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35岁,女性。主诉便溏、下痢白脓、腹痛、里急后重。病程自今年6月初起。中医诊断为痢疾,证属湿热阻滞肠胃,升降功能失常。舌红苔白中心微黄,脉濡弦带滑。现病史见便脓相杂、便时不爽、便后多沫、胃脘痞塞、食欲不振、呕而肠鸣、嗳气后舒畅。既往史有便溏,食油腻生冷后加重。
湿热痢疾脾胃虚弱升降失常胃气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儿日泄泻十余次,泄物为黄绿色水样,夹有脓血粘液。休息痢。病因日久伤及脾阳。面色萎黄,舌质淡,苔白腻。脉沉细。
休息痢脾阳虚泄泻黄绿色脓血
查看详情 →
女,病程两周,腹痛伴努责,便纯血水,神疲,四肢不温,体力更虚。痢疾,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,寒湿内盛,气血不固。面色苍白,舌淡苔白,脉沉迟。
痢疾脾胃虚寒气血两虚
查看详情 →
男子阴肿大如升,伴有核痛。阴肿,核痛。病程未明确。子痈。瘀热蕴结。面色正常,舌象未提。声音正常,气味未提。症状描述包括阴肿、核痛。脉象未提。
子痈阴肿核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八旬,痢疾,发热。痢疾,食滞起,非积热症。食冷、拂郁不快。脉浮软微数,按之尚有根。寸关脉弱,两尺不起。正虚邪微,虚痢发热。
痢疾肾虚食滞虚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男性。主诉发热恶寒,手足厥冷,腹痛下坠,里急后重,便下脓血。诊断为细菌性痢疾。舌淡苔白,脉沉细微。病位在肠,寒湿、湿热、疫毒等邪壅滞于肠,气、血相互搏结,肠道传导失司,气血凝滞,腐败成脓。
细菌性痢疾寒湿困脾舌淡苔白脉沉细微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。主诉为胸脘不舒、下痢赤白、里急后重、腹胀而痛、头胀、肢冷神倦乏力、咳痰欠爽、小便频数。脉濡,舌苔黄腻,面色滞黯,白而兼青。中医诊断为气滞暑湿夹食下痢。病因病机为气滞、暑湿、食积。证型为气滞暑湿夹食。四诊信息包括舌苔黄腻、脉濡、面色滞黯、白而兼青。
气滞暑湿夹食下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男性,反复腹泻、腹痛、低热3年余,脐右侧肿块半年,近期腹泻粘液样血便,日10余次,里急后重,右腹部剧痛阵作,发热。舌澹,舌边有齿痕,苔中后部黄腻,脉细无力略数。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,大肠湿热。
克隆病脾肾两虚大肠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男性,痢下20余日,脘腹胀满,不能进食,日下痢八九次夹有粘液脓血,形羸色败,苔垢脉微,无虚而积滞未消,痢成噤口。中医病名痢疾,证型噤口痢,病因病机为湿热疫毒结于肠中,上攻于胃,胃失和降。望诊形羸色败,舌苔垢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有脘腹胀满,不能进食,痢下频繁,夹有粘液脓血。切诊脉微,后脉已有力。
噤口痢脾胃虚弱湿热积滞胃失和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昼夜腹泻百余次,赤脓腥秽,呕吐,不思饮食,口渴发热。突发冷汗不止,四肢冰冷,气促,神志昏迷。痢疾。痢下厥脱。外感湿热,邪毒内陷,气阴两伤,阳气暴脱。面色晦暗,舌质淡,苔白腻。声音低微,口气秽浊。脉象六脉尚存。
痢疾虚脱四肢冰冷冷汗不止
查看详情 →
31岁女性,痢下赤白,腹痛下坠后重,病程5日。舌红苔腻垢厚,脉弦滑有力。湿热积滞互阻中焦。
痢疾湿热积滞中焦腹痛
查看详情 →
女,59岁,主诉大便溏泄30年,杂有粘液,日行2~3次,不爽,伴有腹痛。苔白滑,脉细滑。中医诊断为慢性痢疾,病机为寒湿内蕴,脾虚失运。
慢性痢疾脾虚湿盛苔白滑脉细滑
查看详情 →
十岁女童,冬日感冒寒嗽,发散太过致身热不退,咳嗽加剧,下利频并,里急后重,中有白脓。脉虚而驶。面色赤,口燥,恶食不眠。肺热甚则下迫大肠而为痢,白脓为燥金壅热所化。病属火伤风,素体虚弱。
肺热壅盛里急后重白脓便口燥面赤
查看详情 →
3岁,大便脓血,里急后重,腹部拘痛,病程短。热毒蕴结肠道、损伤肠络。舌质绛,苔薄白,脉数。
菌痢夹血热毒蕴结里急后重腹部拘痛
查看详情 →
蒋某,女,32岁。痢疾,腹痛阵作,日夜廿余次,里急后重,脓血夹下,恶臭异常,身热不退,口渴喜冷饮,体温最高39℃。舌苔黄腻,边厚白。脉象滑数有力。时值新秋,暑湿夹杂,气化郁,其邪直行中道,流布三焦。
痢疾湿热内蕴里急后重寒热错杂
查看详情 →
男,47岁,湿热痢迁延不愈,腹痛,肛门重坠,痢下黏滞紫红色,倦怠乏力,懒言喜困,腰膝酸软,怯冷嗜卧。舌质澹,苔中心黄腻,脉虚大。诊断为休息痢,病机属脾肾阳虚、湿热滞留肠道。
湿热痢脾肾阳虚休息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男性。主诉每日大便作痢,次数3~6次,不成形,有红色粘液,伴里急后重。病程一年。中医病名:湿热痢。证型:肝脾不调,气血不和,肝木乘脾。病机:肝木乘脾,脾失运化,阴阳不得升降。舌质红而苔白,脉沉弦而滑。
慢性菌痢湿热痢肝脾不调气血不和
查看详情 →
9个月男婴,主要症状为痢疾未痊,大便日4、5次,小便短少,面黄筋青,啼哭不安,不思饮食。舌苔澹黄腻。诊断为脾虚湿热未尽。病情变化为发热,头面及躯干水痘晶莹,疏密不一,诊断为湿热蕴郁,外感时邪。三诊时水痘渐靥,大便溏泻,微咳喉间有痰,面黄筋青,舌澹红,苔薄白。诊断为病后脾肺两虚,湿气不尽。
痢疾未痊湿热未尽脾虚肺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腹痛坠,绕脐气块如石,左胁更甚,小便热涩,肛门如烙,胸膈若烧,阳缩囊绉,踡卧膝冷,谵语离魂,不食数日。中医病名属痢疾,证型为中焦寒湿,上下俱热。望诊见阳缩囊绉,舌象未详。闻诊有谵语。问诊见不食数日,腹痛剧烈。切诊见气街大筋突起,跳动鼓指,脉象未详。
噤口痢湿热痢疫毒痢脾土未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9岁。主诉突发全身不适,四肢发凉,头冒冷汗,腹痛肠鸣,频繁腹泻,夹脓血。每日下利10余次,便稀带黏冻状,色黄赤,腹痛里急后重,干呕、心烦、口渴、肢冷。舌质黯澹,尖部稍红,苔黄腻而厚。中医病名肠澼,证型为寒热错杂之肠澼。病因病机为上热下寒,阴阳不相贯通。舌象质黯澹,尖部稍红,苔黄腻而厚。脉象未提及。
急性痢疾寒热错杂厥阴证上热下寒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