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,慢性结肠炎病史,大便次数增多,黏冻血痢,腹痛隐隐,里急后重,形神俱衰,神疲乏力,消瘦,食谷不馨。舌苔微腻,脉细软。辨证为肝脾失和,脾虚胃弱。舌苔薄腻,脉弦滑,脉弦。病机为寒热交错,虚实夹杂。
慢性结肠炎脾虚胃弱风邪入肠湿热蕴结
查看详情 →
78岁男性,咳嗽轻微,少气乏力,头晕,纳可眠差,大便偏溏,舌澹苔白腻,脉弦滑。中医病名肺恶性肿瘤,证型脾肺气虚,痰瘀阻络。面色正常,舌澹,苔白腻,脉弦滑。症状包括咳嗽、少气、乏力、头晕、眠差、便溏。脉弦滑。
肺恶性肿瘤脾肺气虚纳差痰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,男性。主诉全身皮肤红斑鳞屑伴瘙痒6个月余。病程6个月。中医病名白疕,证型血瘀风燥。舌黯红,舌边有瘀点,苔白。脉弦细。体征见神疲倦怠,心情烦躁,夜寐欠安,小便黄,大便难解。查体见四肢躯干部黯红色斑丘疹,被覆银白色鳞屑,搔之鳞屑飞落,可见出血点。
白疕血瘀风燥皮肤瘙痒舌苔白
查看详情 →
女,50岁,脚背起红点,逐渐发展至手背、肘外侧、项部,皮硬、色红、瘙痒,病程较长,皮损呈斑块状,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,中医诊断为类癣,病因病机未详,病程迁延,症状反复。
银屑病血虚风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。主诉便血,大便中夹黏液,血色鲜红与暗红杂见。病程1年。中医病名溃疡性结肠炎。证型脾虚湿热。病因病机脾虚湿热误治,伤及肠络出血。面色苍白,舌脉如前。神疲乏力,纳少,泄泻。脉细无力。
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气滞血瘀脾功能弱
查看详情 →
57岁女性,小腹坚满痛,宫癌扩坠出于阴道口,漏下赤白沃,污水淫淫下,咳逆上气,虚赢不足,大便不实。子宫癌,湿热下注,气血亏虚。面色晦暗,舌象未提,声音低微,气味未提,问诊见小腹痛、漏下、咳逆、虚赢、大便不实。脉象未提。
子宫癌脾虚湿重气血两虚
查看详情 →
6个月男婴,便下泄利,日七八次,溏煳酸味,纳少作恶,腹部欠软,小溲短少,舌红少苔。病程1周。中医病名:泄利。证型:肠热未清,阴津耗伤。病因病机:肠热未清,阴津耗伤。望诊:舌红少苔。闻诊:无特殊气味描述。问诊:便下泄利、纳少作恶、小溲短少。切诊:无脉象描述。
泄利肠热阴津耗舌红少苔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男,19岁。主诉鼻窦炎数年,左鼻梁作痛,通气尚可,嗅觉迟钝,疼痛可辐射至枕部。鼻黏膜充血,舌薄苔,脉弦。中医诊断鼻渊肝阳上亢证。望诊鼻黏膜充血,舌薄苔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涕量不多,疼痛辐射至枕部,嗅觉迟钝。切诊脉弦。
鼻渊肝阳上亢暑湿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男性,慢性腹泻10余年,饭后腹痛,每日腹泻4~5次,遇冷食加重,急躁易怒,口苦,乏力。舌润胖大有齿痕,苔薄微黄偏腻。脉寸关略数,重按无力,尺脉沉。辨证属脾肾阳虚兼郁热。
慢性腹泻脾肾阳虚郁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男性。主诉口干、烦躁、失眠多梦、疲乏无力、大便粘软。病程5年余。中医病名消渴,证型气阴两虚,痰浊内阻。舌象唇红绛,脉象弦细无力。大便粘软,每天2次。空腹血糖9.5mg/dL,餐后2h血糖12mg/dL。
糖尿病气阴两虚痰浊内阻
查看详情 →
男,57岁,直肠癌术后放射性肠炎,大便次频、稀溏便、形瘦骨立、神疲乏力、纳少、脉沉细、苔薄腻。脾虚失运,气血不足,清浊不分。面色萎黄,舌苔薄腻,脉沉细。
放射性肠炎正气亏损脾胃虚弱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女性。主诉糖尿病6年,消瘦明显。现症包括口干、口苦、乏力、多言气短、汗少、鼻干、口黏、背痛。舌红,苔白,后转为舌暗、苔黄、苔腻,最终舌红、苔薄。脉沉。病程6年。中医病名糖尿病。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望诊见舌象变化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口干、口苦、乏力、汗少、鼻干、口黏、背痛、寐差、耳鸣、耳聋、胃寒、手心发热、大便不畅、肛门下坠、视物模糊。切诊脉沉。
糖尿病阴虚气虚血虚
查看详情 →
郭某,男,68岁。主诉大便失禁1年,加重3个月。每日大便失禁至少1次,多则4~5次,大便稀溏。舌苔薄白,舌质澹白。脉来沉缓。中医诊断大便失禁。证型脾肾两虚,中气下陷,仓廪不藏。病因病机脾虚不运,肾虚不藏。肛门括约肌松弛。
大便失禁脾肾两虚中气下陷仓廪不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7岁,男性,主诉直肠癌术后放疗致放射性肠炎,大便日行10余次、便稀溏,形瘦骨立,神疲乏力,纳少。脉沉细,舌薄腻。中医病名放射性肠炎,证型脾失健运。病因病机为正气亏损,脾胃运化失常,水谷不化,清浊不分,故腹泻。面色萎黄,舌象薄腻,脉象沉细。
放射性肠炎脾失健运气血不足形瘦骨立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6岁。主诉大便日行4次,欠成形,少许粘液脓血,左下腹部不适,便后缓解,腹胀。病程2年余,加重两周。中医诊断痢疾,脾虚湿盛。舌淡苔薄边有齿痕,脉滑。体征腹软,左下腹轻压痛,未及反跳痛。肠镜检查提示溃疡性结肠炎。
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4岁,女性。长期腹痛即泻,泻后痛减10年余。腹痛即泻,日5~6次,纳差恶心,胃脘痞满,痛苦面容,身体消瘦。舌澹红,苔白。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便溏,证型肝脾(胃)不和,升降失常。病因病机情志致病,脾受肝制,失其健运,土壅木郁,清阳不升,浊气不降。
慢性结肠炎肝脾不和升降失常脾虚肝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失眠3个月余,伴眼晕、乏力、心中不适。舌暗,苔薄白,脉沉细。证属浊邪内蕴,清阳不升,络脉不畅。舌红,有裂纹,苔薄,脉沉。病程较长,存在血糖、血脂偏高。
失眠眼晕乏力心慌
查看详情 →
葛某,2岁,痢下1周,发热,体温38.5℃,便次频,黏冻红白,如脓状,神烦不安,舌红苔燥根腻,小溲短少,腹部欠软。中医病名:热痢。证型:湿热内蕴,伤及阴津。病因病机:湿热不清,阴津受损。望诊:舌红苔燥根腻。闻诊:无特殊描述。问诊:便频、黏脓、发热、小溲短少。切诊:脉象未提及。
热痢伤津湿热内蕴阴津受损舌红苔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6岁,女性。反复黏液脓血便伴下腹痛,每日5~6次,排不尽感,肛门坠胀,阵发性下腹隐痛。尿频,寐差。舌红苔黄腻,脉弦数。中医诊断痢疾(久痢),证属湿热蕴结。
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脾虚肠腑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2岁,男性。主诉黏液便、腹痛3年,加重半年。腹痛腹泻,少腹怕冷,大便每日4~5次,常有黏液,便后带血,大便黏腻感。上腹正中有一条索状物,中脘明显触痛,伴右少腹痛。诊断为肠澼、胃炎、胆囊炎。中脘(+)、降输(+)、胆明(+)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肠澼胃炎胆囊炎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