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22岁,女性。主诉心慌、手颤、汗多、口干、颈项微胀、月经不调。病程一年。中医病名瘿气,证型肝郁气结,化火损阴,火结痰瘀。脉象弦细,舌象暗红,苔薄黄。两目不突出,两手微颤动,颈部微粗大,无明显隆起。
甲状腺机能亢进瘿气肝郁气结化火伤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。颈部肿大7年余,伴心慌、怕热、乏力。中医病名瘿病,证型痰凝血瘀,兼有气郁。舌苔薄白,脉细数。甲状腺Ⅱ度肿大,两侧有结节。病程长,情志不舒,气滞痰凝血瘀阻于颈侧。
瘿病气郁痰凝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婚后3年不育,性生活正常,未避孕1.5年未孕。小卵泡,甲亢病史,尿路感染病史3年余。左睾丸10ml,右睾丸8ml,质偏硬。睾丸抽痛,小便黄,口干,脉细弦,舌澹苔薄白。自觉怕冷,脉细弦,舌澹苔薄白微黄。精液无精子,染色体46,xy(小y),AZF(YRRM+,DAZ-,DYS240-)。诊断为睾丸前、睾丸性无精症,后考虑合并梗阻性无精症。
不育症无精症肝肾阴虚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男性。发热、汗出、心悸、乏力、多食4年。双侧甲状腺弥漫性、对称性肿大,质软,无压痛,随吞咽上下移动,可触及震颤,大便量多,舌淡红,体胖大,苔白,脉弦细数。中医诊断瘿瘤,证属肝火旺盛,痰气交阻。
甲亢肝火旺盛痰气交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女性。主诉为甲状腺癌术后,胃纳不馨,吞咽异物感,月事量少。舌微红润少苔,脉细。辨证为气血不足,余邪未清。舌象微红润少苔,脉象细。病程近一年。中医病名为瘿病,证型为气血不足,余邪未清。病因病机为手术伤及气血,肾气亏虚,痰瘀互结。
甲状腺癌气滞血瘀肝郁气滞气血两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58岁,甲状腺肿大,腰膝酸软,失眠多梦,口干,小便多,大便干结,不思饮食,乏力,喉中有异物感。瘿病,证属气阴两虚,津亏痰结。舌淡红,苔白腻,脉沉细,尺部尤甚。
甲亢气阴两虚津亏痰结腰膝酸软
查看详情 →
女,48岁。甲状腺肿大,伴体重减轻、心悸、汗多、善饥、性情急躁、两手震颤。甲状腺明显肿大,质地中等,能随吞咽动作而上下,消瘦,轻度眼突,两手震颤明显。舌光红,脉弦细数。证属肝郁不达,郁久化火,灼伤津液,心阴虚损。胃阴不足,阴伤则热,热则消谷善饥。肝火偏旺,灼津为痰,痰瘀凝结则结肿块。
甲亢甲状腺肿大肝郁化火心阴虚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女性。主诉喉下如梗,呼吸困难,胸闷气短,心慌多汗,倦怠无力。病程2年。中医诊断瘿瘤。病因病机为痰凝血瘀。望诊见项部中央肥粗如绵。问诊见饮食不甘,胃钝呆纳。切诊见脉象未提及。
瘿瘤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肝郁脾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35岁,术后汗出,身热,心悸心慌,胸闷或痛,头昏目赤,阵发性出汗,持续2~3小时,汗后心悸,病程较长,中医病名属汗证,证型为阴虚火旺,病因病机为情志所伤,心肝火旺,阴液受损,汗为心之液,心火动则汗出。面色苍白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问诊见汗出频繁,心悸,胸闷,头昏,病史有人工流产及腹部手术史。
人工流产心肝火旺心液外泄情志所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1岁,女性。主诉为项咽间异物感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为甲亢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涉及经带滞留、瘀毒及放射性药物影响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月经淋沥、经带滞留、脐腹不适、脑转耳鸣、心悸气促、经闭失眠。切诊未提及。
甲亢囊肿经带失正气郁瘀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1岁女性,反复头晕、胸闷、心悸不宁10余年,活动后易出汗,伴潮热、腰膝酸软、口咽干燥、失眠,食多而消瘦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心悸,证属心阴虚证。辅助检查示T3、T4升高,TSH降低,提示甲亢。体征见消瘦,甲状腺Ⅰ°肿大,心率120次/分,双下肢轻度水肿。
甲亢心悸心阴虚证阴虚火旺
查看详情 →
女,54岁。阴虚甲亢。手颤,心悸,多汗,烦躁易怒,口干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病程较长。
阴虚甲亢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37岁,眼胀、迎风流泪、视物模糊、胃纳不佳、月经不调、心烦易怒、盗汗、甲状腺轻度肿大、眼球微突、手抖手麻、面红、舌淡红苔微黄、脉细弦数。瘿病,肝阳上亢,肝郁气滞。舌体胖大,边有齿痕,苔薄白。面色红,舌象淡红苔微黄,脉细弦数。
瘿病肝阳上亢肝郁气滞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颈前结节状物,心慌,易出汗。甲状腺弥漫性肿大,左侧多发性结节,左乳腺内结节,血清甲状腺激素升高,TSH降低。气阴两虚,心肝火旺,热毒内蕴,痰瘀互结。面色略红,舌红少苔,脉弦数。问诊提示心慌、易出汗、情绪波动。切诊脉弦数。
甲亢气阴两虚心肝火旺痰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男,主诉间断胸闷憋气1年余,加重2月,胸痛彻背,时发时止,夜间憋醒,胸痛发作频繁,胸闷、气短、动则益甚,食少纳呆,睡眠差,大便时干。形体肥胖,舌质紫暗、苔白腻,脉沉滑。辨证为痰瘀互结、胸阳痹阻。患者69岁,男,主诉胸痛憋气连及后背,睡醒时恶心,出汗,畏寒怕冷,胃中泛酸恶心,双下肢浮肿,乏力头晕,舌暗红苔白厚腻,脉沉细弦数。辨证为气阴不足,痰浊瘀阻,心阳不振。患者63岁,男,主诉心前区不适疼痛5月余,发作频繁,夜间为多,舌澹暗,苔白腻,舌下脉络迂曲,脉沉细弦。辨证为痰瘀痹阻,不通则痛。
胸痹痰瘀互结心阳痹阻气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女,34岁。月经后期量少,白带多。月经2~3月一次,量少1~2日即止,经期不来时腹胀,少腹疼,来时亦痛。舌红、苔白滑。脉沉弦略滑。肝郁脾虚,冲任失调,湿热淫带。舌暗红,苔薄白。脉沉滞。舌嫩红,少苔。脉沉微弦。月经周期延长,脾虚不运,湿淫带脉。
月经后期量少色黑白带多冲任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女性,主诉心悸2个月。主要症状包括心悸、乏力、怕热、多汗、手抖、性情急躁。中医诊断为瘿病,属阴虚阳亢,气滞痰结证。望诊见舌质澹黯,舌苔薄白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提示病程2个月。切诊见脉象细数,甲状腺Ⅲ度肿大,质硬,血管杂音阳性。
甲亢阴虚阳亢气滞痰结血热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颈前增粗、情绪易激动、烦躁、多汗、多食。病程自1975年起。中医病名属瘿病。证型为肝火旺盛、痰凝血瘀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,肝火上炎,痰瘀互结。望诊见舌质红,苔薄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情绪易激动、烦躁、多汗、多食。切诊见脉缓弱、脉弦。
甲亢肝火上炎痰凝阻络心悸
查看详情 →
26岁女性,主诉原发性闭经,伴周期性下腹胀痛及带下增多。既往有甲状腺机能亢进史,曾怀疑子宫内膜结核,抗结核治疗无效,多次西药人工周期治疗未见效。体征第二性征正常,子宫偏小。舌尖有红点,脉弦细略数。中医诊断原发性闭经,辨证为肝肾阴不足,兼有瘀滞,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,肝气郁结,虚火偏亢。
原发性闭经肝肾阴虚肝气郁结瘀滞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心悸,烦躁,畏热,双手震颤,喉结两旁肿大,质软,夜寐差,舌质红,苔薄黄微腻,脉弦数,瘿病,肝郁痰凝证,气郁质
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郁痰凝证气郁质心悸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