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湿+眩晕

男,71岁,头晕、头木10余年,加重1月余。眩晕,痰瘀交阻。舌暗红、苔腻,脉细滑,舌下脉络迂曲,瘀点(十十)。高血压,高脂血症病史。
眩晕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痰瘀交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,女性。反复头昏头重5年余,伴咳嗽、咯痰白黏、苔薄起腻、脉滑数。中医病名风眩、咳嗽,证型肝肾不足、痰湿内生、肺失宣降、脾虚湿盛。望诊舌淡红,苔薄腻;闻诊无特殊;问诊有头昏头痛、颈项不和、动则腹泻、咳嗽咽痒、咯痰白黏;切诊脉滑数,后变为细。
痰湿蕴肺肝肾不足脾虚湿盛肺失宣降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男,45岁,心悸、气短、胸中闷痛、烦躁眩晕1年。舌红,苔白微腻。气阴两虚,痰湿交阻,络脉不通。心电图示心动过速,右束传导阻滞。西医诊断为冠心病。
痰湿交阻冠心病气阴两虚络脉不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,主诉头晕伴视物旋转1周,大便稀,小便可。舌澹红,苔薄,脉弦细,血压165/120mmHg。辨证为痰浊内蕴。二诊主诉咳嗽、咯痰色灰白,脉沉弦,血压140/120mmHg。三诊主诉晨起双上肢指节麻木,舌红少苔,脉沉弦,血压185/115mmHg,辨证为阴虚痰热。四诊主诉偶有头晕,舌胖大,色澹红,苔薄白,脉弦,血压180/100mmHg。
眩晕痰浊内蕴肝风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男,46岁。口干,头晕,视物模糊,皮肤色暗,夜尿1~2次,大便干。消渴。肝肾阴虚,痰湿瘀阻。舌黯红,苔薄腻,脉细滑。血压150/95 mmHg。舌黯红,苔薄黄,脉细弦。血压135/85 mmHg。阴精不足,痰浊瘀血内蕴。
痰湿瘀阻消渴肝肾阴虚阴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,男性,主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间断性发作10余年。现症见头晕、胸闷、心前区不适、晨起咳嗽伴白黏痰、剑突下不适、腹胀、大便干、心悸、眠差、乏力、耳鸣、眩晕。中医诊断为痰湿瘀滞,痹阻心络,肝阳上亢。望诊见舌暗、舌下青紫;闻诊未见明显异常;问诊提示病程长,伴多种症状;切诊未明确描述脉象。
心肌梗死胸痹心痛痰瘀阻络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76岁男性,发作性胸闷胸痛5年,加重月余。胸闷、胸痛、心慌气短,面色晦暗,舌质暗澹,舌苔厚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、眩晕,证属心气不足,湿瘀内阻。病因病机为心脾气虚,痰湿内阻,气血运行障碍。
冠心病胸痹心痛心气不足湿瘀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8岁。主诉头晕半年余。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为胸痹、眩晕,证属气滞血瘀,痰湿阻络。望诊见舌质澹偏暗,瘀点,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急躁易怒,失眠多梦,周身乏力,后颈背部疼痛,心悸不安,时有叹息,大便溏结不调。切诊见脉沉细数。
痰湿阻络头晕气滞血瘀肾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男,54岁,头昏眩晕,耳鸣恶心,步态不稳,食少多寐,舌红苔白厚腻,脉缓滑,小中风病,眩晕症,脾失健运,痰湿中阻,上蒙清窍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
眩晕症痰湿中阻小中风病脾失健运
查看详情 →
女,33岁,脑震荡后12日,卧床不起,头昏,胸闷不舒,呕吐恶心,大便5日未行,舌苔厚腻,脉弦滑,瘀血阻络,湿邪内蕴
头昏眩晕脑震荡瘀血阻络湿邪内蕴
查看详情 →
女,78岁,间断性头晕10年余。眩晕,痰湿中阻,肝阳上亢。舌质澹暗,苔薄白,脉沉弦滑。晨起眼睑水肿,双下肢指凹性水肿,双下肢静脉曲张,易感冒,眠欠佳。
眩晕痰湿中阻肝阳上亢舌质暗
查看详情 →
女,54岁,失眠、多梦7月余,伴头晕、惊悸、胸闷、咽部堵塞感、口干苦、干呕、大便干结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失眠、多梦,肝胆郁热,痰湿中阻。
痰湿中阻失眠多梦肝胆郁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要症状为咳嗽有痰、胸闷心悸、夜寐欠安、眩晕。病程较长,曾患肺炎,心脏扩大。中医病名为心脾肺俱病、气虚血浊、气阴两虚、血少且浊。证型为气阴虚、肾阴虚、痰热、气虚血浊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不足、痰热内蕴、肝阳上亢、心脾肾俱虚。望诊见舌胖嫩苔白不厚、舌胖大色不鲜、舌红而不鲜、舌色红苔薄不匀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咳嗽有痰、胸闷心悸、夜寐欠安、眩晕。切诊见脉弦滑而数、脉弦细滑数、脉弦而滑但不数、脉弦细滑而数、右寸小、关濡、尺细、左寸挺指而不耐重按、左寸小。
肺炎气阴虚痰热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2岁,男性。主诉左耳鸣响而聋,伴眩晕、呕吐、畏光,病程较长。舌象黄腻苔,脉象大而有滑意。证属湿邪困顿,脾受困,痰湿交蒸,上凌清窍。中医病名属耳聋。病因病机为湿邪内蕴,痰湿上犯。
眩晕呕吐痰湿交蒸耳鸣耳聋头脑昏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4岁。主诉心前区隐痛,伴血压不稳。病程4年。中医诊断胸痹。证型痰瘀互结,心脉痹阻。病因病机痰瘀互结。望诊舌质黯红,舌下络脉粗,舌边紫黯,苔薄黄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有心前区隐痛、腹胀呃逆、倦怠乏力、食纳尚佳、眠中多梦、大便不成形、小便频数。切诊脉细弦。
眩晕高血压痰瘀互结心脉痹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3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头眩目花,卧床不起,起则天昏地转,重则呕吐不食,两耳鸣响。脉弦滑,舌苔白腻。中医诊断为风痰上扰。病因病机为风痰上扰。四诊信息包括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
眩晕呕吐胃中痰湿风痰上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8岁。主诉头晕、头痛、恶心呕吐、心悸失眠、神疲心烦。病程6个月。中医病名颅脑损伤后遗症。证型瘀血停滞、风阳上扰、痰湿蒙蔽。病因病机头部内伤、瘀血归肝、木贼侮土、胃失和降。苔白腻,脉弦滑。头部偏右有压痛。
颅脑损伤瘀血停滞肝阳上扰心营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女性,主诉头晕3年,气短乏力,神疲,冬天怕冷,纳差,面部黄褐斑,小便黄,便正常,月经量少,色黯红,血压偏低。辨证为脾虚肝郁,气血亏乏不畅,痰湿内停,引动肝风上扰。望诊见面色欠华,舌质红,苔薄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症状持续,病程较长。切诊脉细弦,后诊脉沉细。
痰湿内停头晕月经量少脾虚
查看详情 →
唐某,45岁,女性。主诉头脑昏沉反复发作十余年,加重十天。主要症状包括头晕、恶心呕吐、头痛、耳鸣、恐惧感、心烦易怒、坐卧不宁、健忘、胸闷、气短、太息则舒。中医诊断为眩晕,证属痰浊壅盛。舌象腻,脉滑。病机为脾失健运,水谷不化,聚湿生痰,痰湿内阻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
眩晕痰浊壅盛脑供血不足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1岁,女性,主诉头晕反复发作半年余。主要症状为晨起头脑溷沌不清,劳累后加重,休息后稍缓解,伴乏力、口干、睡眠不佳、大便偏干。舌淡暗而胖,苔薄白而干,脉沉缓。中医诊断为头晕(气虚夹痰瘀),病位在脉,与肝、脾、肾相关,病机为本虚标实,虚为脾肾阳气虚损或肝肾阴血不足,实为痰湿内蕴、气滞血瘀、痰瘀互结。
痰湿内蕴头晕气虚夹痰瘀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