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40岁,女性。主诉左乳癌手术后服三苯氧胺半年余,月经先后不调,精神疲软,面色萎黄,夜寐不宁,脘腹闷胀不适。舌苔薄腻,舌边齿痕,脉细。辨证为气血两亏,肝肾不荣,冲任失调。1992年11月主诉经临不畅,少腹胀痛,经水瘀紫,夹杂小血块,体态日丰,乳腹作胀。舌苔薄质胖,脉滑。辨证为痰湿瘀血阻滞,冲任络脉失调。1994年3月主诉病毒性心肌炎,早搏频发,胸闷不适,阵发性心前区疼痛,劳累受凉加重。舌苔薄尖红,脉细带涩。辨证为胸阳不振,痰瘀交阻。
乳腺癌气血两亏肝肾不荣冲任失调
查看详情 →
22岁男性 持续高热 汗后恶风寒 口干不欲饮 心烦口苦 纳少无味 大便量少 脉弦数 舌苔白厚少津 风寒未解 邪入少阳 表证未解 化热入里 表里双解 脉浮稍数 舌尖红 苔澹黄 舌根厚稍腻 有汗畏风 胃脘堵闷 大便干燥 口干不多饮 仍有胆怯 表邪残留 阳明热结
病毒性感冒风寒未解少阳证营卫失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成年,工人。主诉发烧头痛,体温38.9℃,白细胞降低,病毒性感冒。病程迁延月余,午后潮热,四肢萎软无力,口渴少津,头昏腰痛,不思饮食,睡眠差。舌质干红少津,舌心黄腻苔,脉浮濡而数。中医诊断为风湿热合邪伤阴。病因病机为表邪未解,湿郁化热,热甚伤阴,阴津耗伤,筋脉失养。四诊见舌干红少津,黄腻苔,脉浮濡而数。
病毒性感冒湿郁化热热伤阴津风湿热邪
查看详情 →
5岁男童,心悸2个月,素体较弱,病毒性感冒后低热,心悸阵发,夜间平卧气短喘促,睡眠不安,面色无华,易出汗,舌澹红苔薄白,脉细软时有结代,心电图示P-R、Q-T间期延长,ST下移,房性期前收缩,中医诊断心悸,证型心气不足,病因病机为心气受损,血行无力,脉来结代,气虚之征。
病毒性心肌炎心气不足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6岁。主诉为鼻塞流涕、头痛、周身乏力、口苦、咽痛、咳嗽、气喘。病程为近期因感冒风寒所致。中医病名为感冒,证型为外有风寒,内有郁热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浮弦。
感冒风寒郁热肝脾湿热
查看详情 →
女,27岁,发热反复,恶寒、头痛,低热,经行痛剧,经尽复作恶寒高热,形寒烘热,汗出则热退,脉静而弦软,舌苔微白,脉弦软,舌苔薄黄,经行畅,符合“热入血室”病机,属“妇人中风”证,病位在血室,病因与经行有关。
病毒性感冒热入血室汗出热退腰痛便溏
查看详情 →
16岁男性,恶寒,发热,头痛5天,病程5天。阴暑,少阳兼寒湿证,少阳邪犯,寒湿内阻。面色淡红,舌淡红,苔白腻,脉濡。恶寒,发热,胸闷,呕恶,肢节疼痛,二便正常。体温38℃,脉濡。
阴暑寒湿伤脾少阳寒湿证胸闷
查看详情 →
3岁10个月男性,睡眠打鼾、张口呼吸7个月,病程较长。主症为睡眠打鼾、夜间鼻塞、咳嗽加重,伴汗多、体弱。体征见咽红、扁桃体I°~Ⅱ°肿大、舌质红、舌苔薄黄或薄黄腻。中医诊断为乳蛾热结咽喉肺窍不利证,证型为热结咽喉、肺窍不利,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、肺热痰蕴。望诊见舌质红、舌苔薄黄;闻诊无特殊;问诊见咳嗽、鼻塞、打鼾;切诊见脉象未提。
腺样体肥大肺热痰蕴咽红扁桃体肿大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女性,主诉心慌、心悸5年余。病程5年多,病毒性感冒后并发心肌炎,常心悸胸闷,时见早搏,劳累易发,伴全身困倦、足跗浮肿。中医诊断为心悸(心肌炎),证型为心气虚型。心电图示T波倒置,易于感冒,每因感冒诱发早搏。病史提示体弱易感,已全休2年多。
心肌炎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9岁,女性。间断性恶寒汗出多年,再发半月余。恶寒,低热,夜间汗出,乏力。舌边尖红,舌苔厚腻微黄,脉弦紧。中医诊断为感冒(太阳少阳合病)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,太阳之邪内陷,少阳枢机不利,兼有内陷太阴之势。
感冒太阳少阳合病舌苔厚腻脉弦紧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。主诉感冒、头重、困重、鼻塞、倦怠、头痛、鼻流浊涕,病程连续感冒3次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考虑为外感风寒,内有痰湿。望诊见舌浅淡,胖嫩,齿痕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症状包括感冒、头痛、鼻塞、鼻流浊涕、咳嗽、痰黄、咽痛。切诊见脉浮弦,后诊脉浮细。
感冒风寒痰湿鼻塞
查看详情 →
男,32岁,主症为余热未清、夜寐不安、恶热烦躁、汗出、口渴、惊悸。舌苔黄燥,质红。脉洪数。辨证为高热伤阴,心火独旺,心肾不交。
病毒性感冒心火独旺心肾不交高热伤阴
查看详情 →
4岁半女童,高热20天,无汗,口干喜饮,大便干燥,小便黄。胸部透视及血常规正常。额及手心热,腹部热,脉滑数,舌质淡,苔白腻。中医诊断为暑湿内伏,兼感新凉。
病毒性感冒暑湿内伏风疹口干喜饮
查看详情 →
4岁半女性患者,发高热至40℃,无汗,病程20天。主症为高热、无汗、口干喜饮、大便干燥、小便黄。体征见额及手心热,腹部热,不咳嗽,不流涕。脉滑数,舌质澹,苔白腻。中医诊断为伏暑夹湿感冒。病因病机为暑湿内伏,新凉外加,卫气郁闭。
伏暑夹湿感冒暑湿内伏卫气郁闭湿邪留滞
查看详情 →
6岁女性患者,主诉发热半月不退,早轻晚重,口干不思饮,大便干,腹胀满,干咳无痰,咽微红,舌红苔薄白,脉搏100次/分,体温37.3℃,血象正常。辨证为阴虚肺燥,热伤津液,肺气不宣。
风热感冒阴虚肺燥肺气不宣热伤津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0岁,发热19天,体温37℃~39℃,午后热重,汗出热不解,头晕而沉,口渴不欲饮,胸闷纳呆,周身疲乏倦怠。湿遏热伏,湿热下注,病在中焦,弥漫上下。面色晦暗,舌苔厚腻,脉濡数。
湿温病湿遏热伏湿热下注中焦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女性,主诉心慌、心悸5年余。病程5年多,病毒性感冒后并发心肌炎,常心悸胸闷,早搏频繁,劳累诱发,伴全身困倦、足跗水肿。面色皖白,神疲懒言,倦怠,足跗微肿,脉三五不调,舌苔光剥。中医诊断为心悸,证型为心气虚型。
心悸心气虚早搏体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岁,主要症状为身热日轻夜重、形寒肢凉、面色不华、咳嗽心烦、口干不欲饮水、舌苔白根腻、脉象浮数无力,病程16天。中医病名为病毒性感冒,辨证为外邪遏表,未得宣散。望诊见面色不华、舌苔白根腻,闻诊无特殊,问诊见身热、形寒、咳嗽、心烦、口干,切诊见脉象浮数无力。
病毒性感冒风寒遏表表邪未散发热不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6岁,主诉身体无汗,鼻流清涕,头痛形寒,倦怠乏力。中医病名属感冒,证型为外邪遏表,里虚邪陷。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,外邪入侵,不得宣散。望诊见面色苍白,舌质澹苔薄白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身热暮重,形寒手足微凉,心烦胸闷,形体消瘦,倦怠无力,纳差,口干不欲饮,小便清,大便稀溏。切诊脉细无力。
病毒性感冒风寒感冒表虚邪陷
查看详情 →
5岁女性,发热38~39℃持续4天,皮肤灼热,呼吸短促,咽喉红赤疼痛,口唇干燥,咳嗽轻微,纳食差,夜卧不宁,小便短少,大便黏秽不爽,舌尖红,苔澹黄略腻,脉浮数,指纹紫,双侧扁桃体肿大。外感风热夹湿犯表,肺中郁热亢盛,脾胃不和。
外感发热风热夹湿肺热亢盛脾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