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男性,37岁。间断腹泻3周,每日5~6次黄色粥状大便,伴脐周腹痛、身热、食欲差、夜寐欠安。舌红苔薄白,脉沉。辨证为上热下寒,寒热错杂。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中提及饮食不节,湿热内蕴,脾运失司,升降失调。
湿热内蕴泄泻上热下寒脾胃虚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女性,主诉3年大便溏泄,常排白色黏冻,近3月加重。面色萎黄,舌质澹红,舌苔薄白中根白腻,脉细。大便溏软,多量白色黏液,镜检未见红、白细胞及脓细胞。诊断为泄泻,属痰湿内蕴,脾虚失运,痰湿内阻,脾运失职,升降失常。
泄泻痰湿内蕴脾虚失运白色黏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发热咳嗽,鼻流清涕,饮食减少。外感风邪,化热灼津,肺失肃降。脉浮弦而滑。发热退后,泄泻转为痢疾,红白俱下,少腹作痛,舌苔白腻,口不作干,脉弦细。湿热已化,下痢止,大便溏但畅,余邪未清,内热口干,胃失降令,脉弦滑。外感风寒,肺失宣降,邪陷肠胃,挟食滞耗气灼营,正虚邪陷,湿热内蕴。
湿热内蕴外感风邪肺失肃降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主诉大便溏泄、排白色黏冻3年,加重3月。病程3年,病史提示3年前患急性菌痢,治疗后症状基本痊愈,后出现便溏伴白色黏冻,无腹痛、里急后重。舌苔中根白腻。诊断为泄泻,属痰泻,病因病机为脾运失职,升降失常,脾虚生湿酿痰。四诊信息包括舌苔白腻,便溏白黏,食欲减退,胃中痞胀。
泄泻痰泻脾虚脾运失职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女,30岁。腹痛,脓血便,每日4~5次,腹胀,怕冷,月经后期,痛经。舌暗红,苔薄白。脉沉弦。溃疡性结肠炎。湿热蕴结,气滞血瘀。肠镜见升结肠、乙状结肠、直肠糜烂及溃疡。
湿热内蕴溃疡性结肠炎气滞血瘀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男性。主诉为左下腹不时作痛,大便腹泻与便秘交替,脘腹痞滞,面色萎黄,四肢倦怠,小便略黄,肛门灼热。病程8年。中医病名为慢性结肠炎,证型为脾气虚弱兼挟温热。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热,气滞不运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苔灰腻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提及病史及症状。切诊脉象弦滑。
湿热内蕴慢性结肠炎脾气虚弱肝郁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女性,主诉大便赤白黏冻脓血4年余。现症见大便带血,便中夹杂赤白黏冻,每天5次左右,里急后重,小腹坠胀疼痛。舌质稍红,苔薄黄,脉稍弦。中医诊断为痢疾,病机为脾胃虚弱,气血瘀滞,兼有湿热证。病程4年余,因饮食不慎致泄泻,反复发作,肠镜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,病理示升结肠重度慢性炎伴活动性炎。
慢性结肠炎脾胃虚弱湿热证气血瘀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女性,慢性腹泻伴左下腹隐痛两年多。主要症状为腹泻每日5~7次,大便溏,后加重为每日8~10次,夹黏液脓血,里急后重,左下腹痛。辨证为脾胃虚弱,病位在脾胃与大肠,病机为脾肾阳虚、寒热错杂。舌质澹、苔白、脉濡滑。面色萎黄,肢倦乏力,肠鸣腹泻,不思饮食,食后脘腹不舒。左下腹轻压痛。
湿热内蕴慢性腹泻脾胃虚弱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女性,主诉腹痛下利反复发作6年,近2个月加重,伴有低热、便溏带脓血、里急后重、体重减轻。面色萎黄,舌质澹红,舌苔薄黄,脉细弦小数。病程中见下腹隐痛,大便每日3~5次,后增至10余次,脓血便,体温37.8℃,肠镜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。中医诊断为肠腑湿热,气血不和,病机为湿热未尽,气血不和,本虚标实。
湿热内蕴溃疡性结肠炎气血不和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男性。主诉为解大便有黏冻,赤白相间,臭秽,夹不消化食物,便时腹痛,口干,腰酸,小便黄。中医病名属痢疾,证型为湿热内蕴兼正虚。病因病机为素体正虚,饮食不节,损伤脾胃肠腑,湿热蕴蒸,腑气阻滞,肠道气血搏结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沉细弦。
痢疾湿热内蕴脾虚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3岁,女性。主诉下痢赤白夹杂,腹痛后重。病程较短。中医病名为痢疾,证型为湿热痢。病因病机为湿热内生,复感疫毒,湿热蕴结,邪毒下注于肠。望诊面色萎黄,舌苔黄薄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下痢频繁,肛门灼热,口干口苦,小便黄赤。切诊脉滑数。
湿热痢腹痛后重肛门灼热小便黄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男性。反复腹痛腹泻30年。左腹痛,喜按压,俯卧为适,大便日数行,便溏,胃脘灼热,纳可,食生冷、辛辣后腹泻加重,眠差。舌澹,舌根腻,脉沉。中医诊断泄泻(虚实夹杂)。病因病机为初患痢疾治不及时,湿热留恋,肠道受损,正气内虚,形成正虚邪未尽之态。舌澹红,苔根腻,脉沉。
湿热内蕴慢性腹泻脾胃虚弱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33岁男性,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二周,粘冻样大便,溲赤神疲,脉弦滑,舌黄腻。湿热内蕴,气机受阻,运化失常。
急性痢疾湿热内蕴里急后重腹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7岁。主诉尿中出现蛋白、面部浮肿。病程2个月。中医病名慢性肾小球肾炎。证型风湿热瘀。病因病机风湿热邪,湿热较重,邪阻气滞而致血瘀。望诊舌苔薄黄质红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有小便黄、口干苦。切诊脉细缓。
湿热内蕴慢性肾小球肾炎血瘀阻络口干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岁,反复腹痛、腹泻黏液血便1年。形体偏瘦,精神欠佳,腹痛时作,脐周隐痛,纳呆食少,大便日行4~6次,质稀,夹有黏冻血丝。舌质澹,苔薄,脉沉细。脐周左侧有轻压痛。大便镜检示脓细胞(++),红细胞(+)。辨证属脾胃虚寒,夹有湿热。
湿热内蕴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寒脾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男,50岁,大便时溏时干,脓血便或黏液便,反复发作,经久不愈,头晕倦怠,少气乏力,腰膝酸软,纳谷不馨,心烦口苦,小腹隐痛痞胀,舌红苔薄黄,脉弦滑,脾虚气滞,湿热内蕴,气血失和,肠络受损
湿热内蕴慢性结肠炎脾虚气滞气血失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岁,主诉高热1天,惊厥1次。急性热病容,身热无汗,嗜睡状。体温39.8℃。大便常规示红细胞5~10/mm2,白细胞15~20/mm2。血常规示白细胞1.4×10*9/L,中性粒细胞78%。辨证为内蕴湿热,外感时邪,热郁动风,湿浊上蒙,神明被扰。舌苔白而厚腻,脉滑数。
湿热内蕴高热惊厥热郁动风
查看详情 →
女,65岁,频泻6天加重3天,每日腹泻10余次,不消化饮物,下痢赤白无休止,呕吐、纳呆,饮食不消化而下,面色潮红,苔黄厚腻微黑,脉沉细,舌中黑黄,脉微弦,苔中黄黑,脉弱,里急后重,不消化之物,下坠感,轻度脱水,消化不良,饮食不节致病,湿热内蕴,脾胃虚弱,脾虚湿困,气阴两虚,中气下陷,脾肾阳虚,肠滑失固,气滞湿阻,脾胃运化失常,湿热蕴结肠腑,脾虚失运,湿浊内生,脾肾两虚,气虚不摄,肠滑失固,脾虚湿困,气阴两虚,中气下陷,脾肾阳虚,肠滑失固,气滞湿阻,脾胃运化失常,湿热蕴结肠腑,脾虚失运,湿浊内生,脾肾两虚,气虚不摄,肠滑失固。
细菌性痢疾湿热内蕴脾胃虚弱纳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8岁,男性。主诉下利赤白次多间作2年余。主要症状为下利脓血便,日行5~6次,伴左下腹疼痛,神倦乏力,面色少华,形体消瘦,体重下降10余千克。中医病名为慢性下利,证型为肺脾两伤,肠腑湿热内蕴,肝脾不和。病因病机为素体肺气不足,饮食水谷精微不能充养肌肤,久病入络,脂络受损。舌澹红,苔薄白根微腻,脉沉细不数。形体消瘦,精神不振,面色无华。
溃疡性结肠炎肺脾两伤肠腑湿热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0岁,男性,主诉间断性大便次数增多,便溏、腹坠、便后滴血,伴牙疼、口疮、纳减、眠易醒。病程约2年。中医诊断为下痢、腹泻。证属脾肾不足,湿热内蕴,肝木侮土。望诊见舌大、色泽鲜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纳减、眠易醒,切诊见脉弦。
湿热内蕴溃疡性结肠炎肝木侮土脾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