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,50岁,右颈部肿痛3个月,可触及结节,夜间低热,体温37.4~37.7℃,汗出烦热,纳便尚可。瘿瘤,热郁上焦,痰凝气结。面色正常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主诉包含颈部肿痛、低热、汗出烦热。既往有亚急性甲状腺炎病史,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。
疮疡瘿瘤热郁上焦痰凝气结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0岁,左下肢外侧疮面久溃不愈伴疼痛半年,疮面位于左下肢外踝上10cm处,约3cm×4cm,溃烂流清水,无红肿,双脚浮肿,舌质澹,苔白滑,脉弦细,诊断为阴疽,病因为寒湿毒邪伤及血分,阻滞肌肤,病机为脾肾阳虚,寒水内停,肝血虚滞,肌肉失养。
阴疽脾肾阳虚寒湿内停肝血虚滞
查看详情 →
9岁男童,素体虚弱,1周前外感后突发小腿肿痛,活动不便,伴高热、纳差。右小腿漫肿至膝,局部红肿热痛,活动受限,不能着地行走。面色无华,身热,时有寒战,呻吟。舌白尖红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右胫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,属骨痈疽范畴。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,正气不足,邪毒内陷,壅遏经络,气血不畅,郁而化热。
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湿热毒郁
查看详情 →
64岁男性,左侧腰及少腹胀痛,转侧屈伸不利,小便色黄,时有血尿,舌苔薄黄,脉滑数,辨证为瘀热结聚。病程半年,B超显示左肾癌肿(150mm×135mm)。二诊见盗汗,舌红,脉滑。三诊见气自下腹上冲至胸脘作胀,舌苔薄黄,脉弦滑。四诊病情明显好转,腰痛血尿消失,B超示肿块减小。
肾癌瘀热结聚苔黄脉滑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男性。主诉颧部疮疡,局部红而不泽,腐不化脓,坚硬紫黯,麻木隐痛。病程5日,时值酷暑。中医病名为颧疔,证型为虚寒证,病因病机为阳衰阴盛、气血亏虚,致毒邪内陷。舌象为苔白有津,质澹红而胖,脉象未明。临床表现包括面色少华,恶寒肢冷,精神萎靡,神志恍惚,口干喜热饮,大便稀溏,溲长微黄。
颧疔虚寒气血亏虚阳衰阴盛
查看详情 →
26岁男性,左乳晕部结块3个月余,压之疼痛。结块约2厘米×2厘米,质地较硬,皮色不变。口干咽干,舌红、苔薄黄,脉弦。中医诊断乳疬,辨证肝郁化火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,气郁化火,炼液成痰,痰气互结。望诊见舌红、苔薄黄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口干咽干、情绪抑郁,切诊见脉弦。
乳疬肝郁化火气滞痰凝脉弦
查看详情 →
25岁男性,反复发生疖肿3年余,伴有局部红肿疼痛,口干口苦,便秘。舌苔黄,脉滑数。中医诊断为疖病,辨证为热毒蕴结。病程3年,诱因为情志郁怒,加重因素为情志不畅或夏季。
疖病热毒蕴结口干口苦便秘
查看详情 →
1岁男童,左臂疮疡,大如铜钱,破溃流脓,啼哭,发热,脉数。火毒内蕴外发。面色红赤,舌红苔黄,脉数。
疮疡火毒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。主要症状为腹痛、泄泻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。证型未明确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、饮食生冷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提及受凉、食用井水西瓜。切诊未提及。
疮疡泄泻脾胃虚寒湿阻中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1岁,女性。主诉全身泛发红疹3个月,皮肤瘙痒。舌红苔薄白,脉缓。体质为血热阳盛。中医诊断牛皮癣,辨证热毒入血。病因病机为热毒入血。望诊见舌红苔薄白,切诊脉缓。
牛皮癣血热阳盛热毒入血皮肤瘙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女性,左侧腋窝肿胀热痛3天。左侧腋窝可见肿块,皮色微红,触之灼热疼痛,上臂不能上举,心烦,口苦,发热,小便黄。舌红,苔黄,脉弦数。中医诊断腋痈,病属肝脾血热。病因病机为肝脾血热,气血凝滞,经脉壅阻。
腋痈肝脾血热气血凝滞经脉壅阻
查看详情 →
23岁女性,颜面部痤疮反复发作2年,月经前加重。眠差多梦,手脚易冷,口干,欲饮热水。舌暗淡、苔白腻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粉刺,辨证虚火上扰。
痤疮虚火上扰阳虚阴盛情绪焦虑
查看详情 →
64岁女性患者,主诉双下肢不适、蚁行感、刺痛,睡眠时加重,常需下床走动,伴有焦虑不安。舌暗白苔,双脉细滑,右脉细沉。中医诊断为不安腿综合征,辨证为气虚血瘀。望诊见舌暗白苔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双下肢不适、睡眠障碍、焦虑,切诊见双脉细滑,右脉细沉。
不安腿综合征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27岁。主诉腹部手术切口红肿热痛10天。现症见发烧、口渴、夜寐欠安、大便干结、小便黄赤。查体见右下腹手术切口红肿、压痛、皮肤灼热、有黄白脓液排出,腐臭味。舌红,苔干黄,脉洪数。中医诊断疮疡(热胜酿脓证)。病因病机为外感火热之邪,郁久化毒酿脓。
疮疡切口感染热胜酿脓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4岁男童,发热3天,口舌生疮,烦躁哭闹,拒食流涎,体温39℃,面色红赤,口渴喜冷饮,舌质红赤有芒刺,苔黄,口腔溃疡,便燥3日未解,尿短赤,脉洪数,诊断为心脾积热,胃火上炎,舌象红赤有芒刺,苔黄,脉洪数。
口疮心脾积热胃火上炎实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成年。主要症状为右下肢麻木、发冷、小腿酸胀、易疲劳,右足趾发紫、发冷、苍白,间歇性跛行,小腿腓肠肌胀痛,右足趾溃疡、坏疽、脱落,脓水淋漓,气味恶臭,发热,纳差,消瘦。舌质红绛,边有瘀斑,苔黄燥,脉弦细数。中医诊断为脱疽。病因病机为寒湿郁久化热,经络阻塞,气血凝滞,肉腐筋烂。望诊见右下肢肌肉萎缩,踝关节以下肿胀,肤色红紫相间、灼热。闻诊见气味恶臭。问诊见发热、纳差、消瘦。切诊见太溪脉、趺阳脉、腘动脉搏动消失,腘窝部血压未能测出,股动脉搏动微弱。
脫疽寒濕化熱气血两亏熱毒
查看详情 →
女,57岁。全身皮肤瘙痒,水疱易破裂流水伴疼痛,病程4年。天疱疮。热毒湿蕴。脾经有湿,胃腑有热,湿热相蒸。舌红,苔黄,脉弦细。头面部、四肢、躯干见红斑、丘疹、水疱,糜烂面鲜红,有脓液、脓血渗出,全身散发臭味,结膜充血下翻,弯腰不能直立。复诊见神疲乏力,面色皖白,皮疹处瘙痒,舌红,苔黄少津,脉弦细。
天疱疮湿热相蒸脾胃失调气血受损
查看详情 →
女,39岁。月经错乱,白带绵下,病程年余。中医病名:带下病。证型:中气下陷,脾肾两伤,湿浊不化。病因病机:中气下陷,带脉不固,湿浊不化。面色萎黄,舌色晦滞,苔腻。脉细。形寒疲乏,纳谷不香。小腹不适,腰以下畏寒,足肿。阴痒,阴道下垂感。带下色黄白,气臭,稀多色白,间有红色。
月经不调带脉不固脾肾两伤湿浊不化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4岁,男性。高烧39.8℃,3天后全身出疹,不咳。皮肤表现全身多发脓疱,周围红肿,部分有黄脓或结痂。舌红苔白略厚腻,脉弦滑。辨证为内蕴湿热,兼感时邪。
高烧出疹湿热时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24岁,产后14天,乳汁旺盛,乳房胀痛,左侧乳房胀痛难忍,有硬块,创口不愈。左乳房红肿硬,面红。舌质澹红,苔黄燥。脉弦数。乳痈,病因产后乳汁过盛,气血瘀滞,瘀久化热毒,病机为正气亏虚,疮口不愈。望诊面色红,舌象澹红、苔黄燥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乳汁旺盛、乳房胀痛、创口不愈。切诊脉弦数。
乳痈气血瘀滞热毒内盛正气亏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