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,早产后持续痢疾,夜间次数增多,身热缠绵。产后痢疾,热为痢疾之大忌。产后持续,病程较长,正气虚弱。面色萎黄,舌质红,苔黄腻。脉弦细。
产后痢疾正气虚弱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女性,主诉心痛频发、动则心累短气、自汗、胁腹胀痛、饮食甚少、嗳气、睡眠差、尿少足肿、腰膝酸痛、性急多怒、眼花耳鸣。中医诊断为虚损病。证型为气阴两虚、肝郁湿聚。病因病机为久病耗伤正气,脾肾亏虚,水湿内聚,阴精不足,心肝肾失养。舌质澹,上布微白苔,脉浮微而数,左尺脉似有似无。
冠心病虚损气阴两虚肝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男性。主诉为走路不稳,言语不清。病程自1953年开始,持续多年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望诊示复视,眼底有轻度视神经萎缩。舌苔薄白滑润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示膀胱充盈时不能控制,下肢重感,如醉酒状,疲劳无力,讲话不清,舌体发硬。切诊示脉弦有力,尺脉弱。
走路不稳言语不清下肢重感舌体发硬
查看详情 →
6个月男婴,腹泻3个月,黄色稀便伴黏液,偶见脓血便,体温稍高。面色稍苍白,舌润无苔,脉沉细而弱。中医诊断休息痢,虚中夹实证。西医诊断慢性痢疾、佝偻病、口腔炎。
慢性痢疾休息痢虚中夹实证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男,35岁。反复发作溃疡性结肠炎10余年,近2个月再发,黏液便,偶有脓血,腹痛,里急后重,肛门灼热,赤多白少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诊断为溃疡性直肠炎,辨证为大肠湿热。
溃疡性直肠炎大肠湿热热毒内盛血分郁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岁半,女性。主诉腹胀便溏,大便色浅黄,每日5~6次,有黏液,尿清,手足浮肿,腹胀任按。中医病名脾虚泄泻,证型脾虚,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,虚中夹实。望诊见舌润,切诊脉缓。
脾虚泄泻消化不良手足浮肿大便溏薄
查看详情 →
男,1930年七月(农历)出生,主诉结肠炎,肝肿大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:肝肿大,证型:气虚而虚火盛,病因病机:三焦气虚,肺、大肠、小肠气虚而虚火盛,膀胱经阴虚血瘀。望诊:右手震卦处丰隆,左掌震卦与阳明线、少阳线形成的三角区瘀暗色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病史有痢疾、肠炎、肝炎。切诊:肺经、大肠经、小肠经、三焦经左右侧数值失调,膀胱经左右侧数值倒置。
结肠炎肝肿大肝肿瘤肠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四十余岁,噎膈,进食后呕吐,上下不通,疼痛剧烈,病程十余日。舌象、面色未提及。脉象未提及。病因病机为结证,属噎膈病,证型未明确。症状包括进食后呕吐、剧烈疼痛、上下不通。病史提示长期未愈。
痢疾噎膈食积便秘
查看详情 →
男,57岁,间断黏液脓血便5年余,反酸、恶心、有痰、腹胀痛、腹鸣、大便每日1次、血压增高、头晕、偶心慌。结肠镜示乙状直肠、横结肠黏膜充血水肿,血管网不清晰,慢性直肠炎、慢性结肠炎,胃镜示食管炎、浅表性胃炎、十二指肠球炎。肠澼,胃十二指肠炎,食管炎。面色晦暗,舌质暗红,苔白厚腐,脉弦。
慢性结肠炎慢性直肠炎慢性胃炎食管炎
查看详情 →
81岁男性,主诉二便不通,病程一月。前列腺肥大并纤维化,保留导尿管排尿。舌质澹胖大,舌面有黏液,脉弦大重按无力尺脉尤甚。诊断为肾阳亏虚,气化不利。
癃闭肾阳亏虚气化不利指凹性水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七十余,痢疾两年不愈,能食而形未脱。中医病名痢疾,证型湿热,病因病机为湿热积滞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能食而形未脱,切诊未提及。
湿热痢疾脾胃虚盛积滞未消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0岁,男性。主诉腹痛、泻脓血便7天。病程7天。中医病名痢疾,证型湿热痢。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。舌红,苔黄微腻,脉弦滑。腹痛、泻脓血便,里急后重,肛门灼热,口渴,胸闷,食欲不振,小便黄。
痢疾湿热痢舌红苔黄
查看详情 →
5个月女婴,主诉腹泻、咳嗽,病程较长。舌红,指纹澹紫。辨证为余邪未尽且兼有食滞内停。
腹泻食滞余邪未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6岁,女性。主诉大便下脓状物,腹痛、肠鸣、口干、心下痞。病程长,自1958年起患病。中医病名为慢性痢疾。证型为少阳太阴合病。病因病机为胃气不振,饮留邪聚,上热下寒。望诊见舌苔白根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腹痛、心下痞、便脓状物。切诊见脉弦细。
慢性痢疾脾胃虚弱上热下寒腹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女性,主诉腹痛、下黄白色脓性便、里急后重、肠鸣、口苦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诊断为痢疾。证型属饮食不当而感湿热,素体脾虚气血不足,络脉失养。望诊见舌淡红而润,苔薄微白。闻诊未见异常。问诊见劳累则右眼睑、右口角抽搐。切诊脉细无力。
痢疾湿热脾虚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久痢后溏泄未止,三日前出现寒热骨楚,头痛、骨楚、欲呕,病程较长。脉迟弱甚,舌淡胖。二诊时寒热不复发,骨楚减轻,头痛在两太阳,泄利日三数行,腹痛,脉软,舌胖。三诊时头疼骨楚瘥,旧痢未痊愈,食后感胀,脉极迟弱。中医病名属痢疾,证型为脾阳虚,病因病机为久痢伤脾,脾阳亏虚,运化失职。望诊见舌淡胖,舌胖;闻诊未见明显异常;问诊见久痢、溏泄、寒热、头痛、骨楚、欲呕、泄利、腹痛;切诊见脉迟弱、脉软、脉极迟弱。
休息痢风寒表证脾阳不足胃气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李张氏,77岁,女性。腹泻伴意识不清4小时,体温40.5℃,黏液及脓性便,腹痛拒按,高热神昏伴冷汗。舌红苔黄腻,脉弦滑而数。中医辨证为毒痢,热毒内闭,有转趋脱证之势。
毒痢热毒内闭脱证舌红苔黄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溏利病程久,三日灸脐中,三夕不登溷。脐中属任脉,主治腹泻。神阙穴邻近大肠,三阴交属脾经,主运化。病机属脾虚肠滑,气虚失摄。
溏利脾虚胃寒肠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长期患有痢疾,病情危重。舌象焦躁。病因病机为涩寒之药使用过多,导致病情加重。中医病名为痢疾,证型未明确提及。
湿热痢疾涩寒用药过舌象焦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男性。腹痛、腹泻反复3年,再发3天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。中医诊断嘎啦病(湿热)。病因病机为湿热邪毒留着肠腑,损伤脉络。病程反复,遇受凉、饮食不当、劳累易发。大便日行3-4次,量不多,乏力,食欲下降,夜眠欠安。无头痛身痛、咳嗽咯痰、心慌气促、自汗盗汗、恶心呕吐。体格检查腹左下轻压痛,无反跳痛,肝脾未扪及。
慢性痢疾湿热内蕴舌黄腻脉弦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