变浅,鼓腮不能,口向右歪。舌苔白腻而滑,脉右弦滑,左沉滑。病在太阳经、阳明经。经络诊察示太阳经、手太阴经、手阳明经异常。辨经示病在太阳经、阳明经。
面瘫太阳经异常阳明经郁热面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7岁,女性。主诉失眠7年,加重4月余。症见入睡困难、早醒、头晕、头昏、大便不畅、矢气多、打嗝、心悸、心烦、易怒、心前区不适。舌暗红,苔略黄腻、少津,脉弦滑。西医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,高血压病史20余年。经络诊察示手太阴经、手太阳经、足太阳经异常。辨经病在太阳经、太阴经。
失眠脑血管病史头晕心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二十余岁。主要症状为玉枕疽,疮形甚恶,大如瓜蒌,疼痛如火烧,硬如铁石。脉象虚细无力。病因病机为督脉受寒湿凝结而成,久之寒化为热,阴变为阳,方能成脓。
玉枕疽寒湿凝结寒化为热阴变为阳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