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37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面色黄白,皮肤及巩膜黄染,尿色黑红,心悸气短,头晕耳鸣,乏力嗜卧,纳谷不馨。中医诊断为黄疸或虚劳发黄。证型为气血两虚而湿热内蕴之虚实夹杂证。舌淡而苔黄腻,脉弦细而涩。
黄疸气血两虚湿热内蕴腰腿酸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9岁,男性,右半身无力伴行动不灵活,语言不利,病程6个月。面色稍萎黄,舌体胖大,舌质暗,苔白腻,脉沉滑细。中医诊断中风后遗症,证型为脾气亏虚,痰湿内郁,瘀血阻络。病机为脾虚痰湿内蕴,瘀血阻络,痰瘀互结,影响气血运行。
中风后遗症脾气亏虚痰湿内郁瘀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2岁。主诉手指、腕关节痛伴晨僵8年。体征见手指、腕多个关节肿痛、变形,关节疼痛于天气变化时明显,右腕关节外侧有黄豆大小结节,肘、肩、膝关节亦有疼痛,有晨僵。舌红、苔薄黄,脉细滑。中医诊断为湿热留注筋脉。病机为湿热留注筋脉。
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留注关节变形关节肿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男性,主诉头痛3年余,近1年发作频繁,以后头巅顶为主,兼有健忘、失眠多梦、心悸。症见面色苍白,手足厥冷,舌澹,脉虚数。诊断为足厥阴肝经血虚阳虚,寒邪循经上逆,兼有足少阴肾虚证。舌澹红,脉稍有力,后转有力。
心悸头痛肝经血虚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,主诉心悸、汗出、上吐下泻、昏倒。病程自1977年2月起。中医病名包括脑血管病、角回综合征。证型为劳损心肾,风痰上扰,病机为心肾不足,风痰上扰。望诊见表情澹漠,舌红舌边暗,舌苔薄澹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反应迟钝,失语,记忆力差,定向力正常。切诊脉缓,寸弱,右关弱。脑血管造影示颈动脉虹吸部钙化,脑电图左额部颞前病灶性改变。
心悸汗出上吐下泻昏倒反应迟钝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5岁,女性。主诉脖子增粗3月,伴有乏力、手抖、胸闷、心悸。中医诊断瘿病,证型气阴两虚。舌澹红,苔薄腻,脉细。实验室检查示FT3、FT4升高,TSH降低,TGAB、TPOAB正常。病因为情志内伤,痰气壅结,日久化火,耗气伤心阴,水不涵木,虚火炼液成痰,结于颈喉。
心悸胸闷甲状腺功能亢进气阴两虚手抖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已婚,月经周期紊乱,阴道流血持续,伴心悸、腰痛、下腹坠痛、睡眠饮食差。面色晦黄,舌澹红,苔白微黄,脉细略滑数。中医诊断崩漏,辨证脾胃不固,冲任受损。望诊面色晦黄,舌澹红,苔白微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月经紊乱、阴道流血、心悸、腰痛、下腹坠痛、睡眠饮食差。切诊脉细略滑数。
崩漏脾胃不固冲任受损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女性。主诉胸闷、阵发性胸痛、浮肿3年余,加重5个月。神疲乏力,精神萎靡,面部虚浮,语言低微,心悸短气,阵发胸部憋闷,疼痛连及胸痛及左臂,腰膝酸软,下肢凹陷性浮肿,四末欠温,大便溏,小便频、尿少。舌澹红,质胖,有齿痕,苔白滑,脉沉细或小数。中医诊断肾阳虚心痛。病因病机为肾阳虚,脾阳亦虚,水湿内停,气血运行不畅。
心悸短气肾心痛肾阳虚浮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1岁。主诉气短、心悸、头晕、纳差、胸闷喜太息、多汗、左胁下癥块、四肢皮下紫斑、四肢关节疼痛。舌淡苔少有暗蓝色淤斑,脉沉细而左略大于右。证属脾肾两虚淤毒型而偏于脾虚。病程较长,病情复杂,涉及多系统症状。
心悸脾肾两虚淤毒型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3岁。左侧睾丸肿胀疼痛2周,少腹拘急,阴囊与小腹觉凉,小便短少频数,阴部潮湿,头两侧胀,寐不安,多梦,盗汗,晨起疲乏,时有心悸。舌淡白稍青、舌尖嫩红,苔薄白根厚,舌下络脉稍粗暗。脉弦滑左寸细数。子痈(睾丸炎),心悸,汗证。病机为寒凝肝脉,湿瘀停聚;气阴不足,营卫不和。
心悸睾丸炎汗证寒凝肝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,主诉头昏、头痛、心悸、失眠3年。中医诊断头痛,证型阴阳失调。现症见头昏、头痛、心悸、焦虑、失眠、神情默默、精神恍惚,舌淡红,苔薄,脉沉。病因为车祸致颅内出血,后遗神经功能失调,气血阴阳失衡,肝阳上亢,肝阴内耗,瘀阻经络。
头痛肝阳上亢肝阴不足气血逆乱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男,54岁,少寐半年余,多思善虑,心悸胆怯,疲乏无力,少寐健忘,夜间睡眠时间3~4小时,少则1~2小时,时有头晕,纳呆,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郁证,证属心脾两虚。
郁证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思虑过度
查看详情 →
女,28岁,主诉甲亢半个月,症状包括甲状腺肿大、手抖、心悸、易出汗、五心烦热、急躁易怒、口干、神疲倦怠、气短、月经愆期。辨证为气阴两虚,心肝火旺,热毒内蕴,痰瘀互结。望诊见舌质红,苔薄白微腻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。切诊脉细弦。
心悸甲亢气阴两虚心肝火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1岁,男性。主诉因过劳而发作,主要症状包括心率波动40~190/分,夜间憋醒,心率低于55/分或高于120/分时出现心悸、气短、胸闷及濒死感。病程15年。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,余邪不尽。心动超声提示心脏轻度扩大,心肌抗体阳性,心肌酶升高,心电图示广泛心肌缺血。舌质红紫,苔薄白,脉沉迟。
心悸气短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余邪不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5岁,男性。主诉口疮5载,口干舌裂,心悸,失眠,目涩,倦怠乏力。中医病名口糜,证型阴虚火旺、脾虚生化乏源。病因病机阴虚阳旺、脾经湿热内郁、水津不承、营阴不荣、阴血不濡。舌苔薄白,有时苔黄。脉象未提及。症状包括口干舌裂、心悸、失眠、目涩、倦怠乏力、胸闷。病程5载。
心悸口糜阴虚火旺脾虚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3岁,女性。主诉眩晕半年。临床表现包括眩晕、乏力、心悸、胃脘不适、口苦、面色澹黄、精神不振。舌质澹红,舌苔薄白,脉细缓。中医诊断眩晕,证型为痰湿上扰。病因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调,痰湿阻滞,水不生木,土不培木,木郁风动,虚实夹杂。
眩晕痰湿上扰肝经郁热脾湿肾寒
查看详情 →
男,47岁,面睑、双下肢浮肿10多年,劳累后诱发加重。面浮色黄不华,目窠上肿如卧蚕,双下肢凹陷水肿,按之没指,伴头晕目眩,心悸,气短,乏力,夜寐不宁,舌淡胖、边有齿痕、苔薄白,脉细无力。水肿,气血亏虚。
水肿气血亏虚面浮目窠上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女性,主诉腹水、心悸喘促半年,加重3个月。现病史显示水肿由腿至腹,影响呼吸,伴心悸、口干、饮食不入、呕吐、腹部臌胀、腰腿疼痛、面色晄白虚浮、下肢水肿、舌质紫暗淡胖、苔白厚润、脉沉细虚濡。中医诊断为癌毒久稽,正气大虚,阳气衰惫,水饮泛溢,凌心射肺,阴阳乖桀,升降乱逆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晄白虚浮、舌质紫暗淡胖、苔白厚润、脉沉细虚濡,足膝冷如冰,头昏晕,疲乏多寐。
癌毒内陷正气大虚水饮泛滥阴阳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0岁。主诉包括冠心病、早搏、心悸、头晕头痛、腹胀痛、饥饿时心慌、四肢冰冷、多梦、大便不成形、耳鸣、下肢无力。既往史包括高血压、浅表性胃炎、胃溃疡、胆囊炎。体形瘦高,面色黄暗,头发稀疏,腹部两腹直肌薄且硬如板状,舌嫩,舌底静脉瘀紫,脉软。中医诊断为心悸、头晕头痛、腹胀痛、心阳虚证。
冠心病心阳虚证腹胀痛头晕头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女性,主诉月经不调,病程一年以上,月经后期,延期一周。形体偏瘦,睡眠不实,心悸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细数。辨证为肝肾不足,心血失养。二诊见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三诊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四诊舌质红,苔薄白,脉细数。随访月经规律,经量正常,无心悸,睡眠正常。
心悸月经不调肝肾不足心血失养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