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,46岁,头晕六年,易疲劳,心烦易怒,生气后头晕、头胀痛、左半身麻木、言语蹇涩,胸闷、气短,形体适中,面色黧黑,口唇紫暗有瘀斑,舌暗尖红苔薄黄,脉虚弦而滑按之无力。中医病名属眩晕,证型为肝经风火上僭、痰浊瘀血阻滞,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、痰瘀互结。四诊信息包含望诊面色黧黑、舌暗尖红苔薄黄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头晕、麻木、言语蹇涩,切诊脉虚弦而滑。
痰浊瘀阻头晕肝火上炎肝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主诉心绞痛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冠心病,证型真心痛,病因肾阳久亏,痰浊瘀血阻塞胸膈。望诊面青惨,唇甲青紫,舌边尖瘀斑成条成片,舌苔灰腻厚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未提及。切诊脉大无根,120次/分。
痰浊瘀阻急性心肌梗死肾阳亏虚真心痛
查看详情 →
男,60岁,肥胖,神疲困倦,行走困难,左上肢抬举不起,左手色紫肿胀发凉,左下肢软弱无力,舌强语謇,喉间痰鸣,舌红暗,苔黄厚腻,脉弦滑,肌力左上肢Ⅰ级,左下肢Ⅱ级,痛温觉迟钝,血压140/90毫米汞柱,中风后遗症,证属气血两虚,痰瘀阻络,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,挟痰浊,兼肝肾两亏。
中风后遗症气血两虚痰瘀阻络肝肾两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女性,主诉心悸、心慌、胸闷、胸痛、头晕、颈胀、轻微咳嗽,病程半月。舌淡紫,苔白腻,脉细而结。中医诊断为心气不足,痰瘀痹阻。辨证为心气不足,痰瘀痹阻。舌象淡紫,苔白腻,脉细而结。
心悸心气不足痰瘀痹阻气虚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46岁,女性。烦闷焦虑、胁肋胀痛、口咽干燥、神疲乏力、形体肥胖、双手指麻木、腰围97cm。消渴病,证属气郁湿阻兼瘀。舌质澹,苔白厚,舌底脉络迂曲。脉弦滑。肝气郁结,气郁化火,耗伤肝阴,肝失疏泄,气机紊乱,津液输布失常,湿浊内蕴,痰瘀互结。
消渴病气郁湿阻瘀血内阻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8岁。主诉头晕半年余。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为胸痹、眩晕,证属气滞血瘀,痰湿阻络。望诊见舌质澹偏暗,瘀点,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急躁易怒,失眠多梦,周身乏力,后颈背部疼痛,心悸不安,时有叹息,大便溏结不调。切诊见脉沉细数。
头晕气滞血瘀肾气不足肝气郁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9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头晕、头重如蒙、胸闷欲吐、纳食减少、自汗、双下肢沉困、大便不畅、小便泡沫多。高血压病史15年。中医诊断为肾衰病。病机为营卫失和,脾阳不振,聚饮生痰,痰湿阻滞,影响肾之气化,痰浊瘀毒,郁结体内。面色晦暗,舌苔白腻,脉沉滑。
肾衰病营卫失和脾阳不振痰湿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5岁。反复头晕头昏10余年,又发2个月。高血压史10余年,血压波动在23~28/14~8千帕之间。头昏头晕,后枕部与四肢时感麻木,口澹且苦,食无馨味。舌苔黄中根腻,脉细。中医诊断眩晕,证型为气滞血瘀、脾湿内蕴。病机为气血瘀滞不能上荣脑窍,血脉痹阻,肢末失养,痰浊内生,蒙蔽清窍,蕴于脾胃。
眩晕气滞血瘀脾虚湿蕴风痰上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8岁,男性。主诉反复咳嗽咳痰10年,加重1周。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、痰多色白、胸闷、心悸、气短、纳差、大便干。中医诊断肺胀,证属痰浊阻肺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症状描述及病史,切诊未提及。
痰浊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壅滞肺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男性。主诉为失眠、多梦、心烦3个月,纳食少,噩梦纷纭。舌红,苔薄黄,脉沉弦。证属痰热内扰,五脏失调。舌下脉络青紫,血压126/96mmHg。病程3个月。
失眠多梦心烦痰热内扰五脏失调
查看详情 →
71岁男性患者,主诉气短、水肿,病程较长,逐年加重。胸闷、心悸、气短、不能平卧、后背冰冷、腹胀、食欲不振、小便少、便秘。口唇颜面发绀,颈静脉怒张,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,肝大,腹部膨隆,移动性浊音阳性,肠鸣音减弱,双肺湿啰音,心率快,双下肢浮肿。舌质红紫有瘀点瘀斑,舌苔白厚腻,脉沉伏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水,辨证为心阳虚衰,水气凌心,心脉瘀阻,痰浊阻滞,本虚标实。病机为心气不足,肾气亏乏,血瘀痰浊交互为患。
痰浊阻滞冠心病心衰心阳虚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6岁。烦躁易怒、眠差、心悸多汗、体乏无力、颈前肿大2年余,五心烦热、口干喜饮。甲状腺Ⅱ度肿大、质软,心率115次/分,手指颤动。舌质绛红少苔,脉弦细数。中医辨证属气阴不足,肝失调达,痰瘀阻塞,虚风内动。
甲亢气阴不足肝郁痰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要症状为癫痫发作、四肢抽搐、昏迷、口吐白沫、二便失禁、恐惧感、幻觉、失眠、头痛、健忘、精神疲惫。病程数年。中医病名为痫证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为外伤导致血瘀内停、脑络闭阻、气血逆乱、痰浊内生、脏腑精气俱虚。望诊见面部发青,表情呆滞,舌正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症状描述及病史。切诊见脉细。
痰浊内生外伤性癫痫血瘀内停脑络闭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68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头晕而昏、舌謇不语、口角流涎、面目红赤、四肢麻木、行路不稳。舌淡苔黄腻,脉弦硬。辨证为痰湿壅盛、肝阳上亢。病因病机为痰浊壅塞廉泉,阻滞经络,肝阳亢盛于上。
中经络痰湿壅盛肝阳上亢舌謇不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72岁,心悸心慌,胸闷不适,频发室性早搏,病程20年。中医诊断:心悸,证型:气虚痰瘀阻络。望诊:面色晦黯,舌淡黯,苔腻稍干。闻诊:无特殊。问诊:疲乏,活动后气促,消谷善饥,口干欲饮,微咳。切诊:脉浮滑。
冠心病心律失常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5岁,男性。主诉为心前区不适、疼痛、胸闷、心悸不安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为胸痹(厥心痛)。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为血脉瘀阻,心脉不通。望诊示面色不华,舌淡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示心前区不适、疼痛、胸闷、心悸不安。切诊示脉沉涩而结。
冠心病胸痹气滞血瘀心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。主诉血脂异常6年,证见眩晕、头重如蒙、胸闷恶心、呕吐痰涎、食少、嗜睡。中医诊断为眩晕,证属痰浊血瘀阻滞,上蒙清窍。望诊见唇舌紫黯,舌苔薄滑,舌下有散在瘀丝。脉象沉弦滑。既往有高脂血症病史5年,喜食肥甘油腻,多年饮酒吸烟,家族有高血压病史。
痰浊血瘀血脂异常脾胃虚弱清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1岁,女性,主诉头晕反复发作半年余。主要症状为晨起头脑溷沌不清,劳累后加重,休息后稍缓解,伴乏力、口干、睡眠不佳、大便偏干。舌淡暗而胖,苔薄白而干,脉沉缓。中医诊断为头晕(气虚夹痰瘀),病位在脉,与肝、脾、肾相关,病机为本虚标实,虚为脾肾阳气虚损或肝肾阴血不足,实为痰湿内蕴、气滞血瘀、痰瘀互结。
头晕气虚夹痰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6岁。主要症状为胸闷痛、心悸、气短、善太息、怕热、手足心热、烘热汗出、头晕、口干、咽痒、两胁肋下胀痛、入夜尤甚。舌黯红,苔白腻。中医诊断为心痛,证属气阴两虚夹痰瘀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,兼夹痰瘀。脉象未提及。
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胸痹心痛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29岁,人工流产术后未避孕未孕2年。双侧下腹隐痛,腰酸痛。舌边有瘀点,舌苔薄白,脉细涩。中医诊断不孕症,证型血瘀证。病机为冲任受损,瘀血阻滞胞中。
不孕症血瘀证冲任失调胞中阻滞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